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仕麗++李舟鑫
摘 要:近年來,專業氣象服務內容日益豐富、精細,針對性更強,貴州省黔西南州各級氣象部門針對專業用戶的精細化和特殊需求,依托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和當代氣象科技的發展,不斷提高專業服務水平,增強專業化、精細化服務能力。由于受技術和人員等多重原因制約,專業氣象服務工作也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該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黔西南州專業氣象服務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解決方法,供氣象同仁參考。
關鍵詞:黔西南州 氣象服務工作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P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b)-0149-02
隨著社會行業的多樣化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日益復雜化,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群對氣象服務信息的需求差異越來越大,所要求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各不相同。越來越多的用戶不再滿足于氣象部門面向社會和廣大公眾所提供的各類公眾氣象服務信息,對氣象服務內容、時效、手段等方面提出了越來越新、越來越多的需求,以便更合理、更科學地安排生產、經營等各種活動。專業氣象服務就是充分考慮用戶的需求,在“專”字上面下功夫,通過氣象服務產品的專業化加工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構建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的專業氣象服務平臺,滿足各行各業的具體要求,達到提高工效、減少消耗和損失的目的。
1 黔西南州專業氣象服務基本情況
1.1 人員結構情況
在2016年以前,黔西南州各縣氣象局均沒有明確專業氣象服務人員,2016年,黔西南州氣象局下通知要求明確人員后,6個單位明確兼職人員,仍有1個單位未明確。各單位雖然明確了兼職人員,但是人員素質參差不齊:6個同志中,在性別上,5男1女;在編制上,4人為正式在編人員,2人為編外人員;在學歷上,中專1人,大專1人,本科4人;在年齡上,30歲及以下的3人,40歲以上的3人。
1.2 單位的重視程度
經過問卷調查,7個縣氣象局普遍認為受當地經濟發展條件制約,縣域經濟條件差,需求專業氣象服務的用戶幾乎沒有,同時自身的服務產品粗糙,服務方式老一套,不具備開展專業氣象服務的條件,所以7個縣局對專業氣象服務的態度是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偶爾有用戶上門來,以免費提供為主,幾乎不收費。在對兼職人員的安排上也是靠邊站,作為“邊角廢料”、無關緊要的工作隨意進行安排,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2 專業氣象服務開展情況
2.1 州局開展情況
除了老用戶,氣象局還積極拓展服務面,收集各類信息,深入廠礦、新建項目區上門服務,服務對象以農、林、水、電力部門為重點,2016年為例,黔西南州氣象局專業氣象服務共31家,其中為項目服務最多,為10家;電力部門次之,有7家;各類科研所4家;水利和涉農部門7家;還有為保險公司、機場和鐵路段服務各1家。由此看出,黔西南州內服務面比較寬,涉及到各行各業,用戶的需求也比較多。對于相對固定的用戶,年初主動聯系用戶,帶上擬好的服務協議到用戶單位,商談當年的服務內容及要求、服務方式,協商服務收費,在雙方都接受的方式下簽訂氣象服務協議,根據服務合同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一般服務協議一年一簽,也有的用戶覺得長期需要,一簽就是3年。同時,采用瀏覽網絡和實地勘察的方式了解州內項目建設情況,及時上門與建設方取得聯系,主動上門服務,爭取拓展新用戶。基本的專業氣象服務流程如圖1所示。
2.2 縣局開展情況
縣局對專業氣象服務不重視,忽略此項業務,沒有把專業氣象服務當成一項工作之一,采取可有可無、任其發展的態度,導致專業氣象服務停滯不前。全州7個縣局只有2個縣局與用戶簽訂有3份合作協議,有少量的經濟效益,其余5個縣局均未開展專業氣象服務。
2.3 市場的需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專業氣象服務已無法滿足各行各業對氣象工作的需求,對專業氣象服務的需求逐年在增加,從農業氣象、地質災害、水文氣象、航空氣象等向海洋氣象、森林草原火險、交通氣象、能源氣象、城市氣象、旅游氣象、環境氣象、公共衛生氣象等拓展,服務領域已擴展到上百個行業。氣象部門從傳統專業氣象服務向各行各業延伸,重點針對水文、交通、電力、城市等行業,著力加強專業氣象監測預警服務能力建設,氣象部門主動跟進社會需求,加強專業氣象服務頂層設計和引導,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鏈,提升服務針對性,探索建立了專業氣象服務發展長效機制。市場有了,需要氣象部門提升服務水平,運用氣象資源來更好地做好為用戶量身打造的專業氣象服務。
3 工作經驗
3.1 加強州縣聯動,用州局的技術力量來幫助和指導縣局
2016年初,黔西南州氣象局提出“州縣聯動,強化全州專業氣象服務工作”的理念,促進州縣兩級在氣象服務上的合作,有效利用州級產品的服務優勢,建立州縣聯動機制,推動縣級氣象部門專業氣象服務有序發展。
州縣聯動方式:(1)專人專管,上下聯動,專業指導。每縣確定氣象服務專職人員1~2名,州氣象服務中心提供服務產品、服務方式、協議模式,產品按客戶需求發到縣局也可直接傳到客戶;(2)縣局在服務內容、模板上是空白,州氣象服務中心對縣局專業氣象服務人員進行培訓,采用服務的統一模式,顯示專業水平;(3)縣局重點是服務和聯系用戶,以“專業”二字做文章,針對用戶開展工作,州局主要提供產品和現場指導;(4)在州局的指導下,打開縣局的專業氣象服務局面,抓住區域內項目,申報所需氣象資料,從而推進專業服務收入。
3.2 加強對縣局的指導
一是定期到每個縣局進行業務現場指導;二是縣局承接到業務,州局立即派員下去指導如何做好服務;三是不定期開展業務員培訓,拓寬專業服務面。
3.3 提高產品質量,拓寬服務面
縣局的服務產品粗糙,要針對用戶的需求做出用戶具體需要的服務,在“專”字上面下功夫,采集用戶信息,了解用戶的工作流程很有必要,甚至要實地到用戶工作區勘察,切實了解用戶需求,這樣才能清楚怎樣的產品是用戶滿意的。同時,積極走出去,參與到各類社會活動中去,在期間發現合作的對象和機會。
4 存在的問題
(1)目前由于受體制編制限制,黔西南州、縣級普遍存在,無專業服務人員現象,均為兼職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經理被其他工作占用,而用于從事專業氣象服務的時間和精力十分有限。
(2)縣局負責人大多由于受以前防雷體制的影響,科技產業服務的絕大多數經理都放在了防雷工程和防雷檢測工作中,對專業氣象服務工作基本上采取置之一邊,任其發展的狀態,放任自流。
(3)基層縣氣象局大多數從事專業氣象服務人員大多都年齡偏大。
(4)目前網絡無處不在,很多常規氣象信息網絡上查詢即知,會失去一些用戶。如果與服務對象洽談,根據縣級目前的預報預測精細化和資料完整度難以滿足對方需求。
參考文獻
[1] 許小峰.現代氣象服務[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