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瑞
【摘 要】以計算機及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和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已經應用到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之中。要想讓學生快速接受和掌握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師就必須采取多種策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教學效率 策略
以計算機及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和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已經應用到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之中。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要想讓學生快速接受和掌握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師就必須采取多種策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一、實施分層分組,以優輔差,因材施教
由于受各學校計算機軟硬件、師資水平以及學生接觸電腦早晚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是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分層分組,以優輔差,因材施教”的策略。
首先是分層。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輔導措施。對于接受能力與操作能力較差的學生,緩慢講解,重復教學;對于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點撥,使其超前學習新知識。
其次是分組。按照學生座位(行或者列)進行分組。如果某些學困生不能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可以讓小組中的優生輔導學困生。開展組內協作,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快速掌握信息技術。
二、精心選擇教材,整合教學內容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課程資源。目前,信息技術教材種類多。教師精心選擇教材,可使課堂教學飽滿豐富,有血有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教材只是為教師教學提供一個參考,教師不能照本宣科。新課標要求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做到立足教材,又要做到突破教材。
高中信息技術教材與初中相比,內容跨度大,銜接有斷層。因此,教師要針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與整合,或者調整原來的章節順序,以利于教學。例如,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操作簡單,學生易于接受,而信息的編程加工、智能化加工操作與理解都較難。如果按教材順序講解,會導致部分學生喪失學習編程的信心和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因此,可先講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再講信息獲取、多媒體信息加工、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以及網頁制作相關知識;最后講信息的編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這樣就遵循了“先易后難”的知識掌握規律,學生更易于接受,教學也更易于展開。當學生學習完教材所有章節后,再對相關知識進行梳理,就會系統地掌握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及時反饋和科學評價
課程評價在整個課程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既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終點,又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繼續向前發展的起點。只有建立在科學評價基礎之上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才能不斷地向著更好、更全面的科學化方向高度邁進。
多數學校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依靠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忽視對每節課、每一章節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應該貫穿教學的始終,教師要對每節課教學的前、中、后進行評價。
(一)教學前評價
教師通過詢問、問卷調查、考試等方法,了解學生學習新課前的知識技能準備、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間的差異水平等情況,然后有針對性、有效地教學。
(二)教學中評價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搜集學生學習進展的情況,發現學生在哪些方面進展順利,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哪些學生存在嚴重的學習困難并需要進行額外的輔導或補習。例如在學習“文件下載”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下載并安裝迅雷等下載工具,并下載一首歌曲;然后教師對學生的下載情況進行檢查,調整優化教學過程,為后面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后評價
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了解每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反饋,科學評價,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率。
四、靈活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有很鮮明的特征: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并重;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時安排少,間隔周期長。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科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演示法、任務驅動法。
(一)演示法
運用演示法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具體直觀,使學生更易于接受。例如,在教學“計算機的組成”時,教師可拆開一臺計算機,對主機的各個組成部分及作用逐一進行演示講解,很容易使學生接受。特別是在學習比較難的操作時,教師先演示講解,讓學生明白正確的操作步驟,然后再讓學生去操作,效果會更好。在學生演示過程中,教師隨時給予提示、點撥和糾正。在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了初步認識后,教師趁機展開教學,就可使學生及時、高效地掌握教學內容。
(二)任務驅動法
教師在課前首先向學生明確提出學習任務,使學生緊緊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例如,學習“使用word制作小報”,教師首先布置制作小報的任務;然后演示已制作好的小報,師生共同分析小報里所含的素材及類別,引導學生找出小報制作的排版方法和技藝;最后,學生根據制作任務,搜集小報所需素材,認真完成小報制作任務。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課題。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探索、反思、總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使信息技術教學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