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堅
摘 要 通過研究對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進行了分析,對大數據時代下管理體系的信息化建設進行了闡述,總結了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特點、現狀以及優化途徑,核心目的是改善原有的教育體系,為教育改革及創新提供穩定支持。
關鍵詞 大數據 高等教育 管理信息化 建設途徑
伴隨教育體系的創新發展,高等教育的教育體系發生了一定的轉變。近年來,高等院校的教育體系呈現出教育改革、創新以及開放性的教育模式,為高等教育體系的信息化管理進行了革新,核心目的是實現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時,在信息技術優化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將教育體系作為重點,通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學評價機制的分析,實現高等教育體系的優化,改變教育體系的基本結構,為大數據語境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穩定支持。所謂大數據主要是在傳統軟件運用的基礎上,實現軟件工具運用技術的提升。同時,在大數據技術運用的過程中,需要將信息化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之中,提升信息化的教育管理途徑,從而使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滿足大數據的基本需求,優化信息化的教育平臺設計,實現教育體系的優化創新。
1 大數據技術分析
1.1 大數據的概念分析
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逐漸滲透到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之中,而且使用范圍逐漸擴大,將其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全面提升教育的整體機制,促進教育的優化創新。我國對大數據技術進行了分析總結《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大數據呈現出容量大、類型多以及存取速度快的現象,通常情況下,可以將數據基礎類型分為以下幾種:第一,通過信息資源的采集進行教育管理信息化體系的構建。第二,實現大數據體系的個性化分析;第三,保證教育體系辨識項目的穩定分析。在問題研究的過程中,通過對數據信息以及數據資源的分析,保證信息資源的深化,為價值信息以及數據關系的穩定處理提供有效依據,保證項目決策行為及決策方法的穩定性。
1.2 大數據的特點分析
第一,數據容量的巨大化,在大數據背景下,云計算、物聯網以及互聯網+技術呈現出優化性的發展狀態,實現了大數據容量系統的巨大化發展。第二,數據種類的多樣化。隨著傳感器、智能設備以及社交協作加護的分析,可以為數據種類提供較為豐富的結構支持,通過與傳統關系型數據、文本、音頻以及視頻等結構體系的優化,可以實現非結構數據的合理調整。第三,數據處理的快速性。在網絡技術優化發展的背景下,需要通過軟件性能的優化分析, 進行數據資源的有效處理。同時,在數據處理及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將管理數據進行系統化的分析,保證教育管理數據挖掘的前端化,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需求。第四,數據價值的真實性分析。在數據系統分析中,數據量的確定需要有真實性的數據系統作為支撐,通過對大數據資源的科學處理,及時發現管理數據的基本內涵,展現大數據環境下工作項目設計的優化性。[1]
2 大數據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分析
2.1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進程相對滯后
對于高等教育管理平臺而言,其管理項目的設計需要與信息化平臺建設進行充分性的融合,但是,在現階段高校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背景下,其教育模式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具體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院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對于很多高校而言,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其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相對不足,教育管理等數據的更新速度相對較慢,數據資源相對零散,導致信息管理系統缺少有效整合,為高校信息管理平臺的設計造成了嚴重制約。第二,高校信息化軟件平臺設計相對滯后。通過對現階段高校教育管理平臺性化的構建分析,其軟環境對人才的儲備以及培養功能相對滯后。對于大數據平臺而言,其數據的獲取難度相對較大,而且,在數據整理、分析以及算法確定的過程中,其數據的統計方法較為科學,但是一些專業性人才隊伍的構建相對滯后,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管理隊伍的信息化建設。
2.2 大數據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數據獲得有待提高
對于高等教育管理體系而言,其數據的調研及獲取需要高效性的數據平臺,教育部門于2013年發布了《關于編制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提出了高校人才培養 的戰略化發展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第三方調研及評估機制,實現數據管理中人才培養的核心宗旨。在高校第三方評價機制確立的背景下,需要提出更為客觀、可信以及優化性的人才培養管理機制,保證數據調研及分析的合理性。但是,在現階段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確立的過程中,高校并沒有及時適應大數據的發展進程,其教育管理中的數據調研相對滯后,導致數據資源的整合缺乏系統性。[2]
2.3 大數據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數據挖掘相對不足
