唐峰
【內容摘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是現代教學理論提出的要求,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們的潛能能夠被有效地挖掘,學生真正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下學習英語。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學教做”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幾種看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 交流互動 實踐
盡管課改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沒有真正地理解新課改的理念,仍然采用以前傳統的課堂。在一些偏遠地區更是這樣,教學手段老套,教師觀念陳舊,導致新生代的學生潛能無法被開發,綜合素養難以體現。在進行牛津版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學教做”的模式,并結合課例對這種方法進行了剖析。
一、課前導學、自主學習
“課前導學”,顧名思義就是讓老師引導學生在課前學習,它又區分于一般的預習。課前導學,老師要讓學生做的有很多,除了讓學生進行預習,對課本簡單的了解,還要讓學生搜集必要的資料,對知識進行探索、思考,并總結出問題。因此,為了能夠對學生更好的引導,我會先對課本進行熟悉,然后確定章節的重點、難點知識,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明確一個大致的方向,讓他們在自主學習時,能夠提高效率,不至于漫無目的地去學習。
在講解Wild animals這一單元時,我為了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首先對該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了總結:讓學生能夠掌握并能靈活運用本單元出現的重點詞匯。掌握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用法。在情感目標方面,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我開始對學生進行課前導學。我讓學生掌握the baby panda;look like;beborn;at the very beginning等重點詞匯,讓他們可以借助輔導書或者詞典,對這些詞的用法能夠熟練的運用。接下來,我告訴學生這節課的重點是“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用法”,讓學生簡單地總結歸納這種句式的知識點,將不懂的部分進行記錄。在課上,我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了梳理歸納,讓他們對語法知識和重點詞匯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最后,我讓學生們就如何采取措施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展開了討論,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提高環保意識,以此來完成我的情感目標。
通過采用課前導學的方式,課堂的高效性得到體現,也實踐了課改關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理念,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精講點撥,合作互動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要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精講,幫助學生分析這部分知識,并對學生進行適時的點撥,啟發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在和學生互動過程中,使得我的“教”與“學”形成一個循環的過程,讓我在“教”的時候,學生們“學”。并且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我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情況有了一個最基本的了解,讓我明白哪部分是學生們的“通病”,哪部分學生們已經掌握。這也使我在講解重難點知識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精講點撥。
除此之外,我還特別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在講解Wild animals這一單元時,我為了培養學生的情感,使“教”能夠體現出價值,我將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學生。我說到:Now, We've known the giant pandas very well, They are very lovely and we love them very much. But there are fewer and fewer pandas in the world. They're in danger. Do you know why? Now, work in groups and find out What problems can a giant panda meet in its life?然后,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目前大熊貓瀕臨危及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用這種方法來培養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發展合作精神。
“精講點撥”,要求老師精講,這個“精講”體現在老師能夠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教學,這就需要教師經常和學生進行互動,從學生那里獲取一手資料?!包c撥”體現在引導,教師要開展多樣化的形式,讓學生們通過合作互動進行學習,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進行點撥、引導。
三、科學操練,遷移應用
傳統的教學只注重學生應試教育的培養,當學生運用英語時就會變得不知所措。教師應該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應用,要讓學生真正能夠“學以致用”。如果“學”不能“用”,那么就失去了英語教學的目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英語,讓他們在不斷地學習、運用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的規律,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認知程度。
“科學操練,遷移應用”指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性的訓練,將課本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開展實踐類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后,通過實踐來鞏固知識,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講解“School life”這一單元時,我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校園生活寫一篇小作文,并且鼓勵他們對學校中的新生或者學長學姐進行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要盡量使用英語,和課文中的詞匯。通過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以上是我對“學教做”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三種方法提出的見解,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朱孟邢. 淺析“做中學”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農業,2014(06).
[2] 曹偉國.“電子百拼”活動是創新教育的良好平臺[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6).
[3] 江順.“做中學”——高中化學作業的設計與實施[J]. 上海教育科研,2015 (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