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在此新形勢下,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前哨兵”,應該進一步厘清崗位職責,剝離“越位”事務,“歸位”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學生德育工作,完成好立德樹人使命。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 崗位職責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13-01
習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輔導員作為保證新形勢下高校做好立德樹人工作的“前哨兵”和骨干力量,應該自覺以有關講話精神為指導,剝離創新創業具體工作、實習基地建設、學位論文催繳、各類競賽督導等“越位”事務,歸位思想引領、三觀教育、思政理論研究等本職工作。
一、高校輔導員需要剝離“越位”事務
工作“越位”,是當前高校輔導員普遍遭遇的難題。考慮到輔導員與學生走得最近、互動時間最長等因素,高校各條塊的事務,只要和學生沾邊,往往在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輔導員,“找輔導員解決”甚至成為職能部門的口頭禪。現實中,輔導員的工作“越位”往往是被動的,常見的情形主要包括:
一是,職責本不歸屬輔導員的其他職能部門的常規工作,因為工作的全過程都涉及和學生密切打交道,輔導員從“幫忙”變成“理所應當”。如創新創業、學位論文催繳等工作。
二是,職責與輔導員本職工作存在交互的工作事項,因為過程中出現了學生矛盾沖突、學生參與度不及預期等突發情況,輔導員作為“救火隊員”緊急介入并妥善處理。未來再次啟動相關工作時,根據之前案例,有關工作逐漸變為輔導員的職責。如督導各類競賽等工作。
三是,新出現的工作事項,由于總是會與高校主體,即學生掛鉤,往往會直接把有關工作交由輔導員探索,最終不斷增加輔導員的常規工作。如上級部門新增統計、迎評促建綜合協調等工作。
分析以上三類“越位”事務,結合習近平同志相關講話精神,主要是由于學校各部門沒有統一認識,即新形勢下高校思政工作應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少部門還是保持著“和學生相關的事務應首先找輔導員”的慣性思維,而沒有意識到思政工作是每個部門都要積極參與并需跨部門協調才能完成的。遇到棘手問題或是新問題,部門首先思考的問題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應該給誰做”,缺少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
二、高校輔導員需要“歸位”本職工作
高校輔導員的本職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學生德育工作,完成好立德樹人使命;具體包括思想引領、三觀教育、心態調適、黨員發展、綜合測評、日常管理、生涯規劃、思政理論研究等工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道路不能錯,政治方向不能偏。當今中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利益關系深刻調整,各種價值體系在社會中碰撞,而大學生思維成熟度不夠、戰略定力不強,思想和三觀很容易被左右甚至利用,這就需要輔導員花更多精力在思想引領、三觀教育等核心本職工作上,需要下大力氣研究新形勢下的思政工作,以新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但遺憾的是,現實中的輔導員群體往往陷入日常瑣事而無暇思考和踐行更為重要的本職工作,而且許多瑣事還是被動接受的“越位”事務。精力的有限性與工作的無限延展性是一對固有矛盾,這就要求做事需有主次,核心本職工作才是真正創造崗位價值的關鍵。
三、高校輔導員剝離“越位”事務,“歸位”本職工作的路徑
高校輔導員剝離“越位”事務,“歸位”本職工作的路徑分為學校、部門、個體三個層面。三個層面的路徑協調統一,才能做好相關剝離與回歸工作。
學校層面,需要高校黨委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可以學校黨委書記為組長,分管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校領導同為副組長,組織部、學生處、教務處等部門一把手為組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重點做好學校思政工作方向把控,與黨和國家對于高校立德樹人的最新要求相契合,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相呼應,做好相關規章的梳理與完善,清理新時期思政工作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形成統一認識。
部門層面,需要落實學生處、教務處、團委等部門負責人會商與專題研討機制;開創相關部門與學院資深輔導員工作碰頭會機制。通過相關機制,使部門之間能夠當面交流職責分工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持續性,剝離輔導員“越位”事項,補全“缺位”事項。
個人層面,重點是做好日常瑣事與科學研究的平衡,加強對黨和國家相關新理論的學習,做好新形勢下思政工作的案例分析,開展理論研討,形成理論研究與具體工作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16號文件)
作者簡介:
蔣文家(1988年8月-),女,浙江紹興人,工作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