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飛
摘 要: 中職學生個性鮮明,部分學生素質偏低、知識積累不足、底子薄、注意力不集中、紀律渙散等問題,使中職班主任尤感責任重大。如何將中職班級管理工作做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本文通過對中職生的特點進行分析,理清班主任工作思路,探索出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良策,使學生在寬松、友好、和諧的氛圍之中健康地成長,促使學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中職生 班主任 管理藝術
當好班主任難,當好中職班主任難上加難。筆者認為中職班主任開展各項班級管理工作必須考慮學生的現狀和特點。中職班主任要有責任心、耐心、細心、愛心,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深入班級與學生溝通交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采取相應的方法和策略,更要不斷增強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班級工作科學有效地進行,確保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實現職業教育的既定目標。班主任必須竭盡全力,當好這一角色,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一、加強情感交流,愛護和尊重學生,講究溝通藝術,贏取學生信任,提升自我。
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學會贊美和肯定。中職學生內心存在自卑感,學習成績普遍差,這是不爭的現實。班主任要認識到這點,重視他們的心理變化,平等地和他們對話,尤其是一些問題學生,要根據他們的特點,設置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和交流方式,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要用愛心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并進行贊美,在學生犯了錯誤后,班主任要冷靜思考,盡管學生做錯了, 找一下是否有閃光點。如果有,先肯定,再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引導他們及時改進,這樣學生便于接受,促使學生在各方面努力實現老師期待的目標。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真正做到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有的放矢,切實地做好溝通工作,徹底排除師生情感交流的障礙,架起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中職生的年齡段決定了他們的情感非常豐富,班主任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注意和學生的交流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班主任要真心對待學生,從而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進一步加強師生情感的交流。
班主任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順利地化解各種難題。一旦學生愿意敞開心扉,班主任就要有耐心,認真地聽他們講。尤其在學生遇到難題時,要多角度地引導他們,對學生的訴說表現出重視。必要時對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或建議,采取合適的方式當著學生的面記錄下來,這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鄭重對待他的問題,有利于學生毫無保留地與班主任進行溝通交流,更容易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
有效的溝通包括談心的藝術。談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對學生的各方面進行充分的了解,班主任才能和學生進行充分的對話。談心不等于談話,要平易近人,有互動,師生直接、真誠而坦率地交談,溝通效果立竿見影。要多表揚,慎批評。對待后進生,要更注重挖掘他們的閃光點,使后進生看到自身潛能,樹立信心,不斷追趕先進。班主任還要掌握一定的談話技巧,講究藝術,如換位思考,營造平等的氛圍;講究地點、場合,創設良好的環境;因人而異,選擇不同的方式;巧用幽默語言,增強溝通效果。要更好地和學生溝通,教師必須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給學生樹立榜樣,不斷地為學生指引正確的前進方向,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他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學習上,從而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成長環境。
二、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置德育于班主任工作的首位。
要管理好班級,班主任要正確發揮育的功能。要融入學生中,用真誠感染學生,從而改變學生的行為。一要交流育人,以情感暖人,做到和學生友好、平等及敞開心扉的良性互動交流。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盡可能地提供幫助,拉近師生距離。二要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當學生出現行為偏差時,班主任要冷靜,用心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走出困境。三要創新育人,以活動育人。通過活動,學生的個人中心意識會逐漸削減,合作意識、責任意識會不斷增強,隨著活動的不斷,這些意識會不斷強化,最終內化為學生的固有品質。四要以學會學習為德育切入點,讓學生在課堂40分鐘抬頭學習。五要制定循序漸進的德育目標,使之更具引導性和可操作性。六要充分發揮社會、學校、班級、家庭三點一面的網絡德育功能。
三、在細節上強化學生積極的心理體驗,提升班集體團結互助精神。
中職生處于青春期,極易出現心理情緒不穩定,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容易因為自身原因而影響人際交往。班主任要運用積極的心理學為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幫助其度過心理低谷,引導學生形成自我情緒管控。班級的人際關系對學生的學習和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平等的師生關系、友好的生生關系有利于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
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處理好與其他同事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應加強與任課老師之間的溝通,聽取意見,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這有利于任課教師的教學,更有利于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其次,班主任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沖突情況。中職生性格比較叛逆,喜歡挑戰權威,容易引發沖突。班主任要及時有效地化解沖突,并將其轉化成促進學生成長的因素。
最后,班集體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班集體中學生的關系是否和睦,關系著整個班集體的班風和學風。引導中職學生處理好自己與同學的關系,可以有效地提升班級凝聚力,這是班級管理的關鍵。在平時教學中應時時強調團結互助的重要性,在積極心理學的干預下,充分穩定班級人際關系,從而促進班集體健康穩固地發展。要構建和諧友愛的生生關系,班主任不僅要善于正面引導,發現好人好事積極肯定、正面表揚,還要善于觀察,發現不利于班級團結和友好的事情要暗地調查,及時化解。
四、制定一套學生認可的班級管理制度并公平公正地執行。
每個班級都有內部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班主任要發揮同學的主人翁意識,與學生共同制定公平合理的班級制度,共同創建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剛開學時,學生往往自由散漫,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班級管理混亂不堪,老師勞力傷神,學生桀驁不馴。要在第一時間把班級工作理順,必須建立班級公約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他們盡快適應中職生活。制定班級公約要遵循幾個原則:警告性原則、即時性原則、必然性原則、公平性原則。要嚴格執行管理制度,該獎的獎,該罰的罰。要懲處違規行為,雷厲風行,不能優柔寡斷,更不能拖拖拉拉。通過及時的批評教育讓學生在錯誤中吸取教訓,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在班級制度的執行方面,要一視同仁,任何懲罰都只針對違規行為,不要考慮違規者的個人情況。中職生在初中階段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內心最反感老師不公平,渴望公平的需求非常迫切。如果讓學生感受到同等的關愛和尊重,他們就不會自暴自棄,也不會故意搗亂,從而時時替班級、同學、老師考慮,最后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運用激勵方式開展班級管理。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中職生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較強的叛逆心理,教師在管理中不僅要采取激勵行為,還要將激勵行為有效應用到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進行激勵,如可以運用目標激勵,這是一個長期而循序漸進的過程。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為每一個學生制定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目標體系,讓他們朝著目標積極努力,提升班級管理的準確性,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運用榜樣激勵法開展班級管理,完善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完善自我。正面形象的榜樣能夠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并轉化為內心巨大的力量,幫助學生戰勝困難。獎勵激勵也是不錯的方式,中職班主任除了語言激勵外,物質獎勵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獎勵方式之一。
六、寬容與懲罰并舉。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要寬容與懲罰并舉。班主任應懷有一顆寬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學生,善待學生的每一次錯誤。但面對中職生僅僅靠寬容是不夠的,寬容過后,要有及時的引導。另外,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種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但懲罰是一種危險的、高難度的教育技巧,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懲罰的方式和分寸,盡量消除或減少懲罰可能帶來的消極作用。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顧及學生的自尊,懲罰要與說理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罰。適度的處罰能彌補寬容的不足,有效地幫助班主任樹立起在學生面前的威信,有利于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
班級管理是一項十分艱苦細致的工作,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既需要班主任的敬業付出,更需要班主任的智慧探究。班級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地引導、鞭策,用積極的視角發現學生的優點,打造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的班級管理隊伍,建設學風正、人心齊的班集體,將中職教育推向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張永亮.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生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青春歲月,2014(22).
[2]藍海根.淺議中職班級管理[J].科技新導報,2012(10):202.
[3]任志紅.班級工作需要真摯的情感[J].改革開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