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化嬌
摘要:在現如今的教育環境下,高中教學比較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如何讓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目前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自主式教學模式就是通過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高中教學質量,同樣這種教學模式也是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研究的重點內容。所以,本文對自主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具體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自主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41
傳統的化學教學方式大都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基本都游離在課堂之外。以學生為中心,是新課程改革交給我們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要轉變,自主學習便是新課程所強調的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比之傳統的單一手段,新課改下現代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也要求學生朝著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習慣為主要目標,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一、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 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首先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中,我們的學生都缺乏主動參與創新的意識,化學綜合運用能力較弱。用正確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能將學生的經驗與課程內容相掌握。在課堂上,教師經由提問、定義問題與呈現矛盾的結果等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互動。學生參與活動后,需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經由動手操作,獲得共同的、具體的、熟練的經驗。教師以學生的共同經驗為基礎,給予充分的時間與機會,協助學生進行操作及思考,從中學習動作概念與過程技能,進而加強化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概念的通透。
2. 結合生活,引導探究
高中化學的教學引導,可以從創設適宜的生活情境開始。比如,從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引出:如何提取出海水中的氯化鈉和氯化鉀?進而提示學生可以根據二者在海水中百分含量的差別,思考提取的辦法。還有筆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以為常的現象,都可以引入到教學中。如過年時大家小時候都喜歡玩的鞭炮,冬天里的雪人融化等諸如此類的現象。其中究竟包含著怎樣的化學反應呢?將這些包含化學知識的現象呈現給學生,引導他們深入思考稀松平常的事情,逐漸養成主動探究的思維習慣。同時,教師還可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探索活動,其難設度置要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又不至于太難,挫敗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充分體驗研究的艱辛,體驗科學知識的喜悅,并培養學生勇于堅持真理,敢于創新,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
3. 巧用實驗,激發興趣
作為一門生動有趣、探索性強的學科,高中化學的實驗課完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瘜W的學科特點就是邏輯性較強。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其邏輯思維能力必然得到極大提高,理解能力也會日新月異。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的教學必須由原來的化學驗證教學模式轉變為探索實驗教學模式。所謂驗證性實驗,就是教師先演示下化學實驗過程,然后再由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相關化學知識,以及對實驗的理解,進行實驗,當然實驗過程也和教師的實驗過程是一樣的。但是探索性實驗不同,它要求學生自主操作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還會提出一些需要獨立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要自己探索實驗才能得到答案,既能考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通過化學實驗開展教學活動,將相關教學內容加以選擇、整合,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為主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從而以科學性較強的實驗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4. 加強指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目前的高中化學實驗課幾乎已經將陳舊的教師單純講課、學生單純聽課的教學模式淘汰了,教師正努力培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挖掘出來,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自主學習首先是通過閱讀,所以閱讀認知方法的指導是基礎,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閱讀之后才能從紛繁的文字中輕松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其次是聽課階段的指導,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聽課與筆記的關系,讓學生明白記筆記是為思考和思維服務的,不要為了記筆記而失去更重要的內容。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歸納整理,梳理學習過的知識。學生學會整理歸納后,主動學習探究的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
二、將學生需要掌握的概念以課例加以結合
教師幫助學生學習有意義的化學概念時,有效的方法是幫助學生有關聯地學習化學概念。而為了有意義的學習化學概念,學生應該使用認知過程架構概念信息中每一元素之間的關聯,學生需架構某一概念與另一概念之間的關系。如果這個關聯沒有建構起來,學生就缺乏基礎和框架去建構一個有意義的概念架構。以此觀之,即使教科書上存在一些課例,但若通過教師適當的編排、掌握與解釋,將學生需掌握的概念以課例加以結合、涵蓋或詮釋,對學生應當會有較佳的幫助。
三、指導學習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習策略的掌握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標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訓練,可能不僅有利于化學學習質量的提高,還將有利于學習策略在相同學習領域的遷移和拓展,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計劃策略、監視策略、調節策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組織策略,將頭腦中零散的知識形成一定的認知系統,便于理解、記憶和提取。
四、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一般化學課程中,學生的實驗都是有步驟地進行化學探究,無法獲得像化學家創造化學知識的樂趣,若能重復歷史上關鍵的化學實驗,便能使學生感受化學家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詮釋實驗結果的想象力與邏輯;化學家私人傳記的閱讀可使學生得到較完整的化學史數據,并能更有系統、有組織地理解該位化學家的思想觀念與化學理論的創造歷程;小組討論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學生在一起進行學習所得到的成就與樂趣較獨立工作高,最重要的是通過小組討論活動,可以提供學生分享想法和經驗的機會,如能彼此辯論化學史上的多元理論,便能通過認知沖突而促進個人知識的再建構;富有想象力的化學寫作可由教師先提供一些開頭的結構。例如,搭配交互式歷史小故事的融入模式,在故事高潮處中斷,并要求學生想象并創造屬于個人的故事結局,此活動可讓學生展現無限寬廣的創意,在寫作的同時也進一步重新詮釋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習是不斷探索的過程,要求師生全力配合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整個學習過程,除了教師要做到盡職盡責外,學生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課前按時預習,上課認真聽講,主動提出問題,課后獨立完成作業并對問題進行總結。通過自主學習的內涵,可以拓展化學知識和學習領域,更可以激發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尤其對化學知識的了解與關懷,以提升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的興趣,運用自主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戴建華.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角度探析初中化學教學[J].基礎教育研究,2015(18).
[2] 古書奇.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析[J].化工管理,2015(35).
[3] 楊慧君.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才智,2015(36).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市渾源中學 0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