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恩勤
【摘 要】本文對階段性目標教學的優勢進行分析,并通過科學分組、按等級設定教學目標、各層次學員混搭助學、及時調整階段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對階段性目標驅動下的中職數學教學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階段 目標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146-02
中職數學是中職教育階段的基礎性學科,數學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其他專業。中職數學教學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就要先分析中職數學科目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實行階段性目標教學,通過分階段設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任務等驅動學生掌握必備的學習技巧和能力,從而逐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學生的成績也逐漸得到提高。
一、階段性目標教學的簡要介紹
階段性目標教學是圍繞一個大的教學目標制定若干個小的學習目標,將復雜、繁重的教學任務分階段、分步驟來完成,學生分階段地掌握知識,逐個階段地考核成績,形成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報告與學習心得體會,一個階段完成后再走向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從初級到高級,從簡單到繁瑣,亦步亦趨地走向成功。
階段性目標教學模式符合中職教育教學,這是因為大部分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弱、學習動機模糊、學習動力不足、學習信心減弱,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可使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都設定一個符合該階段的小目標,面向小目標努力從而逐漸實現大目標,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會為學生帶來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從而讓中職學生產生學習的自信心,更加積極、努力地學習。
二、階段性目標教學模式的適應度分析
階段性目標教學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它不僅適合于普通中高等教育教學,也適應中職教育。階段性目標教學模式具有階段性和目標性兩大特點,階段性體現為:根據不同學齡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成績等來制定學習目標,這體現出一種針對性教學、因材施教的科學教學理念,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成長規律,能夠有效適應中職學生的教學;目標性則體現為根據學生所處學習階段來科學制定學習目標,再根據目標來設定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生在目標的要求下來執行學習任務,有步驟、有目標、有參照地逐步學習,從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成績與學習水平,達到高效學習的目標。
同時,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動機模糊、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習積極性減退等問題,采用階段性目標教學法,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定目標和計劃,讓學生每天實現一個小目標,階段性地實現大目標,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更強的學習自信心,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朝著一個又一個目標前進,獲得理想的學習成績。
三、階段性目標驅動下的中職數學教學策略
(一)合理考核,科學分組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采用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階段性目標教學法的實施也要以學生為中心,也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情況、學習成績等來為學生設定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各類學生努力實現自身的目標,逐漸取得進步。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水平等都存在較大差異,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成績分組。
中職入學第一天或每個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學生需要通過試題來進行考核評價,試題要根據學生所在學年來設計,例如:新生入學試題可以采用類似于中考難度的試卷,二年級、三年級學生則要根據數學科目的學習進度來設計試題、安排考核。通過考核,一方面可以了解各個學齡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也能根據考核成績進行科學分組。
例如,根據測試成績可以將學生分成三大組:優生組、良生組、學困組。這樣就能為階段性目標驅動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教師可以為各個小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布置不同的作業,使得各個小組學生都能在目標的驅動下完成學習任務,逐漸朝著下一個階段努力。
(二)分定目標,針對引導
階段性目標驅動教學最關鍵是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應該根據已有的學生分組制定適合本小組的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同時,制定目標時還應考慮到所學課程的階段、所學的知識內容等方面的因素。為各小組學生設計的學習目標不僅要符合該小組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也應體現出階段性目標的特點。
例如,在學習“函數”這一章節時,從最基本函數的定義,到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再到函數左右平移等都是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函數知識的學習本身呈現出階段性特征,也就是階段性的逐步加深、逐步增加學習內容與難度的特點,為了獲得預期的學習效果,就要針對性地制定學習目標,為優生組、良生組以及學困組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優生組:掌握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增減性等性質,并能熟練做題。
良生組:深刻理解認識函數的基本性質,能夠做出簡單的習題。
學困生組:深刻理解函數的內涵,初步了解函數的其他性質。
這是初始學習階段教師為不同小組學生制定的階段性學習目標,每個小組學生都有各自學習目標,形成梯度式的目標分配,讓學生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來初步完成學習任務,朝著目標努力,這對于學困生小組學生來說就是一種亦步亦趨的正向引導。因為初始的簡單目標相對容易達到,學生達到簡單目標后,再逐步提高目標標準,邁向更高層次的學習,從而產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成員混搭,互助學習
階段性目標驅動下的中職數學教學不局限于教師的機械教學,還要豐富學習形式,教師將更多的學習主動性讓給學生,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相互協作的積極性。
三個等級小組之間成員的再次分配,形成新的學習小組,新小組內成員學習成績有所差異,形成了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均勻分配的小組,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幫助,互助學習,進一步帶動學生的高效學習。
此時,教師依然采用階段性目標驅動教學法,根據所學知識板塊的特點來對應制定學習方案,優化教學策略。
例如,在學習“數列”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來設定教學目標,設定若干個學習階段,從基本的“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第 n 項 an公式的學習與運用,到等差或等比數列前 n 項和 Sn 的求法,再到靈活利用 Sn與 an 求通項,以及錯位相減法、錯位相削法等。
每一個階段都為小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配上習題訓練,雙向結合來逐步達到學習目標,由淺入深地實現高難度的學習任務,達到更高的學習目標。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小組比拼、小組競爭等方法,讓小組學生內部相互支持引導,優等生指導學困生,形成小組內部的合力和凝聚力,各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地完成學習任務,逐步地達到高層次的學習目標。
(四)階段反饋,調整目標
階段性目標教學法并非一成不變、一勞永逸,教師所設定的目標也并非完全適合學生、適合一個階段的學習,對此教師就要做好階段性反饋工作,也就是要根據每個階段所設定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意見反饋等來分析這一階段所設定的目標是否科學合理,能否被學生接納和吸收,當發現問題和不足,要積極地調整這一階段的學習目標,讓目標更加適合學生,從而更好地推動教學。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這一知識點時,如教師未能把握好教學節奏,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公式以及公式間的基本變形后,直接邁向對三角函數圖像性質的深層次學習,直接跨越到三角函數的奇偶性、周期性等,這無疑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會對突如其來的學習任務感到措手不及,從而產生抵觸情緒。
對此,教師則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認知情況,并通過課間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來分析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剖析學生能否真正適應這一速度,進而靈活地調節教學方法,調整學習目標。一切策略、目標的調整都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最終目標都是要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讓中職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快樂,從而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學習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階段性目標驅動下的中職數學教學能夠有效適應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帶動學生投入到學習中,通過設定不同階段,設定不同的階段目標來驅動學生、鼓舞學生努力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從逐步達到高層次的目標。教師在實際階段目標教學過程中應該認真、深入地探索,不斷調整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徐 芳.探究英語階段性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設置[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9)
[2]徐釗榕.關于中職數學教學的一些思考[J].職業,2016(32)
[3]劉 芳.淺論中職數學分層遞進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6(38)
(責編 莫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