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紹強 彭智華 周平華 曾志勇 邱海生 譚偉文
摘要:指出了螺殼山森林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具有獨特地形、地貌特征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建設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戰略背景下,應主動謀劃、積極探索,在保護好森林資源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地開發建設,發揮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旅游價值。以螺殼山森林公園旅游資源現狀為基礎,分析了其開發建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提出了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凸顯旅游資源特色、拓寬融資渠道、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塑造特色、加強宣傳、融入廣佛旅游圈等開發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螺殼山;森林公園;旅游資源;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S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22004
1 螺殼山森林公園概況
螺殼山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東北部,平均海拔800 m,東、西、北三面均有山脈環繞,最高點海拔為1339 m,屬南嶺余脈,被譽為“南粵第一山”。其規劃占地面積約為736.60 hm2,集原始森林、天然巖洞、石景水景為一體,以峽谷溪澗等典型地貌和珍稀生物景觀為特色,可開展登山遠足游覽、溝谷溯溪探險、科普科教、健身康體、休閑娛樂等森林旅游活動。螺殼山植被類型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著較大面積連片的次生性常綠闊葉林,有著較為豐富的木本植物資源,并保存著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南方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i)、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等13種珍稀瀕危植物。正是由于這一望無垠的茂林滄海和難以勝數的名木古樹、奇花異草,帶來了螺殼山森林公園較高的負離子濃度,使其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城市遠郊型休閑森林公園[1~3]。
但是迄今為止,螺殼山森林公園只做了初步的開發建設,僅在2005年前后由葵垌林場修建了部分游步道并梳理了奇石峪、翡翠湖、六層飛瀑、層潭映碧等幾處重要景觀節點,建設了木質結構餐廳一處。于2009年在森林公園北部“瑤仔坑”引種栽培了不同品種及顏色的櫻花,2014年對山柑坪水庫周邊景區進行了局部的林相改造。以上措施使景區景觀效果大為改善,增強了景區內在景觀價值和外在吸引力,但森林公園大部分景點仍舊處于未開發的原生狀態。
2 螺殼山森林公園旅游資源開發SWOT分析
為了促進螺殼山森林公園的旅游開發和良性發展,認清自身資源條件、外部客觀條件等因素,抓住有利條件,揚長避短,將有利因素最大化,塑造出自己的特色,擬采用 SWOT 分析法,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對其建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進行逐一分析和解讀,進而提出螺殼山森林公園旅游開發與建設的策略。
2.1 優勢分析(Strengths)
2.1.1 良好的森林植被
螺殼山森林公園植被類型屬于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覆蓋率大于 98%。由于海拔相差較大,故而公園內的森林植被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現象。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植被從溝谷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逐漸過渡為灌叢草坡。公園內保存著較大面積連片的次生常綠闊葉林,組成種類多樣,層次較為復雜,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典型的地帶特色。溝谷季風常綠闊葉林分布于溝谷溪流中,以阿丁楓(Altingia chinensis)+假蘋婆(Sterculia lanceolata)和鴨腳木(Schefflera octophylla)+紅車(Eugenia oliena)等兩類型植被群落最為典型。山地常綠闊葉林分布于海拔400~800m的山體之中,主要組成種類為樟科、金縷梅科、殼斗科和木蘭科的種類。常綠闊葉林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為主,在海拔200~600 m的山體上均有廣泛分布,林分高度較為統一,外觀整齊,層次分明,四季常綠。螺殼山生長的代表性植物資源主要有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山櫻花(Cerasus serrulata)、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銀杉(Cathaya argyrophylla)、禾雀花(Mucuna birdwoodiana)等,林木繁茂,一年四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如此豐富的植物景觀資源和較高的森林覆蓋率,成為螺殼山森林公園開發建設的優勢之一,園區內較高的負離子濃度,成為了放松身心、品氧休閑的理想空間。
2.1.2 豐富的旅游景觀
螺殼山森林公園可供開發利用的旅游景觀主要分為地文景觀資源、水文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三大類型。螺殼山屬于南嶺山脈余脈,相對海拔較高,地形變化復雜,有著較為豐富多樣的地文景觀資源,可分為山體景觀類資源、溝谷景觀類資源、石景景觀類資源三大類型。這些地文景觀資源能夠對旅游者產生強烈吸引力,可成為旅游業開發利用的對象。比較典型的地文景觀有“六層深坑”、“龍骨坪”、“三龜探旅”、“天馬腳印”、“天然壁畫”、“石上花”等。
