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其仁
摘 要: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其工作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班級的班風、學風和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也對學生的言談舉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能在他們的心目中留下終生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他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班級管理者和能否真正成為班級全體同學的良師益友。班主任如何才能帶出一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呢?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班級管理 能力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105-01
一、班級采取愉快管理
愉快管理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與學生真心交談,傾聽心聲,增進了解,營造寬松溫馨的學習氛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使學生樂學、上進。
1.培養小干部創造性地工作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培養小干部身上,我為了讓班里的干部們都能有創造性的工作意識,立下一條新規矩,每天早晨收作業、清點作業只給出十五分鐘,這下可難壞了幾個小干部,任他們怎么手忙腳亂,也清點不出。同學們幫忙,也是越幫越忙。于是,我把幾個科代表召集到一起,又請來幾位同學共同策劃,討論來討論去,大家冥思苦想,最終方案出來了,如今,我們班的科代表再也不為收作業發愁了。十幾分鐘作業本就會整齊地“站”在老師桌上。工作既有效率,又有樂趣。許多小干部提出合理的建議,并能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首先見成效的是清理工作:原來我們班同學值日工作磨磨蹭蹭,因為大家認為反正是“吃大鍋飯”。這種勞動態度令各衛生組長極為惱火,經過研究,他們大膽地提出了新的值日方案:實行承包制!聯想到中國農村改革的新型制度被學生利用到了值日上,同時,我又感到欣慰,學生們畢竟已拋開了條條框框的枷鎖,開始了一個全新的思考。
2.跪立小組評比制度
在系統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中,“小組評比”制度是面向全體學生,針對“重點”學生易出現的問題而制定的評比項目。班委會組織各小組組長共同商討制定,并在班會上討論通過,評比需要一批認真負責的班級積極分子,每個人負責一個小項目。如我設置的八個評比大項中,就選用了十五名學生負責,這些學生工作起來,認真勁兒絕不比班主任差口,小組評比參與面廣,競爭性強,很好地帶動了班級工作,每周的班會上都評選優秀組和優秀組長,并給予小小的鼓勵。各小組為了抓好本組工作,有時還會向其“部下”下達硬性指標,比如做好事兒件,完成家庭作業怎樣。幾個人齊心協力,優秀組的稱號說不定就到手了。特別是在學習成績上,為了不使本組落后,組長們更是使出渾身解數幫助那些后進生。
二、在班級管理工作上要做“二心”
在新的形勢下,教師的角色在變化,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新型師生關系,是一種合作關系。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也就是對學生有一種愛心,多一份耐心,給學生一點信心,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小孩,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長,要對自已的子女充滿愛。幾年來我扮演了雙重角色,既是班主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長的角色。當學生有困難時,我總是盡心盡力地關心他們,讓學生在校讀書有一種在家里的感覺,時時對學生有一種牽掛。
1.對學生有愛心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是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出生于干部權貴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對于小學生來說,正是他們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紀,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因此,對于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用一種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關注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童心。
2.對學生有細心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這最小的土任管的事卻最多、最細。大至教育教學工作,小至掃地、粉筆頭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樣樣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班主任還應有一顆纖細如發的心―細心。為此,我在平時工作中認真做到六勤,即:勤觀察、勤交流、勤家訪、勤鼓勵、勤表揚、勤督促。我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身體、表現,多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好興趣。多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分析其思想動態,關心學生點滴的進步,及時鼓勵、表揚,多總結積累經驗,這樣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因材施教。
三、開展班級“二記”活動,引導自己教育自己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要培養一個好的班集體,搞好班級內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素質單靠班主任的管理和說教,沒有眾多學生求進步和內動力的呼應,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于是在工作中,我逐漸探索一種加強班級建設,引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形式,這就是開展班級“二記”活動。
1.班級日記
班級日記是學生參加管理班級的一種好的形式,開學初在班級制定并實施一項由每個學生輪流記好班級日記的制度。開始階段,我先做好思想動員工作后,要求記日記的學生,在班級日記中記下當夭班級學生的好人好事、突出事跡,以及班級出現的各種消極現象和思想問題,同時要在日記中記下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認識,寫出自己的評論,而且是要結合實際寫條名人警句和格言,從而使認識提高和升華。在第二天晨會,班干部把前一天的日記內容向大家宣讀。為使這一制度發揮更大的作用,又引導學生由班級干部做示范總結,逐步過渡到由寫日記的學生輪流總結,使他們都在全班學生面前宣讀日記,提出自已的意見和看法,并引導學生廣泛討論。
2.個人日記
個人日記是了解學生校外生活的窗口,是師生交流思想感情的渠道。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就要求學生用拼音寫日記,每周至少兩篇,定期檢查。我通過批閱學生日記,便可知學情,便于更好地開展工作,同時,還在班級宣讀那些跟班級生活有關的內容,或贊揚或批評。在學校文化欄目里,我班同學的觀察日記在小語思維訓練年簽上被評為一等優秀觀察日記。
總之,只要每個班主任都能夠以愛心、細心、耐心去面對工作、面對學生就沒有過不去的關,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在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中,不斷創新班級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能力發展,取得更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