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強
摘 要:體育教學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途徑,也是當前實施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方面。在體育課堂上,講解和示范必須密切配合,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始終貫徹“精講多練”原則,使學生的直觀感覺與思維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產生良好效果,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體育;講解;示范;策略
高中體育課區別于其它學科課堂的特點是:學生處于動態的大環境,并主要地以身體練習與思維活動作為教與學的手段和方法。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而講解又是體育教師傳授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同時也是使學生建立正確技術概念的基本途徑。所以,教師講解示范的水平與能力如何,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
一、高中體育課中的講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法、直觀法等對學生進行指導,語言法與直觀法是互相滲透使用的。語言法又主要以講解實施,講解是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語言向學生明確教學任務、動作名稱、方法、要領和要求等,以指導學生掌握動作的基本技術、技能和進行練習的一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準確、完整地了解所學技術動作的全過程。
(一)講解要首先抓住教材關鍵,突出重點、難點
首先,教師在講解時要根據不同項目內容和要求,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動作的關鍵所在;其次,講解要精煉,對于技術動作的重點環節部分,也就是把握了教與學的關鍵。力求講得透徹,講在點子上使學生明確技術的關鍵,務必使其牢固掌握。例如:為了鞏固和提高耐力跑的能力,抓住跑動技術的正確姿勢(以全腳掌著地迅速過度到前腳掌支撐蹬地后爬),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的重點(懂得處理“極點”現象)。對于難點部分,應有步驟地分別深入講解,各個突破,必要時要引用圖表、數據、事例等,幫助學生對難點部分加深理解,也可用形象的比喻。
(二)講解要準確精煉、生動形象
講解要準確是指講解的內容必須正確,具有科學性。用最精煉的語言(術語)、最短的時間,把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直觀形象地講明白,把各種活動辦法有層次地交待清楚。使學生一聽就懂,便于理解、記憶。如在彎道跑的教學中,可以把技術動作歸納成:“身體傾向內,擺臂右大左,靠過內沿跑,腳趾均偏左”。同時,在教學時采用“三體會”教學方法,即先讓學生從直道跑進入彎道跑,從中體會彎道跑與直道中間地身體有何變化。學生通過兩次練習后,有大部分的學生能體會到身體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向內傾、擺臂右大于左、兩腳的著地部位左腳用前腳掌的外側,右腳用前腳掌的內側,是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學生有了體會后,再結合口訣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很快掌握了彎道跑的技術。
(三)講解形式要多樣化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講解,對于比較動作簡單的,可用直陳法講解;對于復習性的技術動作應用分段法講解。可集中講解、也可分散講解。講解時不但要講解正確的要領,也要講解易犯的錯誤動作,同時分析造成錯誤動作的原因,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理解正確技術的概念。例如:在籃球傳接球的教學中,首先要講解傳球和接球的技術動作,其次,要講解傳球易犯的錯誤動作——肘關節外展,這種正確和錯誤動作的對比講解,能加深學生對正確技術動作的理解和印象。
二、高中體育課中的示范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示范是教師把整個技術動作完整地向學生示范一遍,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了解動作的結構、順序、形象以及要領和方法,從而更好地進行模仿,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的示范是最形象生動的,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手段。
(一)示范目的要明確
示范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某種動作的形象,它告訴學生這種技能的結構是什么樣子的。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如初學教材,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應先做完整技術動作示范,再根據教學要求講解示范,對關鍵技術動作要重復示范,示范前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觀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時間,使學生盡快地明白如何根據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觀察教師的示范,達到抓住重點,突出難點的目的。
(二)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確
示范的目的是要給學生作范例,這就得讓全體學生都聽得見,看得到。因此,教師的示范不僅要規范,還要特別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要根據學生隊形、動作性質以及安全的要求來選擇最佳位置進行示范并帶領學生練習。如在武術教學中,教授基本動作時,采用橫隊隊形,教師就應站在橫隊的等邊三角頂點方位示范,如果是復習套路,采用橫隊集體練習,教師就應站在隊伍的左前方帶領學生練習。實踐證明,這幾種位置的示范方法最有利于學生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
(三)示范的形式要多樣化
示范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重點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以及正常速度和放慢速度的示范。如對新教材,教師就應先用正常速度示范一次完整的技術動作,使學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術結構,再根據該次課內容用慢速度分解示范,使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領、要求等,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另外,也可用直觀教具進行示范,如錄像、圖解等,以彌補示范不足和增加講解的實效性。還有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存在問題的具體情況,讓掌握技術動作較好的同學進行示范練習,然后教師加以分析,必要時教師可模仿學生的錯誤動作加以對比,這樣,正確的技術動作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產生更深刻的印象,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