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霞
摘 要:在當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減負增效”已成為當前中國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尤其應強調“減負增效”,這樣方能為小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減負增效;小學語文;作業隨堂化
我國教育部曾多次指出,應適當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站在老師的角度的而言,進行作業布置時,必須摒棄以往的“題海戰術”,摒棄“機械重復的抄寫”等。“減負”并非不做作業,而是應給學生設計精且少的作業,在減負的情況下,達到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本文對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作業的隨堂化進行了研究,可供參考。
一、課前研讀,明確當堂訓練知識點
在開展每個單元教學之前,老師應當對本單元的目標加以研讀,對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加以分析,并對如何突破教學難點與重點加以探索,同時還必須對課后問題中所蘊含的知識點加以梳理。應當強調精講多練,注重課堂鞏固[1]。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表現出來,盡可能多地留出時間讓學生當堂練習。
課堂作業通常是對課本中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的應用與鞏固,通常均是課本中具有一定價值的語言訓練點,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著重講解的。老師在設置隨堂化課堂作業時,應當遵循減負增效的原則,應針對該單元的訓練重點,對何時進行訓練以及采取何種方式進行訓練加以認真設計。
一篇課文中許多內容均可以設置成練習的。老師唯有熟練掌握課本、本單元的知識點,嚴格遵循減負增效的原則,從中精選出核心訓練內容,自己先事先實踐,探尋出最優的解答方案,方能做到胸有成竹,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方能有效的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形式多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大部分學生對待作業都是一種被動狀態,老師必須幫助學生從被動作業轉變為主動作業。老師可通過各種方式,設計出更具情趣、更加新穎、靈活的作業,這樣方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老師所設計的隨堂化課堂作業,除了必須符合減負增效的要求外,還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可讀性、可玩耍性、可寫性以及可看性,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而且可以使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性得到充分地激發,通過結合讀、聽、寫、說、做、唱、演、畫等各種形式,培育學生的動腦、動手和動口能力,以使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好奇心和形象思維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2]。在對課堂作業進行設計時,除了必須考慮到目標與規劃外,還必須遵循減負增效的原則,不僅要明確方向和目標,還必須精練,能將學科的特點及學習任務充分地反映出來。利用課堂作業充分鍛煉學生的讀、聽、寫、說等各方面,使學生學會表達、學會梳理思路、加深知識掌握程度,全面增強學生使用與理解語言的能力。通過轉變課堂作業的表現形式與組織形式,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
譬如,在學習《云房子》這一課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小鳥是怎樣做客的,怎樣表達的,同時要求學生描繪出小鳥們所建造出的云房子,并用一句話進行表述。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樣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自主參與學習,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
語文課堂作業設計應當是獨具匠心的,為低年級小學生設置的語文課堂作業必須是形式活、設計精、耗時少的,應當針對學生的作業能力與知識水平來對隨堂化課堂作業進行設置。唯有這樣,方能達到減負的目的,也唯有這樣,方能提升課堂作業的情趣性和新穎性,使學生樂于完成課堂作業,從而達到提升與鍛煉學生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進而達到增效的目的。
三、設計訓練層次,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以及實踐能力均是存在一定差別的,老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有層次、有梯度、形式各異的隨堂化課堂作業,以便最大程度地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例如,在一年級學生學習了拼音“zi ci si”之后,老師可以設置如下一些隨堂化課堂作業:①對拼音“zi ci si”加以認讀,掌握認讀音節四聲的整體認讀;②掌握聲母“z c s”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并對詞語加以認讀;③根據課本中的插圖進行表述,其中必須包括“一塵不染”或“干干凈凈”(選做題);④在家里學會掃地。此種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以及實踐能力設置的梯度性課堂作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針對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只需①②兩題即可,這樣便可以讓他們了解到最基本的知識,學會新學聲母的認讀,學會課本上章節的拼讀。而針對那么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嘗試著完成第③④題,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提升他們的能力。老師在開展“s”這一聲母教學時,通過實踐讓學生拓展性的學習復韻母“ao”和聲母“s”,此種隨堂化的課堂作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可以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
四、結語
減負增效背景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作業隨堂化任重而道遠,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研究、不斷總結的重要課題。事實證實,隨堂化課堂作業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可以有效的減輕老師和學生的負擔,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課余時間,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仲小波.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創新設計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
[2]征國玉.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增效減負問題[J].文理導航(下旬),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