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澤
摘 要:高校教育是我國現階段重點建設和發展的內容,一方面是因為未來科技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育的進步,所以在科技創新的要求下,教育進步工作必須要狠抓、牢抓。另一方面是高校教育可以培養更多適合現階段社會發展的人才,也可以改變社會人員結構的基本文化素養水平,實現社會人員素質的整體進步,所以說高校教育對于社會進步有著重要的推動力?;谏鐣l展和進步的要求,教育工作強化十分的必要。從目前的高校教育來看,信息技術類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因為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對于信息技術的需求比較多,所以重視此項教學內容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實際應用型人才。為了提升高校信息技術類教學的效果,強化課程的探討和教學手段的分析意義重大。就現階段的教學來看,導學案在信息技術類課程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所以本文就此展開分析,目的是研究導學案在具體教學中的價值。
關鍵詞:導學案 高校 信息技術類 課程運用
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信息技術類課程被普遍性的設置,目的是要培養出具有現代化價值的信息技術類實踐人才。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老師們在積極的研究教學策略,而導學案就是在老師集體研究下形成的具有指導作用的教學方案。從實際應用的效果來看,導學案的利用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從而促進教學困難的局面得到解決。尤其是在進行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的時候,利用導學案能夠更加清楚的把握教學目標,進而在教學實踐中完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質量的綜合提升。簡言之,導學案的利用價值巨大,所以強化對其的應用分析現代意義顯著。
一、導學案基本概述
導學案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而從概念分析來講,所謂的導學案指的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導學案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基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從目前的分析來看,導學案實施的高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而導學案實施的基礎目標是促進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為后續學習奠定文化基礎,正是因為導學案具有雙重目標,所以在導學案的實施中要兩級目標并重。從目前的導學案結構分析來看,其包括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問題等環節,所以說導學案是一個綜合的系統,需要進行全面性的把握。
二、導學案編寫遵循的原則
導學案在教學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利用,但是要進行導學案的編寫,需要遵循四個基本的原則。第一是自主性原則。導學按的設計和教學不同,需要尊重并且信任學生,這樣才能夠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從而實現其自主的發展。所以在進行導學案編寫的時候,要將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人位置突顯出來。第二是導學性原則。導學案的突出特點是對學生的自學進行引導,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進而清楚學習的流程、方法要求等,所以在進行導學案設計的時候,要重視其的導學性。第三是探究性原則。導學案的編寫目的是要讓學生們在受到引導的同時進行自主探討,這樣,其學習能力會有明顯的提升,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重視導學案的階梯性,使其實現由易到難的深化。第四是創新性原則。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導學案設計的時候要充分的預設學生學習的情境,從而滿足其個性的需求,在個性基礎上體現創新,學生的學習針對性效果會得到強化。
三、導學案遵循的基本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導學案的應用價值十分的突出,但是在導學案編制的時候,要滿足三個基本的要求。第一是導學案的編制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就目前的學習來看,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媒介,而導學案的編制需要深入的探討教材,所以需要對教材的基本目標以及編寫規律等進行分析,這樣,教材的理解和消化才會更加的深入。在掌握了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導學案的編制,導學案的內容涵蓋會更加的全面。第二是導學案的編制需要對教材進行二次創作和開發。導學案的編制要以系統性知識的建設為重要目的,所以在掌握教材基礎的情況下對于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的編排和制定,這樣,教材的知識系統性以及邏輯連貫性會表現的更加清楚。在此基礎上編制的導學案在具體的利用中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系統化的建設。第三是導學案的編制要緊扣目標進行落實。在導學案的編制中,明確目標,然后在利用中針對目標進行措施的利用,這樣可以充分而徹底的落實導學案,實現其價值的發揮。
四、信息類課程的導學案設計研究
從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信息技術類課程具有比較明顯的實踐性,操作性也比較強,所以在教學設計的時候要重視其實踐的進行。導學案要在新系列課程中進行運用,需要強化設計,做好統一的規劃。以下就是信息類課程中導學案設計應用的基本流程。
(一)預習
