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璟
摘 要: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旅游行業成為先行產業,每年上億人次的出境旅游帶動了巨大的資金流、商貿流,進一步推動旅游行業以及商業、金融等一系列行業的對外投資。在這一過程中,新型旅游專業人才的缺乏將大大制約我國旅游行業走出去的步伐。因此,本文從職業學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角度探討如何接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 職業學校 旅游專業 人才培養。
一、背景分析
1.“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提出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最早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9月訪問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時提出。這一連接古今、融合中外的偉大構想,順應了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秉承了合作、共贏的時代要求。
一方面,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創造前提條件,在區域合作新格局中尋找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另一方面,“一帶一路”的建設,發端于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直至歐洲,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沿線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發展將大大推動世界經濟的成長,造福全球,實現“世界夢”與“中國夢”的無縫對接,共創美好未來。
2.“一帶一路”與旅游行業的關系
旅游合作是“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中共識最多、分歧最小和基礎最扎實的領域。中國國家旅游局預測,“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送1.5億人次中國旅游者,直接旅游消費超過2000億美元。同時,我國海外旅游投資同樣強勁增長,2015年完成投資額10 072億元,同比增長42%,首次突破萬億大關。2015年也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美麗中國——絲綢之路旅游年”。“一帶一路”戰略成為推動中國旅游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機遇,也是深化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旅游合作的重要途徑。
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旅游業跨越性發展,客觀上對旅游從業人員的數量、服務質量、文化素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職業學校旅游專業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加強涉外語言人才的培養,加大旅游酒店、海外領隊、旅游交通、旅游會展等方向的人才培養,適應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
1.重建課程體系,符合旅游專業國際化需求
為滿足“一帶一路”政策對旅游專業學生的新要求,必須在課程設置中加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旅游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時,根據旅游專業新的培養目標、工作崗位及工作任務,界定核心能力、核心課程。課程結構、專業核心課程必須與旅游專業崗位群的國際化需求相呼應。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課程體系,將專業理論、專業知識融于崗位實務中,設計專業實訓方案;打破傳統的按照學科知識體系進行教材編寫的模式,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下全新的專業要求,開發與實際應用密切聯系的綜合性和案例性課程和教材。按照旅游酒店企業各工作崗位,如國際領隊、酒店前臺、餐廳客房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的實際需求組織課程,形成圍繞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學項目。
2.創新教學模式,將旅游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融入職業課程
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引領下,創新教學模式,吸納企業培訓機構的成功經驗,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完全融入職業學校課程計劃中,尤其是國際通用的旅游酒店行業資格證書,例如調酒師、咖啡師、茶藝師、酒店管理師等。在日常教學中,即以行業標準和行業規范要求學生,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通過全新的課程教學,幫助學生順利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強其就業的競爭力。
3.加強與國際化旅游企業合作,實現“四個嵌入”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個嵌入”即將企業和教育培訓機構的職業培訓體系嵌入學校教育體系,將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嵌入課程體系,將行業標準嵌入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將企業文化嵌入校內教育環境。“四個嵌入”的核心是深入校企合作,學校選擇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國際化旅游企業,如各類國際酒店集團合作,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方向。另外,為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旅游專業的學生可采取“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贏”。在專業課程的開發過程中邀請旅游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擔任專業教學的校外指導教師,最大限度地依托企業和行業的力量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豐富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
目前,旅游專業教師的“雙師型”比例雖然不低,但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卻不夠豐富,專業知識也稍顯滯后,這將嚴重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實現,制約教學質量。要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加強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大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通過合作企業給專業教師提供短期學習進修的機會,讓專業教師有機會“走出去”,掌握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行業的新動向、新要求,從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師。另外,也可通過從企業聘請旅游業從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來擴充專業教師隊伍,提升師資力量。比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語言教育、風俗信仰教育等。
5.完善專業實訓配置,加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旅游業是服務性行業,大多數崗位都具有直觀性,舉手投足都是在顧客的注視中進行,它要求學生具備極其熟練扎實的專業技能。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改進旅游專業實訓條件,如建設具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情的餐廳、客房,讓學生多做、多練,提高專業實訓在教學中的比例。因此,進一步完善專業實訓配置,加強旅游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是必然要求。
6.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共同培養旅游專業人才
旅游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具有先聯先通的獨特優勢,職業學校旅游專業應當主動作為,先動先行,努力實現“互聯互通,旅游先通”。隨著中國旅游者和中國旅游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合作日益深化,這將有效拉動我國與有關國家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而沿線如菲律賓、柬埔寨、老撾等部分國家,旅游資源豐富但職業教育較薄弱,教育基礎設施落后,產教融合程度不高,對高質量旅游專業教育有著旺盛的需求。職業旅游專業可結合自身辦學特色與走出去的中國旅游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國內境外實習、就業的機會,拓展國際視野,培養適應境外工作需要的、綜合素質高的旅游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可通過共同設立旅游技能培訓中心,對接當地旅游教育需求,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新一代旅游專業人才。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動實施,為我國旅游企業“走出去”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職業學校必須把握機會,加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新需求。當然,這也對職業學校旅游專業提出了全新的課題和挑戰,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只能逐步探索,穩步推進。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職業學校只有緊扣“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時代脈搏,才能在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取得較大的收獲。
(作者單位:嘉興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