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艷
摘要:小學是學生思維能力與學習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引導小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能自主高效地開展數學學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體現,也是小學生數學經驗積累及數學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更側重學生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探討小學數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十分必要。這也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學習 學習方法 研究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163-01
新頒布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靠模仿與記憶,而是應該倡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并有效地合作交流等,讓小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啟發引導下掌握數學學習的高效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但是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往往是理論知識定理的講述與傳授,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因此必須轉變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觀念,通過教師教學的創新引導小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好方法,從而提升數學學習的效率與效果。
一、激發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小學數學有效學習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學生數學學習自身積極性的調動。而教師與家長必須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小學生只有正確認識數學這門學科,才能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不再畏懼數學這門學科。其中趣味性的故事性的激發是小學生興趣調動的好方法。小學生了解數學學科的奇特性也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可以引入孫悟空分餅的趣味小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在走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時,悟空化緣得到一張餅,唐僧讓悟空平分,但是八戒說自己肚皮大所以吃得多,一塊餅不夠。悟空聽他這么說就把這塊餅分成八塊,給八戒兩塊。八戒十分開心。而悟空卻笑話八戒是個呆子。借助這樣的小故事思考分數的問題,八戒究竟有沒有多吃餅就會引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新知識,也在問題分析與探討中實現問題的解決,實現探索精神的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將單一的問題融入到具體的故事中,能取得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二、靈活多變,做好數學問題的解答
小學數學的學習以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為指導,實現學生舉一反三解題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解答1+2+3+4……+10這道題時,可以提示小學生使用簡便算法,有的小學生可能會抓緊時間去計算,而有的小學生則會思考怎么做更簡便些,接著就提示小學生1+10,2+9……有的小學生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秘,小學生也能更加靈活地解答。然后將這道題進行靈活調整,讓小學生計算1到100的和,有了之前的啟發,小學生也能很快使用之前的方法解出這道問題。
在數學學習中引入類比思想,讓小學生利用該方法去解決相對簡單的問題,找到兩個問題的相似性,從而將已知的數學對象特點及規律等轉移到另一個數學對象上,解題也更加靈活,小學生在數學問題解答的過程中也更加積極主動。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其使用類比等數學思想,靈活地解決問題。從本質上來說,教師掌握并引導小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實現一種數學形式向另一種數學形式的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實現問題的解決。
三、養成習慣,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差,因此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是數學學習提升不可缺少的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也具有愛玩的天性,活潑好動,教師可以循循善誘地引導,通過數學興趣的激發、數學解題技巧的講解把握,讓他們能養成數學學習的好習慣。在教學中我發現有個男孩特別討厭學習數學,在做題和做作業時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家訪才知道,這個男孩在家里做數學作業時都是媽媽指導幫助,其形成了數學解答的依賴性,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試著引導他獨立思考,并鼓勵他、肯定他的表現,讓他逐漸養成自主解題、與小組合作探究的好習慣,數學學習效率提升了,其數學學習成績也有所提升。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可以在小學階段養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并自覺運用到后期的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對于小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都是十分有幫助的。好習慣的養成也讓小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意識,在遇到數學問題時能按照數學解題思路由淺入深地思考,在小學合作探討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內化,解答數學問題。
四、結語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更多的是打基礎的階段,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養成好的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并且能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就是小學數學學習方法的正確體現。只有做好小學階段學習方法的優化,才能奠定后期數學學習的基礎,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及自身成長來說意義重大。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存在學習方法不明確的情況,因此對于其潛在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才能讓數學學習更高效,更富趣味性,實實在在地促進小學生的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羊錦冰.試論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2(8):69.
[2]齊輝.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1):167.
[3]劉佳.心中有“數”,有“感”而發——談小學數學學習方法的滲透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7):22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