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花
【摘 要】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一生中最基礎的學習階段。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生不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隨著新課改革的深入實施,應用題的形式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僅要集成傳統的應用題教學的寶貴經驗,還必須積極踐行新課標提出的、倡導的新的教育理念。本文將就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度剖析、研究,為促進我們更好地開展新一輪的應用題教學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問題;策略
一、引言
新課改實施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題教學一直從一年級貫穿至六年級,應用題不僅在數量上發生了變化,也在題目的內容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確是來源于生活,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感受到通過知識的學習在解決相關的問題后的成就感、喜悅感,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應用題的信心,更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真正價值。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能夠為學生升入初中的學習奠定基礎,使學生在初中階段能夠通過用房程的方式解決應用題,從而更好地對方程進行理解。但是,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忽視了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講課過程中,有的教師不注重教學方法的提升,照本宣科,講課毫無生機,學生聽得無趣,教師講得無聊;還有的教師在教學中缺乏趣味性故事、情境性導入,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于應用題的理解缺乏深入性;有的學生對應用題的學習存在抵觸的心理。正是基于上述問題的存在,筆者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對應用題教學進行重新定位?如何正確理解當前在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
1.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好充分地準備
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先備好課。教師應結合教材的特點,對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詳細分析,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如何進行導入設計?如何開展教學?如果遇到問題該如何處理?預計會遇到什么問題?這些都是要求教師在課前必須準備好的,進行充分地備課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能夠幫助教師對教學計劃及時進行靈活地調整。教師備課主要是備學生、備教材、備教學計劃這三個不同的環節。
2.在教學中創設完美的切合實際的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將教學內容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數學學習成為一個生動的、活潑的、完美的感受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對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現象及時進行捕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這樣才能真正使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活躍”起來,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時一定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情境導入迅速進入到思維探索的狀態中,這才是有意義的情景問題設計,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潛能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乘法的運算”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游樂場的情景引入到教學內容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教師不能掌握情景引入的適度性,就會使學生沉浸在游樂場的換了氣氛中,忽略了數學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效果反而事倍功半,并沒有達到教師想要的教學效果。
3.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教學,特別是要清晰地了解各運算規則、數學符號的表示異議、算理等,這些基礎知識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環節。例如:在應用題教學中,如果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計算,那么就很容易在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出現差錯。數學知識中的算理主要是為計算提供了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它能夠保證學生計算過程的合理性、正確性。學生只有具備了扎扎實實的基本功和基礎知識,在腦海中形成了系統的知識結構,這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幫助。
4.重視解決應用題策略的多樣性探討
學生解決應用題的主要策略是根據具體的情景、具體問題的形式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學習效果不同、個性等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每個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通過不同的方式,如:探究式、實際嘗試等,解決各種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列表、推理、畫圖、猜想等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復雜的應用題情景中選擇一些有用的信息,以此來發揮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將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解應用題的積極性、主動,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實施,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不僅要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的特點,還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生活實際角度,教授內容要真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小學恒的認知發展特點,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通過各種新方法的探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范小峰.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4).
[2]邱永華.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7).
[3]游瓊英.尚個性、啟智慧:課堂變革的肩部行走——成都芳草小學“四二”數學課堂研究與實踐[J].教育科學論壇,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