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
摘 要:通過分析商丘工學院關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實踐以及2016屆環境設計專業的畢業學生的就業信息反饋等方面的信息,從市場實際需求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不斷完善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與室內外設計與施工單位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形式和方法,提高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率,為社會輸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關鍵詞:環境設計;校企結合;工學結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4-0043-02
一、教學改革內容
(一)改革內容
1.根據專業性質及專業用人需求,進一步調整課程結構體系,使之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從我省的大環境來看,居住小區和商品房的建設雖然不如前幾年發展迅速,但是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民用住房的需求仍然處于平穩上升階段,這為室內外裝飾裝修提供了較好的教學條件和物質基礎。學生的技能有較多機會在學校周圍地區得到鍛煉和提升。
2.圍繞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從商丘工學院小環境來看,商丘工學院一直致力于應用性人才的培養,重視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配合。2012年招收了環境設計專業的第一屆本科生以后,學校對教與學的質量一直密切關注,高度重視。確立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并積極聯系與該專業相關的實訓單位,對本課題的實施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和實施條件。
3.在學生專業素質培養方面,運用高品質、高要求且真實的設計項目貫穿到教學中去;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這一專業教學大一開始的第一學期的基礎課程開始都應有所涉及。讓學生們全面認識環境設計要學什么、怎么學、達到什么目的。
4.教師帶頭參與實踐實訓;改變以往只是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建材市場幾次的淺嘗則止的做法,將實訓教學更大力度和程度地貫穿到教學的始終,培養學生的施工管理能力。
二、商丘工學院環境設計專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方法
(一)實施“理論、實踐、檢驗”綜合化教學
我們在原來的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注重理論教學的學術性、和實用性的結合。
通過廣泛地走訪有過實習經驗的學生,與他們討論學校教育與培訓班學習的各種異同,反思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是否可以用更新鮮、更生動的教學案例來培養我們的學生,改變以往有些學科年復一年的只有重復沒有進步現象。
學校教育,尤其是大學一二年級,我們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抽象能力的思考;設計概論和設計史論等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讓學生開闊視野,為今后的創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設計是創造而不是簡單的技術性的堆砌。因此在設計概論與設計史論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講書上的經典案例,而且關注設計界最新的、甚至可能有爭議的設計案例(比如庫哈斯設計的北京東三環央視新址建筑物),改變對史論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在設計思想上受到啟發和震動,才能在設計行為中表現出來。一個設計師,如果對世界上先進的、著名的設計文化沒有充分的了解,就很可能只是淪為沒有思想的低級匠人,在設計的道路上無法走的更遠。
(二)注重技能的培養
由于專業的原因,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兩大技能:第一是創意和創意思想表達,環境設計手繪表現是環境設計過程中重要的思維工具和溝通方式。第二是能否熟練運用環境設計方面的相關繪圖軟件(比如AUTOCAD、3DS-MAX、PHOTOSHOP、SKECHUP等等),這兩大能力是該專業學生能否順利就業的關鍵因素,創意和手繪的能力在大中城市的設計用人單位中的要求較高,設計軟件的熟練運用在中小城市中的設計用人單位中的要求更普遍。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手繪能力和專業軟件操作能力,商丘工學院經學校主管部門審核成立了“手繪效果圖與創意”技能小組和“3DS-MAX”技能小組,雖然手繪課程和軟件課程在在我們的課程設置都有涉及,但是學習的強度和深度、與實際項目結合的緊密程度有待進一度提高,這些技能小組的老師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尤其注重于實際項目對接,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學生反映良好。
(三)注重教學環節和實踐環節的對接
圍繞校企合作的實際需求,我們在設置課程、編寫教學計劃、課堂教學效果的預測和檢驗等多個環節都盡可能做到所教、所學、所用能有效對接。我們將這種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的對接理念,帶入到實際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尤其重視課堂教學的前期規劃,課堂的授課節點控制、授課的邏輯和連貫性和實用性。例如工程制圖課,教師將學生分組,測量教室、寢室,分析這些空間的平面、立面諸多細節,以實地測量為依據,再進行圖紙的繪制,改變以往從圖紙到圖紙的“單項模擬”演練,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收獲了知識。
再比如,在人體工程學的授課設計中,將整個學期的授課設計成與環境設計相關的若干模塊,尤其是人體靜態與動態尺度的測量、人體與室內家具的尺度關系、人體與室內空間的關系等授課內容,都注意與實際生活相呼應。雖然這個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程,但是根據學生們的反應,正是由于充分了解了人體、器物與環境的關系,理解了環境設計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協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實際的項目設計中,才能從設計之初,就習慣性地將比例、尺度和空間各要素放在一起考慮,減少了學生們以往容易出現的比例、尺度失調的發生率。此外,在景觀規劃設計、景觀小品設計、室內設計原理及裝飾材料概預算中,尤其注重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設計教學的內容。
(四)以技能就業為導向
商丘工學院在授課過程中,將滿足企業對人才的綜合需求為指導思想,認真思考每節課的內容和教法,是否能推薦學生和企業的需求關聯。在和“維意定制”商丘大潤發連鎖店的校企合作中,我們向學生們展示了互聯網時代關于家庭裝修的新的作業理念和模式——“先定家具再裝修”的消費理念,同時也向學生們介紹了作為“維意定制”的競爭對手品牌“尚品宅配”的經營策略,訓練學生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商業智慧。
根據與校企合作單位溝通及調研的結果顯示,現在的很多設計施工單位更需要有服務意識、團隊合作精神、能全程參與設計與施工復合型人才,這項“軟實力”也需要教師在提升學生的“硬件技能”的同時,合理引導學生素養的全面提升。
(五)提升專業課教師的實踐能力
改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關于實踐環節與市場實際情況脫節的問題,鼓勵專業教師全程深度參與到裝飾公司實際項目的實踐中去,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教學。專業課教師通過將了解到的市場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真實需求信息進行分析后,選擇可以用于課堂教學的實際案例進行整合,不斷開發新的教學案例。
根據調研結果和環境設計專業應具備的能力,組織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內容,以分類、分部、分項任務為線索,來整理、改進、設計相關課程,密切關注課程內容與實際的相關性。通過定期舉辦工作坊和講座等形式,將公司的實際項目從項目策劃、設計預算、施工管理和竣工決算等工作流程總結成可以導入課堂教學實際,并將整合后的課程內容付諸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檢驗、再改進、修訂相關內容,并編寫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理論和實踐報告書。
三、結語
在新的教學改革目標下,我們將鼓勵學生到企業中去進行實踐操作,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參與實踐鍛煉。在校企合作上,爭取與中小城市的室內設計公司、景觀設計公司進行合作,選拔優秀的學生在節假日和寒暑假到公司進行實踐鍛煉。同時聯系了一批在建筑裝修行業有著豐富從業經驗的設計師、監理等,為環境藝術專業提供較好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馮顯靜.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設計史教學方法初探[J].教育與教育學研究,2012(06).
[2]邱悅.環境設計中的體驗化發展方向[J].明日風尚,2016(05).
[3]王少非.論案例開發的教師教育意義[J].當代教育科學,2004(18).
[4]鐘妍.桂林高校環境設計課程教學與開發[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9.
[5]童宜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藝術設計的發展特征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6]陳秀珍.基于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小本教育案例開發行動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