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娟芳
摘 要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大學英語已經成為了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同時,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對當前大學英語教育水平及方式提出的一個更加有力的挑戰。ESP是當前較新的教學理念,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將ESP教學理念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那么對于大學英語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本文主要闡述了大學英語課程存在的問題,闡述了ESP教學理念,并對ESP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水平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專門用途英語(ESP)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30
The Specificity of ESP and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XI Juanfang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llege English has becom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 more powerful challenge to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ESP is a new teaching concept, if we can effectively apply the ESP teaching philosoph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t is very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expounds the teaching idea of ESP,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SP 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as studied,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valuable advice.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SP; course reform
我國大學英語教育領域雖然對ESP教學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其研究應用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改革中也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績。但是,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現有的關于ESP的研究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育的發展需求。因此,對于ESP特定性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勢在必行。
1 大學英語課程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在高等教育中,非英語專業學生所學習的英語科目被稱為大學英語,亦被稱為通用英語,英文縮寫是EGP。主要研究的教學內容是詞匯、語法以及閱讀和聽力等。大學英語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雖然開設已久,無論是在教學思想方面,還是在教學方法、手段等,都有了一定的經驗和基礎。但是,隨著貿易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EGP作為大學英語的主要教授與研究內容已經呈現出一些問題。筆者在此將EGP應用于大學英語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與高中英語課程相比,傳統的大學英語在教學方法上并沒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教學內容上二者還有一些重復。而正是這個問題導致了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英語學習能力及水平較差的學生在學習大學英語時,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技能上都沒有新的認識和發現,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在學習持久力以及學習積極性方面會比較弱。其次,社會對于人才的英語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在于溝通方面,而EGP應用下大學英語強調更多的則是詞匯。另一方面,很多普通高校設有專門的英語專業,例如商務英語、翻譯英語等等,但是人才培養質量不盡如人意。很多專業英語出來的學生大多都存在“啞巴”英語的問題。
2 ESP的特定性
ESP是近年來教學領域中一種較新的教學方法,通過研究及實踐表明,ESP在英語中的應用是十分活躍的,符合當前教育領域的發展方向。這也是未來教育發展中英語教學所需要的。這一特點與其特定性是分不開的。這一特定性表現在,無論是對于專業群體而言還是對于學術群體而言,ESP的研究都是將語言的使用特點、語篇的運用特點以及交際等方面分開來研究的。ESP的這種特定性更為社會建構主義所支持。ESP的特定性可能比較難以理解,舉個例子可能會容易理解。如英語學習中,寫作不僅是單純意義上在某個領域的寫作應用,而是更加強調這一專業在某一個社團中的使用,同時影響著這個學科和語篇社團。
在大學學習階段,尤其是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語言的共核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但是這一重要的語言共核在語言的形式上、系統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一種語言在不同的情境下的語用價值是不一樣的。而ESP的特定性正是我們所需要的,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及參加工作后的需要。
3 ESP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應用的有利條件
3.1 調整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
ESP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很多,而就筆者看來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調整教學內容層面中的應用。以目前高等教育中的本科畢業生為例,我們的教學要求就是以英語的口語、寫作以及篇章理解為標準。換句話說,即對于畢業生的要求首先就是要能夠在工作中能夠進行溝通和交流,其次就是能夠使用英語來寫應用文。而大學英語中,相關的考試(包括四六級在內),其考試的最終結果即便是以優異成績通過,在實際工作中也很難達到以上兩個標準。因此,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就必須從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入手。而ESP的特定性決定了它能夠很好地對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加以調整,使得其教學內容更加符合社會對本科畢業生英語方面的實際需求。
3.2 滿足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需求
在我們高中階段英語教學大綱中就已經強調了為大學英語做鋪墊的目標。而與高中英語的教學大綱相比,大學英語教學無論是在知識點方面來講,還是在授課模塊方面,都沒有太多的遞增,但是唯獨對學生的一些技能做出了特別的強調。其具體目標是使得學生在語言基礎方面能夠有較大的提高,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以便于學生能夠有很強的自學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滿足未來工作中的需要。因此,在學生高中升大學的過程中,英語的基本語法等知識點學生已經能夠大體掌握,但是對于所要求的綜合能力,我們就必須要重視學生聽說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大學階段應用ESP進行教學,能夠很好地滿足英語聽說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提高的需求。
3.3 有助于提升專業英語教師的素質
英語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了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而當前高校的教師多數都是具有研究生學歷或者研究生學歷以上的人,并且很多都是畢業于專業師范院校。雖然ESP理論以及其相關的教學思想具有一定的難度,其理論及思想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更是不易。但是,以當前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順基礎知識體系,通過自學、研究、學習以及同其他相關人士學習都能夠很好地應用ESP教學思想,并且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3.4 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學的課時、課程合理設置
傳統的大學英語課程一般包括四個學期,學習的科目包括精讀和泛讀兩個方面。很少有高等院校開展專業英語,即便有時間也會很短。而將ESP教學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則能在課程設置方面有很大的突破。ESP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為三個類型:基礎英語、專業英語和職業英語教學領域。三個領域各有不同,循序漸進,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能夠為提供更優秀的畢業生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ESP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的課時安排、課程設置方面也是十分有利的。
4 將ESP引入大學英語課堂需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ESP理論思想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以上種種有利條件,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只有應用適當、應用合理,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因此,在實際應用ESP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些方面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首先,不同專業的學生所希望學到的知識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在英語學習中,求職英語、辦公英語等對于任何一個專業的學生而言都是適用的。而ESP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卻可以求同存異。在這里我們以ESP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商務英語為例。就定義而言,商務英語又可以被細分為普通用途商務英語和專門用途商務英語。因此,我們在大學英語中應用ESP的過程中,我們先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開設EGP,然后再針對某一專業需要的行業開設ESP。
其次,英語基礎不同的學生其學習英語的能力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ESP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要實行分級教學。在進入大學時,要進行大學英語分級考試。考試可以分為一、二、三級。在第一學期時一級別和二級別的學生可以一同學習EGP,但是兩個級別要有側重點,一級別的學生要側重于提高聽說能力,二級別的學生要側重于強化基礎。在第二學期,學習內容要有不同,一級別的學生學習ESP課程,二級別的學生繼續加強第一學期的英語基礎學習。第三學期開始時二級別的學生需要學習ESP,而到了第四學期三級別的學生才能開始學習ESP。總體來說,只有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級別設置難易相當的課程,才能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
再次,ESP相比EGP而言,ESP對于教師的素質、教學水平、教學方法以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從當前的大學英語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當前大學英語教師存在的最為普遍的問題就是缺乏專業學科的知識,這就使得教師在學生自身專業方面的教學會比較欠缺一些。所以,ESP教學應用中,對于教師的要求,就是要培養ESP教學需要的具有專業知識及國際貿易英語水平較高的教師。
5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ESP的特定性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無論是對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而言,還是對于促進我國國際貿易水平的提高而言,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大學英語教研發展中,我們要加強對ESP特定性的重視和研究,同時在研究的基礎上,從ESP特定性的多個角度,從大學英語當前存在的問題、發展的特點等實際特點出發,研究更加適合當代大學生思想、心理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從而使得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史偉明.基于ESP理論框架下的獨立學院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9).
[2] 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
[3] 陳冰冰.關于建立ESP教師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語教學,2005(3).
[3] 蔡基剛,廖雷朝.ELP還是ESP,再論我國大學英語的發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0(9).
[4] 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
[5] 呂靜,徐萍.基于ESP 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教學應用[J].價值工程,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