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東++++周立++++楊珂++++高美興
摘 要: 目前,國內高校中志愿服務類社團日漸增多,它們在飛速發展的同時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試為志愿服務類社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 高校 志愿服務類社團 石河子大學
2013年是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實施的第20個年頭。截至2013年11月底,在全國各省(區、市)、市(地、州、盟)、2763個以上的縣(市、區、旗)及主要行業系統和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協會,并建立了13萬個志愿服務站(基地),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志愿服務組織體系;現經過規范注冊的青年志愿者達4043萬名[1]。在國內高校中,志愿服務類社團逐漸增多,在眾多志愿服務類社團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和困惑,社團的可持續性發展越來越為大家關注。
1.發展現狀
1.1志愿隊伍不斷壯大。
以石河子大學為例,現有志愿服務類社團22個,占石河子大學社團總數的12.5%,擁有注冊會員1000余名。每年志愿服務類社團都會得到眾多新生的青睞,大家爭相加入志愿服務類社團,實現自我價值,奉獻志愿服務精神。
1.2志愿服務內容多樣化。
志愿社團活動已經由傳統的走訪敬老院和福利院、撿拾垃圾等活動內容逐漸延伸到家電維修、環保公益、動物保護、法律援助、醫療救助等多方面,逐漸由單一的工作內容拓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
1.3志愿服務專業化。
各志愿服務團隊結合自己專業的特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如藍澤志愿服務團隊開展的節水宣傳活動,電維修社團開展的免費家電維修活動,小動物保護協會開展的動物保護宣傳活動,法律援助中心開展的免費法律咨詢活動,“紅十字”青年志愿者協會開展的防艾宣傳活動等。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充分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專業特長開展志愿服務類活動,使志愿服務活動更專業。
1.4社會實踐穩步推進。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青年學生運用知識、施展才華、磨煉意志、實踐成才的大課堂,成為青年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符合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深受基層干部群眾和青年學生的歡迎,同時各志愿服務類社團借助社會實踐平臺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12年石河子大學共組建57個校級及以上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其中兵團級重點服務團21個(含6個預防艾滋病宣傳專項和1個關愛留守農村兒童志愿服務),2013年志愿服務團隊數更是達到了歷史新高,我校組建70個校級及以上社會實踐服務團隊。
1.5志愿服務貼近生活。
我校志愿服務類社團活動結合社會主流,開展切合實際的志愿活動,吸引更多學生的參與。如政法學院、食品學院與后勤管理處聯合開展“光盤者聯盟”行動,號召學生“厲行節約,文明用餐”;瑞歐公益協會、知食協會與石河子大學社團聯合會聯合開展的“我為雅安捐個馕”活動,吸引眾多同學參與;我校科普宣傳實踐隊深入居民小區,開展家庭用電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預防、免費義診、電腦維修等內容的志愿服務活動,深受廣大居民的歡迎。
1.6聯合發展是新趨勢。
聯合是社團發展的新趨勢,社團聯合,揚長避短,既可以擴大影響力,又可以服務不同的人群,提供全面的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如石河子大學以連續十年在石河子市百花村雷鋒街開展集中志愿服務活動,為來往市民進行義務血壓測量、醫療咨詢、事故現場急救方法講解、法律援助知識宣傳、義務家電維修、義務家教咨詢、手工藝品制作、環保理念宣傳、動植物知識科普宣傳等。
2.存在的問題
2.1內部組織建設不完善
2.1.1組織機構不健全。
在部分志愿服務社團內部,組織機構設置不健全,部門權職交叉,工作重復,甚至個別社團沒有單獨分管財務的機構,造成社團活動經費不公開透明等問題。
2.2.2規章制度不完善。
社團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缺乏對社團成員的約束,加之社團成員成分混雜,直接導致某些成員來去隨意、缺乏紀律性等現象的發生,嚴重挫傷新成員的激情。
2.2.3忽視社團文化。
社團往往忽視社團文化的建設,有些社團缺乏最基本的物質文化建設,更有甚者不注意社團材料的保存,隨著時間推移,社團材料出現斷層,導致每換一任領導人,都要重新修訂一套新的社團宗旨。長此以往,社團的文化得不到鞏固,做不到“文化留人”,甚至導致新生社團僅僅存在兩三年便銷聲匿跡。
2.2成員流失現象嚴重。
由于部分學生干部對于新加入成員“只重管,不重養”,管理方式過于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專業指導培訓的缺乏,活動重視形象工程,導致一些成員因感到“跟想象的差別太大”、“沒有收獲”、“無歸屬感”而退出組織。
2.3成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社會上某些負文化沖擊著學生的思想,部分學生違背志愿服務精神,參加志愿服務社團的初衷就是贏取榮譽。由于部分成員的責任心不強,自覺意識不夠,因此降低服務質量。
2.4缺乏專業的指導培訓。
盡管志愿服務類社團意識到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性,但是由于專業知識有限,加之志愿服務面擴大,一些社團僅能解決部分表面問題,不能深入開展專業的志愿服務。同時志愿服務社團缺乏專業的指導老師進行系統地培訓,導致某些專業服務存在不規范的現象。
