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摘 要:在我國建設文明社會的過程中,群眾文化建設一直是一項重點工作,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是促進國家興旺發達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館工作人員應對群眾文化工作提起足夠的重視。本文主要對現階段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其后提出了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5-00244-01
一、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現狀
目前,組織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主要是各市、縣一級的文化中心、文化館等,它們在策劃、組織以及開展群眾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文化館已經建設起來并投入使用,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滿足,精神文化素養得到了提升,極大的推動了群眾文化工作的進步。在城鎮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具有中國特色的廣場式群眾文化活動已經在眾多的城市、鄉鎮興起,大部分文化館、文化站等都在所在轄區內開展人們喜愛的群眾廣場文化活動,在各大重要節日都會舉辦一些藝術節、文化節等活動,而且在活動期間,還有一些群眾自發的開展文藝表演互動,通過快板、小品、相聲、歌舞等形式,對當前的政策方針、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愿望進行反映,體現了文化活動的豐富多彩以及群眾生活的富足。從整體上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還是存在有與當今時代相脫節的現象,無論是在經濟不高的西部地區還是在經濟水平較高的東南部地區,群眾文化工作都表現出了與當地經濟不相符的現狀,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沒有有效的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缺乏吸引力。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措施
1.精心策劃群眾文化的創新活動。在中國的先進文化當中,群眾文化事業是最為重要的組成之一,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能夠有效的推動先進的生產力,也代表著廣大社會群眾最根本的利益;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將國家與黨提出的方針政策有效的與群眾聯系到一起,不斷的提高廣大社會群眾的文化素質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同時,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也擔負起了創建社會主義文化以及順利開展文化工作的重任。從某一個方面來看,社會主義文化因群眾文化工作的存在而存在。此外,在群眾情操的陶冶、素質的提高上,群眾文化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們用“德智體美”這四個方面來描述人的素質,那么群眾文化在這方面產生的作用則不容忽視。不斷的創新與改革,才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大眾、加快推進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腳步。也只有具備創新精神,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夠適應新石器下群眾對于文化的要求。
2.創新工作方式。隨著互聯網、微信、微博等新生事物的興起,人們的生活交際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群眾文化活動從本質上說也是一項群眾社交互動,因而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應根據這些新生事物的特點以及優勢,對其工作方式進行創新,從而實現群眾文化工作效率的提高。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組織者,應適時引進新方法、新技術,對工作方式進行革新,通過創新工作方式,順應新形勢的發展,提高工作質量。比如,文化館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宣傳以及推廣,通過開設微信公眾平臺,實現與群眾的互動交流,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營造融洽的文化氛圍。建設社會文化與建設社會經濟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二者之間又存在很大區別,發展經濟的過程需要國家和人民為達到一定收入水平共同努力,屬于物質層面,但是建設社會文化除了需要基本的物質基礎以外,還需要一種融洽的文化大環境作為支持,使人們突破物質的束縛,產生健康的精神需求,并自主積極的去參加文化活動。因此,基層群眾文化部門要營造一種融洽的大環境,建設群眾藝術館或者是文化活動廣場,開展一些貼近人們生活的文化活動,使人們感受到這些活動是與自身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愿意主動參與進來。各個地區要為老年人、婦女、青少年乃至農民工設置專門的活動主題和形式,根據不同群體的特征在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開闊人們的心胸,與周圍的人互幫互助,在融洽的文化氛圍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化解矛盾,有效發揮群眾文化的價值。
4.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效應。群眾文化活動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對地方文化以及民間文化的傳播發展與繼承,所以,文化館應注意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以及保護,這也是群眾文化工作的重點。對于品牌的建立,文化館可以通過互聯網建立,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知名度。群眾文化在傳統以及發展地方文化方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群眾文化的品牌保護則是一個重要的方式。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必須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文化館應對一些具有強烈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人員的品牌意識,注重在保護文化的過程中進行創新,在創新中傳承,要與時俱進。
三、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推進,我國社會文化呈現出大繁榮、大發展的局面,群眾文化的發展與創新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進一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文化建設部門應該深入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的實際需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效結合起來,開展一些形式豐富、內容健康的文化活動,實現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金鳴.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J].群文天地,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