螺殼山為綏江的發源地,也是廣寧縣花山水庫的水源地,地處綏江主要支流古水河的上游,水文景觀類型豐富,極具觀賞價值,是螺殼山的一大特色。山泉溪流主要有葵垌溪坑、六層溪坑、瑤仔坑和下豬六沖坑4條。森林公園內地質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孕育了豐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資源,有水庫(山柑坪水庫、六層水庫、欖仔樹水庫)、溪澗潭池和跌水瀑布(六層飛瀑、巨石飛瀑、陰元瀑布、魚尾瀑、雙瀑生輝)等3個亞類水文資源。
同時,螺殼山還有著深厚的文化資源,存在多處歷史文化遺跡。現存歷史遺跡有廣寧農民起義遺址和知青房。農民起義遺址是明代弘治十一年發生在四會西北部的大羅山(今螺殼山)的兩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在今天螺殼山還存留這石屋、石凳、石灶、斷墻、殘壁等,相傳就是農民起義軍集結的場地;知青房為“文革”時期知青上山下鄉在六層工區居住之后留下的房屋,至今只留存下殘垣斷壁。同時,關于螺殼山的史事傳說也是極為重要的人文資源。主要的歷史傳說故事有清朝時期瑤族起義軍在大羅山集結起義和遭到鎮壓的事件以及“羅隱石”的傳說。在進行景點的開發建設時,需要尊重歷史文脈,保護和傳承厚重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增強螺殼山旅游資源的內涵。
2.1.3 具有一定知名度
經過近些年的初步開發建設和林相改造,螺殼山在肇慶市周邊及珠三角其他城市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一年四季均有游客慕名而來。春天,可觀賞櫻花朵朵、杜鵑繁茂、禾雀美景;夏季,可觀賞綠樹成蔭、楊梅滿枝、石榴似火;秋季,可觀賞桂花飄香、山菊黃燦;冬季,可觀賞霜雪滿樹、銀妝素裹,四時美景各異,到此游玩的游客均被其磅礴氣勢和壯美風光所吸引。隨著時間的推移,螺殼山森林公園的森林美景已深入人心,在廣大珠三角游客中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進行進一步的旅游開發已經具備較為廣泛的游客基礎。
2.2 劣勢分析(Weaknesses)
2.2.1 開發建設資金不足
雖然螺殼山森林公園處于建設初期,已累計投入數十萬元資金用于景區道路建設和林相改造等,但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相關投資者注資進行全面的旅游開發,投資效益還不顯著。由于螺殼山涉及范圍較大,具有較好的自然資源,但開發建設資金需求較大,地方政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但至今仍無相關優惠政策細則條款和充足的資金扶持,大部分資金由葵垌林場自籌,后續開發資金嚴重不足,加劇了林場經濟壓力。加之森林公園目前為葵垌林場管理,雖然經營森林經驗豐富,但對森林旅游市場的培育、開發、宣傳缺乏經驗,也缺少專業管理人員。
2.2.2 區位優勢暫不明顯
螺殼山所在地為廣寧縣北部,地處珠三角城市群的邊緣地帶,接壤肇慶市懷集縣和清遠市陽山縣,有省道橫貫景區而過,距廣州、肇慶、清遠公路運輸車程均超過2 h,往廣寧縣城、竹海大觀所需車程均大于1 h。 目前從廣寧縣城達到景區只有S260省道,廣寧北市鎮距離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距離較遠,交通仍不便捷。至今只有二廣高速在廣寧設有出口,縣城距離汕湛高速、汕昆高速出口均較遠,區位優勢暫不明顯。
2.3 機會分析(Opportunities)
2.3.1 交通及區位逐步改善
隨著貴廣高鐵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從肇慶、廣州到廣寧的距離。隨著貴廣高鐵廣州北聯絡線、肇慶(廣寧賓亨)至江門(開平)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的規劃建設,螺殼山森林公園的區位優勢將會越來越突出,交通的便捷拉近了與珠三角城市和珠港澳城市群的距離,聯系起了廣東省內外城市。相信不久的將來,交通給森林公園發展帶來的機遇將會逐步顯現。
廣寧將繼續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特色化”的發展思路著力推進“兩園五基地”建設,著力培育壯大林漿紙一體化、再生資源、新型鋁材和環保建材四大支柱產業,大力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和綠色型項目,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4]。隨著廣寧縣域經濟的加快發展,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和廣佛產業轉移的發展大趨勢,廣寧縣在廣東省的知名度將會逐步提高,在工業發展和經濟突飛猛進的帶動下,森林旅游也會持續升溫,做為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廣寧將是開展森林休閑游的理想目的地,螺殼山森林公園將因此受益。
2.3.2 森林旅游方心未艾
隨著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尤其是工業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環境已經不堪重負,出現了一系列威脅人類健康的環境問題,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們不同程度地受到噪聲、煙塵、細菌等城市問題的困擾,越來越多的人們呼吁重返自然、擁抱綠色。于是,森林旅游迅速興起,成為了當代旅游業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廣東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孕育了類型多樣、形態各異的森林資源,為發展廣東森林旅游提供了前提與保證[5]。2015年,廣東省森林公園年接待游客1.48億人次,直接旅游收入28.67億元,帶動關聯產業產值200多億元。每年為上億人次提供良好的觀光、休閑、健身、養生、自然科普教育等服務,體現了林業極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必須要清醒認識到,隨著經濟、環境、生態追求等方面的不斷變化,依靠原始森林資源粗放發展森林旅游已不可取,大力推進森林公園建設,深度發展森林生態旅游,走高品質發展之路[6],方能對林業產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
2.3.3 政府政策引領支持
