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惠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課堂是開展英語教學的主要陣地,所以教師需要持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英語教師需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并且在實踐中總結教學經驗。如此以來,可以有效優化當前的英語教學結構,并且持續改進英語教學思路和方法,最終實現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探討了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效率 方法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在五歲到十二歲,所以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對此,教師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力,讓學生盡可能的多動手、動口,在學習中少走彎路,保證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和質量。作者根據自身的英語教學經驗,提出了提升英語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希望為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意見。
一、打好英語學習心理基礎
心理基礎可以說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動力。教師在設計英語教學活動中,需要首先全面考慮學生的興趣并且采用多樣化的形式,避免一節課一個調調,堂堂形式相同。在活動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教師需要積極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簡單的強調詞匯積累以及口語訓練,就會讓小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競賽、表演、游戲和唱歌等多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興趣。打好英語心理基礎是英語教學中的必要工作,教師需要予以重視。
二、提升英語教學的生活實踐性
想要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就需要加強教學內容和生活的聯系,也就是促進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在情境中融入生活元素。教師可以使用學生們經常討論的事情作為語言教學情境。比如在講解家庭成員單詞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全家福照片帶到學校里,讓學生為班級同學介紹自己的親戚,讓他們產生學習熱情。其次,指導學生使用英語表達生活信息。比如在講解介紹別人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畫出同學的圖像,而后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如此以來,學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并且開始積極的使用英語。
三、充分做好英語教學課堂準備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道理也適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在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做足課前的準備工作,打好提前量。這里所說的準備工作不僅包括備教材,還包括了解學生情況,依據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心理特征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目標。
在設計英語教學目標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能力以及心理特征。小學英語教師不僅需要分析學生性格年齡特點,還需要注意學生掌握和理解日常英語用語的水平,并且綜合多方面的條件來設定教學的重點以及教學目標。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善于整合教材內容,在課堂設計中需要全面把握教材,并且根據當前的課程標準來要求來優化教材內容。深入考慮教材的整體結構以及重要指導思想,研究每個章節的難點和重點所在,明確各個部門的難點句型、短語以及詞匯,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更好的教學。
四、組織高效的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學生可以在活動中掌握新知識,并且體驗和感受英語語言知識。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所以教師需要保證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保證教學活動符合教學內容和目標,各個活動具有較強的聯系。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了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內容,其中包括講故事、模擬交際、寫賀卡、讀短文、做游戲、演劇、唱歌;看表演猜測詞匯意思、聽教師指令做動作等等。活動的數量不能太多,而且教師需要有效把握節奏,不能走形式,而需要關注活動的有效性。一些教師在組織活動中,僅僅追求表面的熱鬧,忽視了知識的講解,學生匆匆上臺,匆匆收場,并沒有獲得鍛煉。這種流于形式的活動無法達到實際效果。教師需要把握教學的層次性以及趣味性,切實優化教學過程。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層層推進,在操作中要逐步提升、先易后難,這樣才能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五、采用合理的課堂評價方式
課堂評價有效性包括評價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評價語言的有效性。許多教師用的最多的提問就是“Do you understand?”“Are you clear?”“Yes or no?”等等。學生似乎是掌握了相關的知識,紛紛回答yes,但是他們可能并不完全理解相關的意思。這種提問方式意義不大,學生的反饋也比較簡單。對此,教師可以嘗試著對學生提問“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讓學生說出對問題的理解,而后教師給予必要的補充。在課堂評價方面,教師使用的往往只是“good、great、supper、nice”等詞匯,這些詞匯比較單調,如果使用次數多了,學生的興趣就會變淡。所以,教師需要更為具體的評價學生,說出學生在哪個方面做得好,還有什么問題需要改進,如此以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聽說興趣。根據相應的評價情況和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做好教學反思工作,這是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一節課結束后,教師的教學工作并沒有結束,需要思考哪個環節設置還不夠合理,哪些教學部分不到位,學生在哪些方面沒有良好的理解。對于這些問題,教師需要思考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結論:小學是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的階段,教師需要把握好教學的智慧并且應用有效的教育對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該避免機械灌輸的教學方式,把課堂打造成合作、實踐、體驗的場所。同時,教師還需要做好反思,這是持續提升教學質量水平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 (3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