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蘭
【摘 要】本文針對如何進行多元互動教學,闡述多元互動教學設計的原則和設計高效多元互動課堂教學的方法—— 合理運用各種素材。根據多元互動教學的策略,分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教學案例片斷,得出開展高中化學課堂多元互動教學,能夠優化課堂教學的結論。
【關鍵詞】高中 化學課堂 多元互動教學 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140-02
新課標提出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為指導,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一線教師如何應用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工作,滿足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是教育教學中的重要課題。課堂教學是高中教育教學的主要陣地,“多元互動教學”是優化課堂教學的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它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能夠較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開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此探討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運用多元互動教學策略進行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高中化學課堂多元互動教學設計的原則
三維教學目標是我們一線教師的教學終極追求,如何在完成三維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將“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創新”的思維育人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到位,需要一堂堂的教學作為基石。運用多元互動教學,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遵循多元互動教學的構建原則。
1.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新課標要求,人才培養的原則就是要重視將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相結合起來,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開展多元互動高效課堂教學設計需要拋棄傳統的滿堂灌思想,舍得放手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要相信學生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與積極性;認識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占據的是輔助作用,輔助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夠達成三維教學教育目標。
2.遵循引導式教學原則
新世紀對學生的要求是能夠自主創新,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而不是一個只會學習記憶的“機器人”。教師在對學生的培養層面上,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層面,而是應該要更重視學生的技能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在進行多元互動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側重選擇引導式教學;在課堂實施過程中,輔助學生,引導學生開展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不能忽略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這樣既滿足學生在知識層面上的要求,又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還可以熏陶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遵循“多元”整合原則
多元教學設計需要研究如何將與學習有關的各個要素(包括教師和學生課堂上的顯性互動、隱性互動,教材的信息整合,教學的環境與條件,學生的學情等)進行整合再次開發利用。多元互動教學模式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教學目標、教材內容等實際靈活運用”。教師在進行每一節課堂內容教學設計時,要注重研究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就是說在平時教學設計中要摸清楚學生的學情。基于學生的不同學情,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與學法的時候要考慮多層次教學,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情,設計具有層次差異性的導學案,選擇不同的教學與學法。教師在課堂講授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師生、生生之間的顯性互動和隱性互動,注重教師與學生的眼神交流,并從中獲取學生的課堂反應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解決。教師可以邀請其他教師過來聽課,這樣可以方便課后其他教師指出自己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過程中不足的問題,相互學習。
二、合理地運用各種素材,造就高效的多元互動課堂教學策略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會遇到如何突破各種知識難點的問題,如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完成三維目標與四維育人目的的問題。所以,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就必須充分利用好各種素材。只有將各種教學素材充分利用好,才能造就高效的多元互動課堂教學。如何運用各種素材完成高效多元互動教學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三個詞”。
首先是“網羅”。教師需要明確課堂教學需要滿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這四個方面的考查目標以及“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要求。教師在進行多元互動教學設計時,需要搜羅與本節內容有關的各種素材,包括史實、本節課重難點等有關的微課視頻、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實錄、需要用到的實驗視頻、優秀的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有關本內容的各種難度的練習題。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信息充斥著我們的世界,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不出門也可盡知天下事,網絡可以給我們教師提供所需要的很多資源。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如向自己的同事、同學、朋友交流學習,獲取各種教學素材。
其次是“篩選”。教師在進行多元互動教學設計時,需要根據高校選拔人才的要求、教學內容等,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篩選。如何篩選,除了要遵循多元互動教學設計原則(學生為主體、引導式教學、“多元”整合),還要注意素材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便協調好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魅力。在篩選素材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學生認知能力的差異,看能否引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最后是“整合”。合理運用各種素材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前提,因此要對已經篩選好的素材進行整合,將課堂教學需要用到的素材,整合到教學設計過程中的合適的環節。常規建議:史實、科學前沿、精美圖片等內容新穎的素材可以選擇用于課堂導入環節;探究型的化學實驗研究、教師演示實驗視頻等素材可以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課題小論文、探究型課題研究等可以留到課后作業或課堂展示中使用。此外,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過程中難以一次攻克的重難點,選擇微課視頻等方式進行處理。
三、高中化學課堂多元互動教學實施的教學片斷分析
筆者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教學片斷設計為例進行案例分析,研究如何進行多元互動教學設計。首先要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三維教學要求,然后根據多元互動教學的策略開展一堂高效的化學課堂。具體如下:
上述流程中,收集各種教學素材,認真研究整合是關鍵。完成教學素材的收集之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所收集的各種素材進行篩選,設計出合理的教案和導學案,根據設計的教案開展多元互動課堂教學。筆者在此展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多元互動課堂教學片斷,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筆者在研究了本內容的教學目標之后,多方面收集和整合各種教學素材,完成課堂教學,并布置學生完成碳酸鈉、碳酸氫鈉在生活中的應用課后小專題。課后學生自主學習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鑒別與相互轉換等內容。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多元互動課堂教學,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歸納總結、思考問題、敢于質疑等科學研究需要的品質,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徐 軍.高中化學新課標下的思索[J].教學改革廣角, 2010(24)
[2]王功生.激趣·情感·人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新理念[J].中小學電教(下),2010(10)
[3]侯寶力.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現代教育科學,2003(4)
[4]余 樂.“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探索[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4)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