肇慶市2016年成功創建為國家森林城市,使廣東省的國家森林城市增至5個,這也意味著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開始提速。目前,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已上升為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列為 “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工程和珠三角“九年大跨越”的重點項目,也成為部省共建全國綠色生態省的重要任務,2017年內全省力爭實現新增造林228萬畝,新建森林公園163個。在今后的工作中,重點是依托山脈、林地、水系等要素,組合、串聯和擴大各類綠色生態空間,構建大型森林組團、城市綠地系統與綠色生態廊道相結合的珠三角城市群森林綠地體系。在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引領下,螺殼山森林公園的旅游開發建設機遇難得,條件成熟時,完全可將其開發建設成為林水相依、生態優美、綠色舒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森林公園,成為珠三角森林綠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珠三角城市群的建設盡綿薄之力。
2.4 威脅分析(Threats)
2.4.1 森林旅游競爭日趨激烈
截至2016年,廣東全省已建有森林公園1135處,規劃總面積117.26萬hm2,其中國家級24處,省級78處。森林和野生植物及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70處,濕地公園154個。肇慶市范圍內目前有七星巖、鼎湖山、廣寧寶錠山、廣寧竹海大觀、德慶盤龍峽、懷集燕峰溫泉、四會奇石河等,周邊地區著名景點有清遠筆架山、廣州白云山、佛山西樵山等,其中有多處景點為森林公園,肇慶鼎湖山、清遠筆架山、佛山西樵山等均是以森林風景資源、生物多樣性為主體的生態園區,雖各有特色,有著不同的吸引力,但資源質地結構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相似,諸多風景資源景觀類型較為接近,且大多數以森林資源為景觀主體的景區發展目標都是開展適合都市放松身心的森林生態旅游,勢必存在著同類競爭的現象,而區域游客存量相對有限,螺殼山森林公園作為新建公園,在知名度、游客量方面均處于劣勢,市場競爭壓力和發展難度相對較大。
2.4.2 開發與保護存在沖突
森林風景資源以其龐大的體量和顯著的生態效益成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們遠離城市喧囂的首選之地,這類由森林地文、水文、生物、人文及天象等因素組成的森林風景資源是較為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屬于難以再生資源[7]。總體來說,不恰當的開發森林資源,會造成兩個方面的重要影響,一是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人類活動和環境污染破壞會造成動物遷徙、植物死亡等;二是對大氣和水土的影響,游人對土壤的踩踏和交通工具的廢氣排放、旅游垃圾等均會造成大氣和水土的污染。在進行森林旅游的開發過程中,不能只看到森林旅游能夠帶來的短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螺殼山森林公園旅游開發策略思考
螺殼山森林公園既存在著資源的優勢,也面臨著開發資金不足及區位優勢不明顯的劣勢,但在森林旅游持續升溫,方興未艾的大趨勢之下,在交通和區位條件逐漸改善的大背景之下,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開始提速,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理應化解矛盾、消除威脅,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螺殼山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以期對帶動林業產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積極作用。
3.1 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凸顯旅游資源特色
森林景觀資源是一種可以重復利用的資源,雖然其構成要素大多是可再生的,但也有一定承載極限,因此必須把生態環境和森林風景資源保護放在突出位置,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8,9]。螺殼山森林公園需要及時的加以保護和管理,一是做到大力保護森林公園生物多樣性和林木生長的原生生境。充分發揮林場的優勢,積極對森林生物多樣性進行研究,以實現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在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項目建設時,充分把握適度原則,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干擾和破壞,加強對林地的改建和優化。二是要注重植物資源的保護和水環境的保護。種類繁多的植物資源和形態多樣的水資源是螺殼山森林公園的基礎,也是森林公園的生命線。對森林公園內的保護植物、珍稀植物、古樹名木應分別制定恢復、保護措施,引入外來物種必須經過嚴格論證和檢驗檢疫,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10]。水資源也是螺殼山森林公園景觀的重要載體,山柑坪水庫、六層飛瀑、雙瀑生輝等景觀點均是森林公園內的水文資源,需要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杜絕旅游活動對水體景觀的污染,重點監管施工用水和餐飲活動用水,嚴禁排放到水體景觀中,并及時清除水中的枯枝落葉及其他雜物等。
3.2 拓寬融資渠道,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投融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規模,是森林公園發展生態旅游必須優先解決的課題[11]。雖然螺殼山森林公園已初具規模且有一定知名度,但因資金欠缺等問題,迄今為止未進行系統開發。因此,不僅要積極爭取省、市、縣財政資金支持,還需通過招商引資,廣泛吸取社會資金和社會公眾資源[12],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行森林公園建設投資,這是螺殼山森林公園持續健康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其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相關部門應牽頭進行森林公園開發的融資,拓寬社會資本融資渠道,加大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可效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采用較廣的PPP 模式,出臺相應鼓勵性政策來擴大對外招商引資,并鼓勵外商、私人企業和相關產業部門參與到森林旅游區內各項設施的建設和經營中,如景區景點建設、旅游項目開發、商業網點建設及招商等[13]。
