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嘉寶++黃慶榮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促使職業教育迅速發展。我校基礎護理技術教學模式不斷地進行改革,多元化教學法是充分利用我校現代護理實訓中心的新型一種教學方法。由于高職高專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傳統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元化教學法有效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本文從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出發討論,并在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法提出了策略,旨在培養高質量技能型護理人才。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 高職高專 基礎護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5-0117-02
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職高專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成為具備豐富實踐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對護理專業而言,基礎護理技術是其核心和基礎。高職高專的基礎護理技術教學除了要向學生傳授專業性的護理理論知識外,還要高質量地培養學生掌握各種護理技能,為將來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分析
與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相比,高職高專的學生文化基礎較薄弱,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傳統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多元化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教師從多角度展開教學活動為思路,圍繞教學目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以最為直觀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思維、記憶和歸納能力,利于高質量的完成教學目標。
多元化教學法的優勢主要有四:第一,多元化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元化教學法采用情境教學、微課教學、案例教學等方法,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最大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條件。第二,多元化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例如以小組形式進行的護理技術操作“臥有病人更換床單法”,在“臥有病人更換床單法”的操作過程中,需要與其他同學進行密切地團結合作,不同角色的協調統一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學生的護理實踐操作技能不斷提升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為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夯實的基礎。第三,多元化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換位思考,充分感悟和理解護理工作的真正內涵,并加深對護理事業的熱愛,這樣才能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不斷進步,成為優秀的護理人才。第四,多元化教學法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從教學情景的設計、精良微課的制作、真實案例的導入均體現了教師對教學的研究和創造,這無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也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的關鍵。
二、在高職高專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法的策略
多元化教學法的主旨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彌補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提高學生護理實踐技能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基礎護理技術教學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的采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充分利用我校全國最先進的現代護理實訓中心。其中配備標準模擬病房、ICU模擬病房、模擬手術室、高級智能化醫學綜合模擬系統、高仿真護理模型、各種護理儀器和設備等能夠為學生打造與醫院病房場景十分契合的虛擬教學環境,縮小課堂教學與臨床護理崗位的距離,不僅有益于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更利于學生迅速適應護理職業的角色。第二,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指在模擬病房中,首先要引入或設定生動具體的場景,教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整體分析,并詳細講述護理項目和內容,學生依次扮演不同的角色,依照操作流程標準的進行護理操作。例如,在練習“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四人一組進行實踐教學,一人飾醫生,一人飾患者,兩人飾護士。首先由學校技能團隊學生(我校全國護理技能大賽優秀獲獎選手)演示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搶救過程,然后組織學生輪換練習此搶救流程,及時地進行小組反饋和教師評價,使學生達到掌握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這一目標。這種角色扮演不但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還利于學生護理技能的迅速構建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2.微課教學法
微課是一種建立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上的新型教學方法。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過程。教學過程以五分鐘左右時間圍繞某一個知識點展開,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特別適合基礎護理技術的教學。微課的最大優勢是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系統化,我們可將每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或一個知識點錄制成為一段視頻,學生也可以參與微課的錄制。例如,在練習“六項無菌技術操作”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有目標的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視頻中具體的操作方法,并與自身的操作相對比,隨后進行細致地分析、總結,找出自身操作過程中的錯誤。教師要求學生做每一項護理技術操作到達“精” “清”,即一手精、一口清。微課不僅最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適合個性化學習和深度學習的需求,擴大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對于學生來說,微課視頻不但可以作為學生課前預習的載體,課中學習的重點,也是課后練習的資源。微課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教師要不斷提高微課、慕課、SPOC的制作技術,以適應高職高專教學發展的需要,這也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3.案例教學法
在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是以學生掌握相關基本知識為基礎,從護理實踐出發,引用臨床真實案例,在教師精心策劃下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及分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例如以下案例:王女士,26歲,患化膿性扁桃體炎。醫囑:青霉素皮試,護士在做青霉素皮試后約5分鐘,病人突然感到胸悶、氣促、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繼而意識模糊、呼之不應。BP65/40mmHg,P118次/分鐘,R24次/分鐘。
思考:
1.王女士可能發生了什么情況?
2.什么原因導致王女士發生此種情況?應如何預防?
3.護士應如何對王女士進行搶救?
這個案例的主體是真實的,學生根據教材中基礎知識的學習,分析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做出正確的護理診斷,并提出診斷依據,通過小組分析討論,教師講評、補充和完善,得出最佳的預防和搶救措施。學生是討論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著。可見案例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優越性。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運用知識能力,還完成了知識的遷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創新高職高專基礎護理技術教學過程中,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基礎護理技術是一門對實踐要求極高的學科,合理運用多元教學法可以繼承傳統教學的精髓,突破傳統教學的弊病,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護理思維模式,掌握護理理論知識,提高護理操作技能,從而取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汪友容.多元化教學法在高職高專基礎護理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16:166-167.
[2]閉靜.多元化“學導式”教學法在《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04:167-168.
[3]凌莉,張紅,王蓉.高職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高教學刊,2015,21:127-128.
[4]汪友容,周晶京,文迪,鄭葉.多種開放實訓模式在基礎護理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6,24:140-142.
課題編號:ZJB131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