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
【摘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國有企業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借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相互融合,能夠使企業具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為現代化企業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針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價值意義、相互間的關系及具體的強化措施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 思想政治 企業文化 融合 發展
當前時期,國有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具備較強的經濟效益,更要構建現代化的企業發展理念。而在企業的建設過程中,企業文化的呈現不僅僅體現出了企業的市場定位、發展方向,而且還體現出了企業所面臨的思想政治優勢。對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相互融合,不但能夠為企業帶來新的氣象,而且能夠進一步企業文化的軟實力。
一、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實施價值
從根本上說,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緊密相連。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文化,就是以國有企業的文化為載體,把符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和思想的價值觀念深入到企業員工的心中。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享有的價值理念,涵蓋了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等多個方面。是體現企業特色文化觀的發展通道。當前形勢下,國有企業為了確保企業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對企業文化的精神作用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能夠引導員工具備正確思想和行為。在企業發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常態化和持久化的。將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能夠確保企業員工端正工作態度,凝聚思想動力,進一步提高企業員工的業務能力、道德修養和行為手段。
二、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
(一)發展目標相似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目標都是為了樹立崇高的企業精神,引領健康的思想潮流,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觀去調動和引導員工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今天,企業要想保持穩定發展,就必須要立足自身情況,形成健康的“文化管理”模式,著重突出文化企業管理的發展優勢。
(二)影響對象相似
在企業的發展中,人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還是企業文化創設,其開始與最終都離不開廣大員工。因此,二者之間具備著“以人為本”的共性。都需要企業管理者立足科學發展觀,重視人的地位、協調人的關系。在價值觀念、工作態度等方面,協調企業職工之間的關系,更好的實現對企業員工的完善和發展。
(三)實施內容相似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一樣,都是注重精神因素的發展結果。在價值觀念、經營行為、企業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內容和要求。它們立足于理論之上,因其代表的文化特性,成為了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必須重視的發展因素。
但是在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之間所具備的相似點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兩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區別。首先在其發展性質上,企業文化隸屬于企業管理范疇,更傾向于經濟文化。而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則更多的代表了一種政治文化,主要是為了解決員工思想意識方面的問題。兩者之間雖然都能夠形成一定的作用力,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強調對員工政治積極性的培養,著重傳達黨和中央的方針政策。而企業文化則需要著重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充分提高員工的勞動價值和內在潛力。
三、增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具體策略
盡管國有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密切的關系,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發展瓶頸。例如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了解程度不深;企業過于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文化發展;企業整體發展模式單一等等。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嚴重的阻礙。筆者認為,要想增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發展成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確保國有企業的文化發展方向
國有企業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基石,必須要高度堅持“黨性”原則。確保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指導思想相互扶持,相互引導。因此,企業管理者首先要在社會主義企業經濟的實踐中,引導員工正確認識中國先進的文化和前進方向。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價值觀、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精神文化工作的核心。要結合當前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工匠精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于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能夠以良性的發展形態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還要通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發展推進,逐步普及企業員工的科學文化素養,為企業先進生產力的發提供助力。
(二)弘揚國有企業職工的民族精神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弘揚國有企業和民族精神,是國有企業塑造文化形象的發展要點。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民族心理的沉淀,將會對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能夠改進企業思想建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培養員工的管理意識,將企業文化和企業經濟運轉融為一體,使企業職工保持浩然的正氣、蓬勃的朝氣。使企業員工能夠始終奮發有為、保持更加積極的發展態勢。并且要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進行打散和重組,使企業員工能夠感受到個人價值、企業價值、社會價值和民族價值。
例如,在寧夏電投熱力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的職工運動會開幕式中,各個參賽的代表隊都以民族、地域或者文化自信為主體編排了健排舞,尤其是以京劇廣場舞,唐裝演繹出的廣場舞體現了中國文體的博大精深,用大唐的興盛體現了中華文化自信的文明,包容的氣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與古都長安五千年的歷史遙相呼應,使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在員工心中進行有效滲透。
(三)提倡團結協作的企業發展背景
俗話說:“獨木難成林”。在企業的發展中,思想政治和企業文化的工作人員必須要立足企業發展形象,將廣大企業員工團結起來,促進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協調。使廣大員工能夠發揮群體性的力量,構成一種深厚的文化氛圍。
例如,在社會壓力加大,經濟形式下行的情形下,很多的燃煤發電廠紛紛改為“熱電聯廠”,搶占供熱市場,尤其是中青鋁和靈武電廠東熱西送,使寧夏電投熱力有限公司遭遇到強烈的市場強占,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精神上踐行了“穩定軍心”的重要舉措,并且開展了“力量運動”。策劃貫徹主題活動“每天影響一個人”。員工將自己的QQ、微信頭像都換成了公司的LOGO,在任何時候都會向熱用戶宣傳公司“辛苦我一人,溫暖千萬家”的經營目標,即便是打車,小餐館吃飯的時候,也會主動了解這里的供熱情況,用戶有什么訴求,宣傳供熱常識,甚至主動檢查這里的供熱設施,即便這里不公司的供熱區域,員工也會主動為用戶提供一對一的免費服務,最終,有很多熱用戶主動找上門來要求接入公司的熱源,為公司擴大供熱面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無疑是企業文化的一種深刻的影響,足可以看到企業管理者是肯定在企業文化的建立上下足功夫,構建了和諧、融洽、積極的企業發展環境。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這些聯系因其具有的共同點,共同成為了滋養企業發展的源泉。為此,國有企業必須要立足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融合的基礎之上,找到不斷發展和改革的路徑,將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相互融合,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發展方向。更好的應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彭永志.試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J].經營管理者,2012.
[2]王虎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之淺談[J].科技致富向導,2013.
[3]朱鵬飛.全新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有效融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
[4]李健.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創新[J].東方企業文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