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爽
摘 要:恩施土家族粽子包裝材料作為中國傳統端午文化的一部分卻受到忽視,人們往往注重的是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認為包裝材料只是節日的附屬品沒有自身的價值和意義。而包裝材料其實是具有實際意義的。本文通過對恩施土家族粽子包裝材料的實地考察,歸納整理及對比,對恩施土家族粽子包裝材料進行一個比較系統完整的研究。
關鍵詞:恩施土家族粽子;傳統文化;包裝材料;歸納整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TS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4-0154-01
一、恩施土家族的粽子
1.恩施土家族粽子的由來。恩施土家族雖地處偏遠但據資料記載自古至今其與外界民族交流頻繁,民族間的相互融合促使漢族很多傳統節日被恩施土家族接納。端午的應節傳統食物——粽子也隨之融入到本民族中。
2.恩施土家族粽子的構成。傳統恩施土家族的粽子外觀是錐形,外部由包裹粽子的葉子和捆扎粽子的繩子組成。內部由粽子的餡料組成。
3.恩施土家族粽子的包裝材料。包粽子的葉子首選就是箬竹葉,處于山區的自然環境適合野生箬竹葉的生長,且其外形和植物特性都非常適合包裹粽子。因棕櫚的遍布范圍廣所以捆扎粽子的繩子采用棕櫚樹葉。
二、葉子的選擇
包裹粽子的葉片需要滿足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比較柔韌、可折疊、不易破碎、耐高溫、經濟實惠、生長環境要求低等條件。據調查,綜合這些必備條件,全國各地使用范圍較廣泛的包裹粽子的葉片大致有箬竹葉、葦葉、一葉蘭這三種植物葉片。
1.生長環境及分布狀況:(1)箬竹葉:適合生長在酸性土壤,濕潤的候氣環境中,喜濕耐旱。普遍見于中國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以南廣大流域;(2)葦葉:多生長在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生長條件簡單,繁殖能力強。我國蘆葦分布范圍廣闊,東北平原,內蒙古草原,華北平原均有大面積蘆葦;(3)一葉蘭: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較耐寒、極耐陰。原產于我國南方地區,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2.作為包裝材料對人體的作用:(1)箬竹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氣味芳香;(2)葦葉:氣味清香;(3)一葉蘭:氣味芳香。
3.柔韌度:(1).箬竹葉:柔韌度高,可折疊3~4次不破損;(2)葦葉:柔韌度中,可折疊2~3次不破損;(3)一葉蘭:柔韌度低,可折疊1~2次不破損。
4.獲取與儲存:(1)箬竹葉:超市或菜市場均銷有售,價格實惠,使用方便。獨立真空包裝,易儲存;(2)葦葉:需野外摘取,商業成品較少。要靠自己經過幾道工序來防腐進行儲存,較為難儲存;(3)一葉蘭:生長面積小,采摘代價高,且沒有商業成品出售,不易儲存。
綜上所述,恩施土家族采用箬竹葉為粽子包裝材料的原因為原材料產量大,使用方便,柔韌性好,對人體有益,氣味清香,容易儲存。
三、繩子的選擇
捆扎粽子需要繩子具有一定的韌性,不易變形,打結后不易松散,耐濕耐高溫,普遍或便宜。(1)棕葉條:棕櫚樹葉片,寬2.5~4厘米,長60~70厘米。采摘新鮮的棕櫚葉片,然后撕成寬約1厘米的長條即可使用;(2)馬蓮葉:馬藺(俗稱馬蓮)的葉片,寬4~6毫米,長40~50厘米。摘取新鮮的馬蓮葉片后清洗干凈即可使用;(3)細麻線:各種麻類植物所取得的纖維制成,使用歷史悠久,堅韌耐用,產品規格多消費者選擇多,價格便宜;(4)棉線:棉花纖維搓紡而成,通常選用比較細并且未染過顏色的棉線來捆扎粽子。恩施土家族選用的是棕櫚樹的葉片來捆扎粽子,除了因為它韌性好,易捆扎,不易松散,使用成本低以外,棕葉條也會給粽子帶來淡淡的清香,是其他經過加工的材料所不能相比的。
四、餡料的使用
糯米是最常見的粽子餡料。相對于其他糧食產物,糯米的吸水性和膨脹性最小,且后粘性大,口感綿軟滑膩。同時其粘連性可很好的包裹其他餡料,因此它也是其他不同種類餡料的前提必要條件。 粽子的餡料種類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水平成正比,在古代社會發展緩慢生活條件差所以餡料種類少,今天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粽子的餡料種類也變得豐富多彩。
餡料與粽子外形、口味的關系:清水粽的餡料是單一的糯米,因此清水粽的體積小,形狀為常見的錐形粽,這種粽的制作過程簡單快捷。。在古代和舊社會時期,因恩施土家族地處偏遠,經濟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粽子的餡料較單一只使用糯米。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人們有了能力選擇更好更豐富的餡料種類來作為粽子的包裝材料,讓簡單的粽子不再單調。
五、結語
傳統食物的包裝材料和制作材料往往受到人們的忽視,本人認為傳統食物的包裝材料對傳統文化也能產生相應的影響和作用,也是傳統民俗文化一種地區特色的反應。因此我選擇對恩施土家族粽子包裝材料進行研究,希望能對本地區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做出一點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