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佩霞
摘 要:要確保國家的發展優勢,就要提升全體公民的素質。文章從優化教學目標、滲透公民教育的理念,優化課程資源、拓展公民教育的新視角,優化教學方式、在參與中提高公民素質三個方面研究構建有效政治課堂,開展公民教育。
關鍵詞:高中政治;有效課堂;公民教育;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1;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4-0004-01
要確保國家的發展優勢,不但要培養更多各方面的技術人才,還要提升全體公民的素質,培養關心國家、社會,勇于承擔責任,善于與他人合作的優秀公民。公民知識的普及、公民意識的養成、公民行為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教育。學校無疑是推行公民教育最重要的執行機構,承擔著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的政治課教學任務,對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責任。
一、優化教學目標,滲透公民教育的理念
教學目標的優化是有效課堂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教學過程的路標和教學方法的依據。作為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和高校政治理論課相銜接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新課標提出:不僅要使學生“懂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常識,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與時俱進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要培養學生“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公民教育旨在使學生具有明確的公民意識,成為關注社會、具備較強的責任感、正義感,有自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社會公民。可見,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在教學中如果進行有機結合,效果更加相得益彰。所以,在教學目標設計中,應把培養學生“公民知識、公民情感、公民行為和公民能力”有機地滲透到三維目標中,形成德育為首、智育為主、育人為本的多元化教育目標。
二、優化課程資源,拓展公民教育的新視角
有效教學的特征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必須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時政熱點,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架構教材與生活的橋梁。要通過關注生活、思考生活、分析生活來“活”化教材的基礎知識生成新知識;要通過捕捉最新信息彌補教材的不足,精選典型事例增強觀點的可信度來整合各種資源,從而拓展公民教育的新視角,提高學生的公民素養。例如,“影響消費的因素”這一課,教材中只提到影響消費的兩個主要因素,就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教師可以抓住這個知識點作為公民教育的契機,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思考。要在學生了解影響消費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當前應該怎樣提高國民的消費水平?在交流中,學生們提出了“要學好本領,提高自身素質,發揮特長創造財富,要理性消費,企業要誠信經營,既要生產適應高消費群體的高端商品,也要生產適合農村地區物美價廉的實用商品,要適當讓利”等觀點,這樣,學生不僅從時政材料中印證自己觀點的可行性,更進一步理解當前國家擴大內需、關注民生、提高社會保障的財政政策,增添了內在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以及對政府的認同感。
三、優化教學方式,在參與中提高公民素質
教與學的和諧是有效教學的關鍵,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保證。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要面向每個個體,以學生發展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性和主體性,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運用案例分析法、辯論法、角色體驗法、問題教學法等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提高公民素質。
(1)給一個案例,讓學生自主探究。當代有效教學理論強調“把思維過程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代替被動接受。空洞的理論講解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如果結合生動的案例讓學生探究,不僅易于理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掘問題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升教學效果。自主提出問題,自主尋找答案,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的學習已經不僅僅是解決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是直面社會問題,理性表達公民訴求的實踐。
(2)給一個空間,讓學生踐行。思想政治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新課標彰顯了這樣的重要理念:在課堂中學政治,到生活中用政治。所以,政治課教學要給予學生充分運用理論知識進行生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和體驗達到思想的提升和品德的形成,突出課堂的開放性和有效性。在教學“國家財政”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在網上了解本區的財政收支情況,并運用所學知識向主管部門提出建議。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作為現代公民應有的參政議政的能力和主人翁意識。
四、結束語
總之,構建有效課堂、開展公民教育,既是由思想政治課程的性質和任務所決定,也是青少年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課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政治課堂成為現代公民成長的家園。
參考文獻:
[1]方軍.高中政治模塊生活化教學探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01).
[2]方曦.論思想政治課生活性課堂的構建[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09).
[3]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