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質華
【摘要】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如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力圖幫助教師把脈教學過程,切實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幫助小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過程 教學效率
一、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位教師在上譯林版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5 Our new home》關于介紹自己的家庭格局,一位男生自告奮勇,繪聲繪色地介紹起來,“This is home.”教師打斷“my home”這名學生紅著臉繼續介紹,教師再次打斷“a sofa and a TV” 小選手戰戰兢兢的堅持著:“I have an oven in my chicken.”教師呵斥kitchen不是chicken,這名學生低下頭。
改進教學: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主糾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Whose home are you talking?”,“I think your oven is very small,because you put your oven in the chicken.”小男孩將“chicken”和“kitchen”混淆,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in the kitchen,not“chicken”!而是幽默地將側重點轉向烤箱大小,形象而生動的啟發學生糾錯。
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要會巧妙引導學生糾正自己的錯誤。要注意批評的出發點、角度、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容易接受,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明確目標方能有的放矢
在學習譯林版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4 Wheres the bird?》Story time,一位教師希望通過課文學習后的綜合語言實踐活動,借助美術課和英語課的整合,幫助學生運用學到的語言知識來談論顏色。但教學效果甚微,英語課上成了美術課,一直到下課,學生都還沒有涂完顏色。
改進教學:在報聽力完成涂色時,教師先示范第一個聽力內容,接下來教師將播報權全權交給學生,將單向的聽做練習變為具有語言輸去的雙向活動,讓學生只需要用彩色筆在圖畫上做記號就行,涂色作為課后作業完成,核對答案時教師采用了師生問答的模式,為后面學生的操練做鋪墊。最后,教師設計了談論圖畫的活動,教師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巧妙結合,將原本簡單的涂色練習變得不再簡單。
明確教學目標,活動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過易的任務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過難的任務又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語言是一種交流思想的工具,小學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很多現實問題阻礙了這個目的的實現,比如學生運用語言的遷移能力很差,一篇課文已經能背下來,但一句也用不到實際生活中。要切實做到使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
三、加強基本學習策略的培養與滲透,促進自主學習
在學習譯林版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5 What do they do?》詞匯教學中,教師通過復習teacher,writer,doctor,worker四個單詞的職業名詞和相應動詞再通過Enjoy the song學習新單詞,表面上學生學得效果很好,但通過后續的練習檢測,學生單詞遺忘較快,而且職業名詞和相關的動詞用法相混淆。
改進教學:學生學習了表示職業的單詞后,教師進一步幫助學生學習構詞方法,教師出示一首兒歌,讓學生做動作說兒歌:
Im a teacher,teach,teach,teach.
Im a worker,work,work,work.
…
教師在介紹構詞法策略時,沒有采取單純的講解方式,直接告訴學生有這樣的構詞規則,而是采用肢體語言和游戲方式呈現與名詞相關的動詞,讓學生自己觀察談論,感悟構詞規則。
在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可持續學習奠定基礎。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困生的具體情況,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課堂實際和教學的具體內容,創設有利于運用不同策略的語言實踐活動,逐漸加強基本學習策略的滲透。
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學習譯林版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7 On the farm》Story time復數教學時。一位教師先通過翻譯感知語言項目的差異,再總結單復數的特點,最后讓學生學以致用的造句,但是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
改進教學:首先分析學情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學過an apple…這些單詞,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急于向學生講解apples單詞的復數形式,老師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通過Chant、游戲,大大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利用陰影部分的呈現,符合學生好奇的實際情況。這些活動對復數形式進行了較好的鞏固。通過引導,讓學生發現自己錯誤并及時修正,從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我們應該更多地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策略,關注學生的語言理解及表達,以幫助他們自主學習。教師注意改進語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強調學語法與用語法相結合。語法的學習應是在情境中感知語法知識;在交際活動中模仿學習語法知識;在歸納小結中明確語法規則,形成語法規則,形成語法意識;在讀寫訓練中運用語法知識。
總之,課堂是教學實施的主要陣地,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課堂教學來實現。我們必須立足課堂,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探索出符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切實做到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鋅.小學中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行動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