需要把多方籌措資金,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森林公園開發建設的關鍵問題來抓,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旅游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效益才能因此增加,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但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要優先保護好森林公園的自然資源,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依據資金實力合理確定開發建設規模和建設周期,切忌貪大求全、脫離實際,要分清主次、先易后難、逐步發展。由于螺殼山森林公園面積較大,可采取優先開發主要景點,以點帶面,逐漸形成完整系統。
3.3 塑造特色,加強宣傳,融入廣佛旅游圈
塑造特色是森林公園開發和運營中較為重要的環節,特色是森林公園吸引游客的名片,更是開拓市場的重要籌碼。通過對螺殼山森林公園的準確定位,塑造出別具特色的旅游產品。以森林生態旅游為主題,結合自然資源優勢,主推品氧、賞花、觀瀑、擁抱綠色等旅游產品,以目前具備較高知名度和客源量的櫻花谷、水景瀑布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觀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挖掘公園的發展潛力,培育旅游精品,推出休閑度假、科考探險、健身娛樂等時尚旅游,塑造特色;加強市場宣傳,利用電視、網絡、微信等新媒體渠道宣傳旅游和推銷其旅游產品,可取得較好效果。
在提升自我的同時,還需要具備包容、共生的觀念,要想方設法融入廣佛旅游圈,謀求共生共贏發展。螺殼山森林公園地僅依靠自身力量進行旅游開發和市場運作是遠遠不夠的,應加強與珠三角相關城市的旅游市場合作,利用好“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這一有利契機,積極構筑廣佛肇生態旅游圈,發揮各森林公園的資源優勢,進行功能分工與組合,揚長避短,共生共贏。
4 討論
隨著廣東建設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和肇慶市“東融西聯”等重大戰略決策的開展落實,螺殼山森林公園應主動謀劃、積極探索,進行合理地開發建設,在保護好生態環境和林業資源的基礎上,發揮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旅游價值,力爭成為廣東省開展森林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林業產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當地經濟水平的提升。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要始終以維護森林生態安全為關鍵點,以增綠、增質、增效為根本,摒棄不注重森林公園的長遠發展而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的短淺目光和膚淺做法, 順應當前生態旅游市場發展大趨勢,抓住機遇,協調好林業、交通、旅游等多個部門共同推進,協調并落實好開發與保護的矛盾,實現區域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實現螺殼山森林公園的持續健康發展。以上雖然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開發策略,但尚需后續研究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螺殼山森林公園風光迷人待開發[EB/OL][2006-08-07].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slgy/s/2455/content-329563.html.
[2]劉經錢.秀美螺殼山[EB/OL][2016-08-22].http://www.gdgn.gov.cn/Item/18331. aspx.
[3]唐小清,唐光大,鄭明軒,等.廣東肇慶市螺殼山種子植物資源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4):118~121,139.
[4]伍欣琦,林壽智.廣寧“兩園五基地”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搭平臺[EB/OL].http://www.xjrb.com/2014/0216/191975.shtml?mobile.
[5]馬秀芳,林媚珍.廣東森林旅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熱帶地理,2006(3):285~289.
[6]陳 海,羅衛東.廣東森林旅游要走高品質發展之路[J].中國林業,2010(24):20.
[7]李冠衡,孫 鵬.淺析森林風景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以福清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規劃為例[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上冊).北京: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5.
[8]唐芳林.中國國家公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0.
[9]王艷林.基于資源評價的森林公園景觀規劃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
[10]耿 靜.翠屏山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資源評價及規劃設計研究[D].成都:四川農業大學,2014.
[11]夏本安,夏詩禹.齊云峰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游SWOT及對策[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6(1):14~17.
[12]周小平,黃雨建,王 敬.高石梯森林公園旅游資源現狀與開發對策[J].四川林業科技,2015(6):121~123,39.
[13]吳 瀟,陳紹志,趙 榮.森林公園旅游發展現狀與提升對策[J].林業經濟,2016(9):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