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秀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技校學生普遍都擁有手機。技校學生具有自制力較差、學習興趣不濃等特點,學生玩手機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本文從技校學生玩手機的主要表現、玩手機的原因以及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的策略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技校學生 玩手機 學生管理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手機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一種通信工具。網絡新聞、網絡游戲、購物軟件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技工院校的學生就是使用智能手機主要的群體之一。很多技校學生不僅在課下玩手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情況也是屢禁不止。有的學生整日沉迷于手機,在宿舍里玩,在教室里玩,上課時玩,吃飯時玩,甚至連走路時也要玩手機。手機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一、技校學生玩手機的主要表現
1.社會交往過頭
學生用手機上的各種聊天軟件,如微信、短信、QQ、飛信、釘釘等與家長、朋友、同學保持聯系。在獲得別人信息的同時,也讓自己的信息得到關注。通過這種途徑,學生的內心得到一定的滿足。與家長、朋友保持正常聯系,無可厚非,關鍵是部分軟件具有擴大“朋友圈”的功能。由于好奇心驅動,來自虛擬世界里的“朋友”,能引起學生很大的興趣,導致學生在這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減少了現實中的人際交往。
2.休閑娛樂過火
學生用手機看新聞、讀小說、聽音樂、玩游戲,能達到放松、娛樂的目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整日沉迷于游戲中,還有一些學生不分場合地玩手機,上課時不關手機,手機鈴聲不斷,甚至在課堂上接打電話,嚴重者以接到電話以拿快遞為由離開課堂,公然違反課堂紀律。
3.逃避學習壓力
技校學生主要是中考、高考落榜的學生和初中分流的學生,基礎比較差,不愛學習,對學習興趣不濃。來到技校后,如果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沒有長遠的規劃,沒有學習目的,沒有重新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而是隨波逐流,入校的新鮮感一過,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就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局面。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放縱自己,破罐子破摔,對學習的內容感到枯燥無味。學生為了混日子,便通過玩手機來打發時光,逃避學習。學生一遇到學習困難或者學習動機不高就會玩手機,逃避現實。學生玩手機消耗大量的精力,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減弱了學習興趣。
二、技校學生玩手機的原因分析
1.教學模式不合理
技工教育是就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同于普通初中和高中,技校學生在校主要學習專業理論課和專業技能課。再加上技校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如果授課老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用單一的、機械的模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不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很難調動起來的。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整個課堂氣氛就沉悶,沒有朝氣,時間一長,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逐漸減弱,出現學習倦怠的現象。于是,學生就會玩手機,沉迷于手機游戲。
2.學生自控能力差
在中學時,由于學習成績較差,很多學生沒有得到教師的關注,還經常受到教師和家長的指責,時間一長,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力和學習能力,產生了自卑心理。進入技校后,學習壓力明顯不如初中、高中時那么大,學習氛圍也不如以前濃厚。再加上學生沒有抱負,不能正確認識所學課程的重要性,很容易逃避或者放棄自己的學業。
3.外部環境影響
現在的技校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圍繞著他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這種環境下,很難形成有擔當、獨立的品格。一旦遇到困難,第一選擇就是推卸責任或者逃避現實,再加上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很容易造成學生任性、隨意、自私自利。如果教育學生缺乏恒心與耐心,就會縱容他們用手機打發時間,而不是持續地鼓勵孩子腳踏實地地努力奮斗。
三、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手機的策略
1.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
利用班會、墻報、學校電臺等各種宣傳途徑,使學生了解使用手機的利與弊,告訴學生,學習是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要用手機正常地交流與娛樂,上課期間應當自覺關閉手機,避免影響正常教學。學校可以制定學生使用手機的相關規則,例如,上課、上自習時不能開機,考試時不準帶手機進入考場等,學生一旦違反了規則,輕者可以教育或由輔導員暫時保管手機,限制使用;重者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對學生的教育應以正面引導、思想教育、強化教育為主,分清主次,教師應當做好表率,在課堂上堅決關閉手機,身教勝于言傳。
2.教師一定要備好課
教師一定要充分備課,包括上課時間的分配、內容的安排、教具的使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等,要考慮到上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預想好應對措施,讓學生始終保持在興趣高點上。為了讓學生樂于學習,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在教學形式上下工夫,既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活躍課堂氣氛。技能課學生基本上都能操作,教學效果稍好些,相比之下,理論課就要在教學方法與組織上下一番工夫了,這也是對技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考驗。
3.教學模式多樣化
技工院校的教學模式要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安排教學。長時間的理論講授法不可取,單一的教學方法也不可取,不同的課程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當前,很多技工院校都在嘗試一體化教學,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一體化教學涉及的方面較多,在短時間內,還不能對所有專業的課程都實施一體化教學。筆者認為,利用學習小組互助法實施教學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的學習水平各有不同,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進行發現學習、探索學習。教師不再占據課堂教學的全部時間,而是起到主導作用,盡量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幫助和支持下,學生就會有收獲感和成就感。當學生的學習時間被分成了幾段之后,獨處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也就不會感到無聊了,慢慢地就減少了對手機的依賴。總之,教師要大膽創新,要讓學生在每堂課上都有收獲,每堂課都有提高,尤其是技能的學習。讓學生們期望獲得新知識,這也是對技工院校教師教學的一個很大的挑戰。
4.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
各種競賽活動能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競賽范圍可以是班級與班級之間,也可以是班級內部小組與小組之間,還可以是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競賽的內容可以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來定,對競賽后獲勝人員的獎勵,可以是物質獎勵,也可以是小組分數積累,還可以是免交一次作業。在形式各異、側重點不同的競賽活動中,要力爭讓每位學生都有所得、有所進步,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在不斷組織、實施、參與競賽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學習能力,玩手機的現象就會減少。對技校學生來講,開展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也很重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定期開展足球比賽、籃球比賽、會操比賽、內務比賽、挑戰比賽、歌詠比賽、主持人比賽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勵志講座,多看有意義的電影,多聽模范人物的事跡,多看勵志人物的成長故事。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還增強了班級凝聚力,使學生遠離手機游戲。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