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東富
【摘 要】本文圍繞高中英語教學漢語文化負遷移的問題,重點從背誦積累、語篇探析、閱讀拓展和寫作梳理等方面深入探析,以期幫助學生在有的放矢的修正中不斷活化感知思維,避免漢語文化負遷移,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 漢語 負遷移 文化 表達 語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133-02
中國式英語一般有三種翻譯法Chinglish,Pidgin English,Canton English,其共同特征是中國的英語學習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語的干擾影響,硬套漢語規則和習慣,在英語交際中出現的不合規范或不合英語文化習慣的畸形英語。很顯然,這樣的表達運用對英語國家的人來說是不可理解和不可接受的,頗有“邯鄲學步,不倫不類”之感。漢語文化負遷移是英語教學中值得關注的課題,是學生受母語思維與表達習慣影響產生的一種錯誤的學習方法。從文化發展的角度分析漢化問題,主要是學生缺少對英語文化整體了解與實踐運用,缺少基于語感基礎上的文化積累與對比運用。避免漢語文化的負遷移影響,應多給學生更多的明確指導和幫助,使得學生在主動查找不足和修正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敏銳感知,在自覺運用的過程中積累深厚感知印象。跳出漢語文化思維束縛,應該從語言本身的實用效能與文化發展傳承來驅動引領,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英語表達思維主動修正學習思維方法,讓他們在實踐運用中找出根源,避免不良影響。
一、背誦輸入,形成語感
缺少語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軟肋”,也是學生不得不借用漢化思維進行表達的重要誘因。李陽倡導的“Crazy English”頭腦風暴學習模式,就是要求學習者在反復練習和主動表達中積累一定印象,依靠背誦大量的標準語句來深入體味其中內在邏輯思維,形成具有一定規范和地道的認知習慣。
背誦輸入,使得學生理解感知思維更加自然,更富有吸引力和誘惑力。如,在人教版高二英語必修四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的“Reading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中,可給學生劃出“Key words”,像:in the forest、watching a family of chimps wake up、either feed or clean each other、changed、chimps hunt and eat meat、forty years…通過這些單詞或者詞匯的串聯,幫助學生了解 Jane Goodall 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結合單元主題內容,可建議學生圍繞五“W”進行深入思考,形成整體理解感知,即從 who、when、where、what、why 角度來深入研究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以此幫助學生在確立 Jane Goodall arrived in Gombe in 1960 and watched a family of chimps wake up in the forest.建議學生背誦其中的關鍵詞匯,引導他們在深入串聯組合中形成一定的認知體系。有的學生結合相應的詞匯短語與語篇表達主題,圍繞“African wildlife”,從人物傳記的寫法、表達思維、語句組合等方面來總結歸納,圍繞英語表達邏輯思維來形成更為深刻而全面的感知,在實踐組合運用中強化感知體驗,促進語言感知不斷內化生成。
背誦的內容應該與課程學習內容相關,是基于一定核心詞匯基礎上的融會貫通。運用思維導圖形式,引導學生豐富自己已積累的認知圖式,引導他們能夠根據詞匯內容主動篩選信息,并挑選相應的知識。建議學生多表達溝通,引導他們圍繞語言表達中心形成豐富認知思維和感知。
二、分析語篇,比較異同
英語閱讀素材作為學生開闊視野的主要載體,與漢語的文章有著異曲同工之效。從相同的表達內容入手,注重寫作技法、思想情感、文化理念等方面的比較,能使學生在觸類旁通的過程中發現學習精髓,讓他們在比較異同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感悟,并能使之轉化為實踐運用。
分析語篇的過程,也是學生去偽存真的思維感知過程。如,在高二英語必修三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的“Reading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閱讀引導中,結合中國的“Spring Festivals”和西方的“Christmas”,可引導學生就“Why do the people celebrate festival?”和“What did the people usually do in the festival?”進行表達溝通,幫助他們從傳統文化習俗的形成和慶祝的不同中發現各自文化特征與淵源。有的學生從春節的緣由與圣誕節的傳說中對比,認為都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期盼,都含有祝愿和送福的意思,中方的春節更多注重生產生活,與現實勞動有著密切的關系,西方的圣誕更多注重從人文情懷的角度展示不一樣的特征;有的學生圍繞文化差異特征,從慶祝方式不同剖析人們對節日的不同認知情感,等等。學生以語篇的表達內容為基礎,以橫向比較為經,以豎向比較為緯,交織成一張文化大網,更能使得文化教學富有生機活力,更利于學生在相互對比的過程中有所發現和察覺。