2.5活動經費有限。
由于社團經費來源比較單一,學院團委的扶持、部分的商業贊助及社團內部收繳的社費社團,可謂杯水車薪,這些遠不能滿足社團正常工作的開展需要。
2.6活動過于形式化。
每逢志愿服務日,志愿大軍浩浩湯湯奔赴福利院,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此期間不乏學生會等其他學生團體的參與,導致敬老院每天接待好幾批志愿服務者,地面也要被擦幾遍,平時則很少開展服務,志愿服務活動形式化,缺乏長期主動的志愿服務活動。
3.解決方案
3.1加強社團自身建設。
3.1.1找準自身定位,完善組織機構。
學生社團一般組織機構為三級制“負責人-部門負責人-成員”。志愿服務類社團應找準自身定位,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合理設置部門機構,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避免權責交叉。
3.1.2制定社團規章制度。
學生社團要結合社團的實際情況,建章立制,完善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制定透明的財務制度、公平的換屆制度、扎實的培訓制度、科學的考核評優制度,并在納新、例會、值班、請假等方面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約束廣大成員的行為。
3.1.3培育社團文化,創建品牌活動,打造社團特色。
社團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產品等。社團要設計自己的LOGO、旗幟、文化衫等物質文化;規范制度建設,發揮監督作用;打造“家”文化,讓成員找到歸屬感。學生社團要結合專業特色,創立自己的社團品牌活動,打造特色社團。
3.2創新活動方式,調動成員的積極性。
學生社團缺乏創新是制約社團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加之社團一屆又一屆的更迭,社團管理者往往依靠往屆經驗管理社團,嚴重制約社團的發展。社團創新不僅要創新思維,還要創新社團活動方式,采用廣大共青團員易于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為載體舉辦社團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成員的積極性,還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同時社團內部應召開社團座談會,加深社團成員對社團歷史的了解,提高凝聚力。
3.3拓寬經費籌集渠道。
學生社團要學會自力更生,走社團市場化發展道路,努力提高尋求商業贊助的能力。不再單純依靠學校“輸血”,而是充分挖掘社團會員的人際資源和自身的智力文化優勢,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尋求企業和單位商業贊助。目前商家很看重消費能力日益增長的高校市場,他們樂意跟社團合作,為社團活動提供贊助。社團可以利用商家渴望得到高校宣傳的欲望得到資金或者實物的贊助,以解決社團發展所需資金和宣傳用品等問題。通過校友會籌集經費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校友往往對母校具有特殊的情感,所以當學校的社團誠懇地向他們伸出求助的手時,他們大多會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社團果真有能力給他們帶來益處實現雙贏,那他們也就沒有回絕的理由。
3.4發揮社團主觀能動性,積極與外界社團聯系。
積極與同類社團交流管理經驗,聯合舉辦社團活動;擴大與兄弟學院社團的聯系,實現資源共享;走出校園,學習高校優秀社團的管理經驗;走進社會,主動與社會公益團體、政府組織合作交流。如我校學生社團聯合會志愿服務類社團部積極組織志愿服務類社團開展調研活動,促進同類社團之間的交流合作;定期舉辦學生社團發展研討會,推進石河子大學學生社團的合作交流,著力解決社團存在的問題;校學生社團聯合會積極與疆內外各高校學生社團交流合作,同時在官方微信開通SAU視野模塊,介紹高校優秀社團的發展情況。
3.5加大志愿服務基地建設。
建立志愿服務類社團志愿服務基地,在服務基地進行掛牌,杜絕志愿服務活動的扎堆現象,同時更確保青年志愿者行動在基層單位扎下根,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的規范化、社會化、常態化發展。
3.6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社團形象。
創新輿論宣傳載體和手段。社團平面宣傳必不可少,但也應重視發揮互聯網、QQ、飛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作用,及時發布志愿活動信息,對志愿活動和優秀志愿者進行報道,宣揚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務理念,樹立社團形象。我校學生社團聯合會已打造專門的社團網站,實現網上注冊、納新等管理工作,同時各社團可以利用該網站發布新聞。
3.7團學組織的扶持與引導。
(1)學校加大服務引導力度,制定社團管理辦法,科學管理,完善獎罰制度,激勵與懲罰相結合,促進社團的良性發展。(2)規范社團指導教師,制定社團指導老師的管理辦法,明確指導老師的職責,同時維護學生社團選擇指導老師的權利。(3)加強學生骨干的培訓,讓社團骨干接受多方面的歷練,培養學生干部的全局觀,提升考慮問題的層次。(4)學校資金扶持。學校應專門抽出資金作為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專項經費,專款專用。建立靈活的經費管理機制,將管理機構的流動資金通過獎勵撥劃,優秀的學生社團可以得到經費上的傾斜支持。
參考文獻:
[1]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20年報告[EB/OL].http://news.12371.cn/2013/12/05/ARTI1386237919538585.shtml,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