在數據挖掘分析的過程中,主要是在數據庫分析中,按照搜索算法的隱含意義分析,進行潛在價值信息的分析。通過大數據資源的運用,需要通過數據的收集進行數據資源的信息挖掘,并通過數據的分析進行教學結果的改善,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在調研數據獲取項目分析中,需要將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的整體特征等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保證數據資源的合理挖掘。同時,在事實角度中進行問題分析時,需要運用數據進行決斷的判定,有效提高數據挖掘的應用技術,改善實際的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成果,實現大數據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需求的充分性滿足。但是,在現階段教育體系資源優化的背景下,高校的專業管理人才隊伍相對匱乏,在數據獲取中所運用的算法及數據模型不能得到合理性的設計,導致高校管理中的數據挖掘出現了一定的不足因素,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提出帶來影響。[3]
3 大數據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對策分析
3.1 確立明確性的高等教育管理大數據觀
大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的時代產物,在高等教育系統優化的背景下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實現教育管理項目的科學化、系統化,在高等教育管理對策分析的過程中,需要明確以下幾種數據觀念,其具體的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對高校數據驅動文化的建設分析,需要幫助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進行大數據內容的分析,掌握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相關項目內容的作用及意義,使大數據成為時代運行背景下教學管理中的重要資源。第二,在高校教育管理對策優化的背景下,也需要高校管理者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的文化氛圍,促進高校教育體系的穩定改革,優化高校教學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實現數據資源與教學管理工作的穩定融合,保證高校教育管理信息資源建設的精細化、智能化以及可觀化,促進教育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第三,在大數據平臺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對大數據處理資源進行科學化的分析,避免大數據背景下學生信息的泄露,實現數據資源管理平臺的穩定構建。
3.2 實現高等教育管理數據信息平臺的完善建設
高校數據信息平臺建設是高等教育大數據資源結構優化的基礎性保障,但是,對于一些高校而言,在信息化管理平臺設計的過程中,其存在著資金、人才管理資源缺乏的現象,導致大數據信息平臺的建設理念相對滯后。因此,在現階段教育體系優化的背景下,需要將高等教育管理目標下大數據平臺的建設作為基礎,通過與教育體系的穩定融合,實現高等教育管理數據平臺的信息化設計。首先,通過對高校現有資源的整合分析,對高校特色化的發展結構進行調整,并在零散信息項目分析中,將數據資源有效地置入到系統平臺之中,充分保證數據系統平臺設計的開放性,為后期數據系統更新及維護提供穩定支持。其次,通過對學校現有財力資源的分析,引進成熟性的數據分析系統,提高院校對數據系統購買以及數據資源分析的契合性因素,實現數據資源優化及系統管理的科學性。[4]
3.3 培養專業性的數據化師資管理隊伍
在高校教育管理平臺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作為核心組成,需要逐漸提高自身的大數據應用與管理意識,從而為數據資源的優化及分析提供穩定支持。通常情況下,在高校師資隊伍構建的過程中,其隊伍形式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事教學、科研的專業性教師隊伍,另一方面是從事大數據研究的技術性人才。在現階段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在人才隊伍優化的過程中,需要對高校中教學、科研隊伍的教師進行大數據思維的融入,使這類教師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形成數據資源管理理念,強化自身的操作意識,為信息的轉換提供良好支持。同時,高校在大數據背景下,也需要引導專業性的教師積極參與到大數據教學改革及實踐的背景之中,通過對大數據教學平臺系統的運用,實現信息資源的收集與及時的反饋,實現自身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改進。而且,高校需要將大數據專業性人才的培養作為重點,通過與各個企業的合作交流,擴大數據研究型技術人才的發展渠道,為國家輸送專業性的人才隊伍,并在最終程度上促進高校大數據資源運用中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目的。[5]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機構為了完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體系,需要在原有學生管理的基礎上,融入大數據的項目設計平臺,推動教育管理綜合水平的穩定提升。而且,在大數據背景下,高等院校只有通過對時代需求的分析,進行數據資源與教學管理方式的穩定融合,提升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才可以實現大數據在教學管理中的有效分析以及科學處理,保證高等教育管理水平能力的綜合性提升,為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優化提供信息支持。
參考文獻
[1] 江婕,盧曉勇.高等教育信息化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4(7):252-256.
[2] 任燕,楊紅.高等學校醫學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設[J].山西醫藥雜志,2014(20):2450-2451.
[3] 任毅,費明明,趙曉歡,等.大數據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中的創新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6(14):37-40.
[4] 趙秋海.加強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J].現代商貿工業,2015(18):173-174.
[5] 王薇.大數據技術下中國教育信息化[J].山海經,2016(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