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霞
機械工業蘇州高級技工學校
【摘要】此文就我國現階段英語教學的開展情況進行研究與探討,進一步闡述了在今后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怎樣巧妙的轉換授課方式與學習路徑,讓英語課程特別是語法的學習不再遵循過去枯燥而單調的模式,并且以趣味性的語法教程作為替換,最終使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積極性得以提升。
【關鍵詞】英語語法趣味性教學 實踐 思考研究
引言
在我國過去英語語法教育中,教育模式單一,授課方式枯燥乏味,導致在語法理解難度高的基礎上,使很大一部分學生產生抗拒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在語法知識點上的理解,拉低了學習的速率。現在我國各類院校的英語專業中,英語教學的方式正在逐漸實現從過去的應試教育向實用能力而改變,教師開始嘗試通過各種方式增加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如此將語法教學課程的知識點與趣味性相互融合,讓學生對語法的學習,特別是看似枯燥乏味的課堂知識點,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英語語法教學發展現狀
1.適用教材緊缺。我國現階段教育中,英語教材和學習資料雖然品類眾多,可是,適用于技術院校學生學習的教材材料確是少之又少。該類院校學生所接受的英語基礎知識畢竟有限,而對于當前教材,很多語法類知識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學生很難進行自主研究月學習。
2.片面重視語法,缺少實際應用。職業技術類院校當前英語教育把過多的精力放基礎語法的教育上,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堂上對語法知識點掌握的很好,可是由于課下沒有相應的環境進行練習。就說我國八十年代開始,英語等級考試增加難度,特別看重考生實際能力的把握,就是為了完成教育重點由“知識點”向“技能運用”轉變。借此在試卷上變動了語法題的比例。可是現今依然有一部分高校沿襲過去的語法教育方式,只針對語法知識點單獨講解,而不注重練習相關語法在具體情景中的運用。使學生不懂該如何靈活的使用語法知識。
3.學生英語基礎差。職業技術類院校的學生入學英語基礎過于薄弱,對于課堂英語知識的學習尤為困難。相應的任教方式總是會出現種種問題。既不可能開展類似非英語專業高職類的教學方式,又不可以遵從普通英語專業的任教模式,語法的掌握則成為困擾大家的最大難題。
4.語法教學方法枯燥。顯而易見,和其他普通院校一樣,當前職業技術類院校最為明顯和普遍的問題就是教學方式的乏味枯燥和教學模式的單一。一般情況下,英語教學中涉及到語法的部分,都是由老師經過總結敘述一番后,學生記錄。然而這種機械性的記錄知識點,對于基礎比較差的技術類院校學生來講,也只能是似懂非懂。
二、提高語法教學的路徑
1.完善英語教材。當前中國英語教科書里,還沒有一整套單獨針對職業技術類院校英語專業的對應語法教材。基本沿用過去的《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章振邦 主編)。可是這本教科書并不完全適用于技術類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對于他們來講,這本教科書還存在太大的難度。現在很多國家把語法與寫作和閱讀融為一體,制定成教材。這類教材具有創新觀念,對我國高職英語教育有著極大的借鑒意義。所以,教師應當首先適當地整合所持教材并進行具體研究,然后再繼續從事教育工作。那么就此類英語專業學生的自身條件來看,結合外來英語語法教材的特點,整合、改編一份更加適合我們自己語法學習的教材,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2.開設語法交際選修課。結合當前學生語法基底薄弱以及缺少語境的問題,確保學生學習語法的時間,希望職業技術類院校設立專門的語法交際能力相關的選修課,在合格的語法基礎上,融入各種對應情境,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完整的英語交流,并在情景交際中逐個研究所對應的語法知識。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強化學生在語法方面的交際能力。
3.加強英語基礎教育。高職類學生語法基礎差,在課堂上理解知識點困難 又達不到自學條件。所以我們需要發掘一種“實用性”與“基礎性”結合為一體的教育模式,繼而在學習和穩固英語語法基礎的同時,又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在英語中的聽力、口語、閱讀以及寫作的技巧。
4.豐富語法課程的趣味性。在我國過去英語語法教育中,教育模式單一,授課方式枯燥乏味,導致在語法理解難度高的基礎上,使很大一部分學生產生抗拒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在語法知識點上的理解,拉低了學習的速率。現在我國各類院校的英語專業中,英語教學的方式正在逐漸實現從過去的應試教育向實用能力而改變,教師開始嘗試通過各種方式增加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如此將語法教學課程的知識點與趣味性相互融合,讓學生對語法的學習,特別是看似枯燥乏味的課堂知識點,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一部分教師嘗試篩選一些合適的期刊、小說或者新聞,并帶進英語課堂與學生分享。這樣既避免了單獨講解知識點的枯燥乏味,又可以讓學生在分享閱讀的過程里,領略語法的意義。那么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新聞和媒體信息來提升學生語法運用和掌握的能力。
三、結語
由此看來,現階段英語語法的教育并不是純粹的理論意義,而是教授如何正確、靈活的去運用。引導學生提升語法知識學習的興趣,加強教學課程的趣味性,能夠很好的防止學生逆反和厭學心理的產生,更加促進了自主學習的勢頭。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的實用性,目的是能夠讓學生將語法知識掌握之后,自如的運用到將來的英語交流中。增強英語語法教學中的趣味性元素,是廣大教師們達到課堂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歡。所以說,當代中國的英語教學中,增加趣味性元素與實用性的融合,必將成為英語語法教育方式的主流。
參考文獻:
[1]王維平.高職英語專業語法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大學時代,2006,(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