預習在學生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預習可以事先了解需要學習的內容,對于學習中的重點也會有先一步的把握。所以在進行信息類課程教學的時候,在課前可以進行導學案的提前下發,這樣,根據導學案的內容學生可以展開知識預習。在導學案的預習階段,教師要在過程中做好相應的指導,設計預習的環節,并就預習的重點、方法以及要求等進行布置。通過上述一系列的工作,老師可以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很好的引導,這樣學生在單獨學習教學材料、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等方面會有明顯的提升。簡而言之就是老師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同化”能力會進一步的提升,這對于深化教學而言十分的有幫助。
(二)反饋
反饋是導學案利用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是在上課前,由學習小組的組長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統計,而就目前的內容統計分析來看,主要的內容有三項:第一是學生的預習進度。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存在差異,所以在預習的時候會存在進度上的差別,因此要做好學生預習進度及完成情況的統計。第二是進行學生預習過程中的問題統計。問題統計是對于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所以統計需要細致。第三是對學生問題解決情況的統計。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會通過自主的研究進行解決,所以在統計中,此部分內容也要重點的把握。通過上述三方面的統計,整體了解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將情況向老師進行反饋,老師可以更好的掌握教學的重點。
(三)導學
導學是導學案利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指的是利用導學案進行課堂實踐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做到四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在教學中,老師要進行放手,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討和研究,以此來提升其學習的自主性。第二是老師要做好基本引導,使學生在探索的基礎上感知到新的知識并且掌握新知識,從而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并進行解決。第三是讓學生去總結教學結論和規律,鼓勵其大膽表達自身的想法。第四是讓學生自主完成知識體系框架的構建。簡單來講就是老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導學案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從而讓學生實現綜合的鍛煉和提升。
(四)擴展
擴展是導學案在信息類課程中進行運用的第四個主要環節。就目前的分析來看,存在于導學案當中的反饋練習主要包括當堂的練習和課后的提升。當堂的練習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的自主完成,這樣,其對于自身能力的認識和對知識的鞏固都會得到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自主訓練得到加強,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明顯的強化。課后提升主要是進行課堂知識的補充和完善,所以需要進行一定的內容擴展,當然,針對不同的學生,擴展的目標要有所差異,這樣才能綜合的考慮學生個體的特殊性。
(五)差異
差異對于導學案的利用來講也十分的重要。就目前的導學案利用來看,導學案雖然是老師們進行編寫,但是要得到具體的利用,還需要由課程組進行審核,然后通過統一的制定后方可實施。導學案雖然是集體的智慧,但是其使用卻是一個個性化的活動,主要是因為導學案的應用人員不同,其具體的應用方法和過程控制會出現差異。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相同導學案的使用當中,老師自身的水平不同,課堂中學生的表現也不同,所以導學案的具體應用便會出現不同,這種不同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產生的,所以說導學案的具體利用存在著差異性。簡言之,這種差異性是受導學案應用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具有客觀性。
結束語
導學案在現階段的高校信息技術類課程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從具體的應用效果來看,導學案的使用有效的提升了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以及獨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所以分析導學案的利用價值和效果意義十分的明顯。
參考文獻
[1]熊曉蔚.高校體育教學在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下的分析[J/OL].當代體育科技.2015.32. 132.
[2]于鳴,陸光,劉丹,孫海龍.淺析高校信息技術類課程導學案的運用[J/OL].中國培訓.2016. 16.035.
[3]于鳴,陸光,劉丹,孫海龍.導學案在高校信息技術類課程應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 15:78.
[4]牟波.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05:227.
[5]張高煜.金融類高校學生金融信息技術能力訓練方法實證分析——以金融工程專業《統計建模分析》課程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4,07:48-50.
[6]陸軍.普通高校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分層式立體化教學模式分析[J].現代婦女(下旬),2013,11:101-102.
[7]邱元周,謝芹.信息技術與高校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整合的分析[J].信息系統工程,2013,05:155.
[8]丁嶺,盧先和.堅持學術研究為本探索高校專業教材的深度策劃——《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科課程體系》出版案例分析[J].科技與出版,2009,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