借助語篇比較引導學生探出其中的不同,便于他們在深入挖掘有價值信息中激活理解感思。圍繞異同,引導學生就文本中出現的相關內容去追本溯源,幫助他們在探析中感受中西文化差異,讓學生從民情風俗、禮儀習慣等方面去獲取相應的信息內涵。擴散語篇中的文化信息內涵,能使得學生在激起自我回憶的過程中主動探索,讓他們的感受更加有力度和地道,更能使他們的感知體驗變得深刻而生動。
三、廣泛閱讀,拓展視野
閱讀是學生開闊視野和積淀知識的重要途徑。中西文化差異表現在語言表述上也是各有迥異。以教材閱讀素材為出發點,通過類文引導的方式多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幫助他們在搜集足夠豐富的素材中挖掘內容,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表達運用規則、方法。廣泛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生視野不斷開闊和豐富的過程。
通過閱讀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及其運用發展,能使得學生在主動積淀中獲得深厚營養。如,在高三英語必修五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的“Reading Puzzles in geography”閱讀引導中,圍繞“People may wonder why different word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se four countries:England,Wales,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可引導學生從“The history about England,Wales,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找出相關的素材,并引導他們從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體制、教育、生活等方面搜集相應的資料,讓學生能圍繞其中的內容深入探究,給他們更多的自我篩選和整合運用的機會。有的學生結合自己在互聯網中的發現,圍繞“地域文化差異”主題,剖析各自的特點,分析其中的內涵意義;有的學生則從中西方教育差異梳理出相關內容,在深入剖析的過程中找到相應的內容,以此來拓寬自身的理解視野和思維;還有的學生以“The different and interesting culture about United Kingdom”為表達主題提出了相應的發現,幫助他們在不斷深入感知的過程中培養敏銳語言感知力。
多給學生提供相應背景資料,引導學生從文化拓展延伸的角度深入分析,能使學生對閱讀重點有更多全面、深刻的感知印象。圍繞閱讀積累的不同,建議學生多結合相關素材查找要點,能幫助他們在充分積累相應素材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有價值的養料,讓他們將閱讀的視野不斷拓展延伸,在認知過程中形成與英語表達相應的邏輯思維,走出漢語言文化影響的窠臼。
四、框架寫作,準確輸出
讓語言由信息輸入向語言表達輸出轉化,幫助學生在靈活轉化的過程中搭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運用體系,更利于其展現綜合運用技能。運用支架理論搭建相應的寫作框架,能使得學生在搭建的過程中讓感悟表達得更豐富。
搭建寫作框架,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表達靈感。如,在一篇題目為“How to use body language correctly?”的書面表達指導中,不妨建議學生以高二英語必修四 Unit 4 Body Language的“Reading communication:No problem?”的素材為基礎,從“The character of body language”、“The reason of using body language”、“The value of body language”等角度構建一定的語篇表達框架,讓學生能夠根據這些內容主動修改完善寫作框架,增加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有的學生按照閱讀素材的表達格式,圍繞相應的表達內容主動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并參照此表達格式予以搭建框架,形成與英語表達思維邏輯相應的體系;有的學生則以肢體語言運用為指導,從相關事例例舉、思維邏輯整理等角度形成重點突出和富有層次的框架,使得框架結構更加嚴密。
在書面表達指導中,圍繞寫作題目、要求,建議學生多從英語表達習慣和整體運用思維入手,探尋有價值的表達要點。按照英語表達思維習慣,組織學生對所給的寫作素材進行深入歸納提煉,形成體現表達意圖的框架結構。
如此可見,避免漢語負遷移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影響,讓學生多在觸類旁通的學習認知和互動交流中發現問題,能有效培養學生敏銳語言感知力與地道邏輯思維運用能力。由背誦輸入引導,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定感思;突出語篇分析比較,強化學生中西認知鑒別;突出閱讀積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加大寫作結構搭建練習,利于學生在語言知識積累向主動表達運用延伸中增強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姜 炎.克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母語負遷移的有效途徑分析[J].文理導航,2014(11)
[3]蔣嬋嬋.母語負遷移對高中生寫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學生英語,2014(7)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