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超瓊
摘 要:現階段許多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淡化,積極性不高,產生厭學情緒,教學效果也很不理想。一方面有學生本身不去記單詞,導致學習困難,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對英語課缺乏興趣。
關鍵詞:英語教學;興趣;積極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要我學”的消極心理狀態轉變成“我要學”的積極心理狀態,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戰場,因為無論是先進的教育理念,還是優秀的教材,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上;推進教學創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一堂英語課上得是否成功,教學效果如何,與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很有關系。培養興趣、樹立自信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在英語教學中可以這樣做。
一、培養教師人格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作為英語老師應注重培養自身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強教師自身的人格修養,樹立平等師生關系。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習方法,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其次要關愛每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就有了,教學效果就好了。
二、營造輕松課堂氣氛,引發學生興趣
上課是英語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學任務基本上靠上課完成。因此,在有限的四十分鐘時間里,如何安排好教學步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始至終地把住學生的注意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平淡無奇、呆板無味的教學方法只會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能使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情學習。在組織教學中,緊扣教材,根據教學的需要,恰當利用繪畫、實物、游戲、音樂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情景,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刺激去感知事物,獲得感性的經驗。堅持英語授課,增加學生聽說的機會,使其身臨其境,感受交際成功后的喜悅。例如在講關于水果的內容時,可以準備實物,如蘋果、香樵、桔子等物品,讓學生上臺對照實物學習,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身臨其境,把抽象、枯燥的書本內容帶到了現實生活中,學生記的特別牢,印象特別深,真正起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又例如:上課前2分鐘的熱身時間,可以用美妙的英語歌曲作前奏,也可以安排學生上臺講英語故事來迎接新課的開始,讓學生陶醉在音樂聲中,體味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活躍了課堂氣氛,猶如置身于一個英語樂園,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濃了。在課堂中做好動靜轉換,采取看、聽、講、想、做輪換使用,學生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靈活調動各種感官,順應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讓學生保持深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會特別好。
三、課堂教學要發揮表揚的效力
學生學習的最大樂趣,莫過于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欣賞,當學生每取得一點兒成績、每取得一點兒進步時,教師都要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說聲Good!表情驚喜,一句Listen, he is showing us how wonderful he is.都能使他們在努力的同時產生一種成就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進而鼓起自信和進取的風帆。人在受到激勵和贊許的時候,往往精神振奮、信心倍增,學生的學習亦然。
四、開展各種課外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英語的氛圍
學生因年齡特征的因素,學習興趣也不是穩定的。一旦失去興趣,厭煩情緒就會隨之而來。因此開辟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就成了第一課堂的必要補充。課余時間應該盡量讓學生感受到學英語的氛圍,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來實現這一目的。如通過開展英語角的活動,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英語的環境,活躍英語的氣氛,促進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學生們的思想交流和學習經驗的交流;我們也可以通過讓學生辦英語墻報,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存,提高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益。我們還可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組織學生課閱讀,收集資料,包括趣味故事,名人名言等,讓學生互相閱讀,共同提高。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關鍵,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是英語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