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 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政治生態的好壞,構建積極健康、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必須始終堅持黨內生活制度,加強黨性鍛煉,創新工作方法,以嚴格規范的黨內政治生活,推進良好政治生態的養成與構建。
關鍵詞:黨內政治生活 政治生態 養成 構建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287-01
嚴格黨內政治生活一直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做好這篇大文章,對于保持全黨集中統一,凝聚全黨正能量,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意義重大而深遠。就目前而言,我黨在嚴格黨內政治生活、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上的總體狀況是好的,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之所以要用一次全會來討論這個議題,就是認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對解決好中國共產黨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十分緊要”。因此,以嚴格黨內政治生活為主題,以推進良好政治生態構建為目標的路徑探索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黨內生活方面,一個是堅持、一個是加強、一個是創新。”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政治生態的好壞,構建積極健康、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必須始終堅持黨內生活制度,加強黨性鍛煉,創新工作方法,以嚴格規范的黨內政治生活,推進良好政治生態的養成與構建。
一、教育先導,固本培元,筑牢政治生態構建的政治自覺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強調“必須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建設,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
1.強化思想道德教育,以自信姿態堅定理想信念
總書記強調“要固本培元,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做到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加強學習”。一方面必須把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一項根本任務抓緊抓好,另一方面要強化黨性修養教育,現階段主要是繼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其制度化、常態化。
2.強化憂患意識教育,以政治清醒提升基本路線堅守的自覺性
總書記說:“憂患意識體現的是政治清醒。”加強憂患意識教育,保持政治清醒,蘊含著黨對保持自身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深刻憂思,對黨員干部而言,既是責任更是擔當。對此,一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增強憂患意識的思想列為重要的學習和考核內容;二是要鼓勵和支持關于黨居安思危的黨建研究。三是鼓勵支持黨員干部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實際,不斷增強憂國憂民憂黨的思想覺悟。
3.強化主業意識教育,提高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緊迫性
“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一方面,新《準則》解決的問題主要針對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另一方面各級領導干部的主業意識也直接影響黨內政治生活的質量和效果。因此要通過主業意識教育,強化各級黨委(黨組)書記的主業意識,使其明確“抓黨建”其首要工作。會不會抓、能不能抓好黨建,不僅是工作水平問題,更是政治責任問題。
二、制度建設,有效落實,筑牢政治生態構建的內在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使各種方式的黨內生活都有實質性內容,都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這一要求,操作是抓手,制度機制是保障根本。
1.把握民主集中制這一重要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一要著眼于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抓好“一把手”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的示范性作用。二要全面落實民主集中制失責追究制度。建立并有效執行決策錯誤責任追究制度,并以監督確保問責實效。三要加強完善保障民主集中制有效執行的各項制度建設,最大限度地規范“一把手”在權力運行中的自由裁量權。
2.堅持不懈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解決黨的矛盾的有力武器,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武器用得怎么樣。”為此,一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開展實事求是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二要開展出于公心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三要開展觸及靈魂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四要防止“過”與“不及”,開展適度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3.堅持和完善黨內民主各項制度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是黨內政治生活積極健康的重要基礎。一要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要建立情況通報制度,以確立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的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二要強化黨務公開制度,切實保障普通黨員的知情權;三要進一步完善普通黨員參與黨內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機制;四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黨員權利保障機制,保障黨員各項民主權利正常行使而不受侵犯。
4.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
這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一要堅持“三會一課”等具體制度落實;二要堅持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制度的實踐;三要在黨的各級主體之間開展經常性的談心談話,坦誠相見;四要強化監督考評,以考核+評比的模式推動黨內政治生活質量提升,形成執行制度長效機制。
三、創新路徑,打造平臺,筑牢政治生態養成的基礎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承創新,傳承和發揚黨內政治生活優良傳統,同時立足新的實際,不斷進行改進和創新”。不斷開拓黨內政治生活新路徑,可以讓黨內政治生活實效性更充分體現,筑牢政治生態養成的基礎功能。
1.打通以上率下、層層垂范的“經絡”
“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首先要強化領導帶頭的表率作用,以上率下,為全黨全社會做出示范。層層垂范的帶動作用可打通上下“經絡”,力促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使活動在逐層推進中不打折扣。
2.善用人文關懷、激勵保障“良方”,激發黨員自愿責任機制養成
切實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發展黨內民主,確保黨員“權利有保障”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保障。但基本保障遠遠不夠,在“必答題”外更要“主動出擊”,善用“溫補良方”,即人文關懷和激勵保障機制,激發黨員自愿責任機制養成。
3.開發喜聞樂見、切實管用的新平臺
堅持實事求是與創新相結合,開發拓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新形式。一是利于提升黨員綜合素質的平臺,以點帶面,推廣經驗,不斷提升黨內政治生活質量。二是利于實際工作的平臺。通過常過黨內政治生活增長黨員本領、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取得黨內生活的實實在在成效。三是借助社會熱點的平臺。黨內政治生活不光要“好聽”,更要“管用”,要將黨內生活的開展與國家的建設發展結合起來,以解決問題的成效取信于民。
四、監督考核,落實保障,筑牢政治生態構建的空間格局
“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舉措。”其中監督考核及后續保障是重要的一環,只有監督保障、人員、經費的落實,才算完善的黨內政治生活,為政治生態建設打造完整空間格局。
1.建立完善的監督考核保障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二者相輔相成,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一方面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要注重加強黨內監督制度建設。另一方面更要建立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內外發力才能將監督落到實處。
2.打造一支專業隊伍保障
專業黨務隊伍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其建設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要科學謀劃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科學制定黨務干部隊伍建設整體規劃。二要健全完善黨務干部選拔任用方式,選好配強各級黨務干部,優化功能和效能。三要全面提高黨建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分層次制定黨務干部隊伍教育培訓方案。
3.確保經費投入保障
基層黨組織,特別是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嚴重受限于經費問題,為確保黨內政治生活在效開展:一要建立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建立以市縣級財政投入為主、市(縣)管黨費使用為輔、黨員基金關愛為補充的多元化黨建工作經費投入機制。包括市屬部門、鄉鎮機關及事業單位的黨建工作經費和建立非公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制度。二要建立村級干部待遇保障機制。建立基礎補貼+績效補貼+村集體經濟創收獎勵三部分構成的村(社區)干部結構補貼制度。三要建立黨員教育培訓保障機制。建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經費預算制度。四要建立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投入機制。建立村(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資金補助制度,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