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澤麗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小兒疝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行腹腔鏡疝氣手術的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在圍手術期中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圍手術期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家長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術后并發癥、住院費用、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家屬的健康知識掌握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屬在護理安全、護理過程、護理結果等方面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能夠較快促進腹腔鏡小兒疝患者的術后康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腹腔鏡;小兒疝;應用效果
疝氣是小兒外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包括臍疝和先天性腹股溝疝兩種,據統計其發病率為1%~4%。腹腔鏡是治療小兒疝氣的主要方法,其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等特點。護理是輔助治療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腹腔鏡疝氣手術患兒的預后水平,良好的護理工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臨床護理路徑是以護理程序為指導,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護理計劃,有利于減少遺漏項目,提高護理質量[1]。近來有研究發現,該護理方式能夠加速腹腔鏡疝氣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3月在42例小兒疝氣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4例行腹腔鏡小兒疝氣手術的患兒,納入標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實用小兒外科學》中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年齡1~13歲;無全身重要器官嚴重疾??;無手術禁忌癥。排除標準:巨大疝囊、難復性疝;合并惡性腫瘤;有腹部及腹股溝手術者;鞘膜積液、睪丸下降不全、睪丸腫物。將該組患兒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4±1.2)歲;右側28例,左側10例,雙側4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7±1.5)歲;右側26例,左側13例,雙側3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由同一組醫護人員實施手術治療及護理配合。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以時間為縱軸,以護理內容為橫軸,按照臨床護理路徑開展護理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1.2.1入院第1 d 為患兒及其家屬介紹住院環境、相關設施及醫院的相關規章制度、醫務人員的情況等。完成常規檢查、病歷書寫。結合宣傳資料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的基本知識,協助患者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講解檢查目的及配合事項。
1.2.2手術前1 d 協助患兒完成化驗檢查,結合宣傳資料介紹腹腔鏡疝氣手術的術前準備、手術過程、注意事項、配合事項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對患兒及其家屬的不良情緒進行安撫。完成術前準備,注意臍部清潔。
1.2.3手術日 晨禁飲食,排空大小便,再次講解術前注意事項。測量生命體征,術前30 min遵醫囑給予術前用藥。術后與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仔細交接,觀察患兒有無異常,靜脈通路的通暢性,根據患兒恢復情況進食[2],向患兒家屬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及對患兒的護理方法。
1.2.4術后第1 d 常規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病情變化、遵醫囑治療,向患兒家屬講解術后飲食及活動的要求。
1.2.5出院日 協助患兒家屬辦理出院手續,向患兒家屬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指導患兒家屬如何預防疝氣復發,囑患兒家屬定期復診。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家長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術后并發癥、住院費用、家屬的護理滿意度。①家長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參照相關文獻[3],設計腹腔鏡疝氣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圍手術期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共20個問題,滿分為100分。得分>85分為健康知識掌握良好。②護理滿意度:結合住院患者優質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的相關內容對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護理安全性、護理過程、護理結果、服務態度及健康教育5個方面,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度五個選項,計分5、4、3、2、1分。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5.0,計量資料采用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住院費用、家屬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家屬的健康知識掌握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家屬在護理安全、護理過程、護理結果等方面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腔鏡小兒疝手術屬于微創手術,由于小兒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容易出現護理不良事件。如何突出腹腔鏡治療的微創優勢,加速小兒疝手術的術后康復,是值得護理人員研究的問題。臨床護理路徑是以護理程序為指導,在標準時間內采取規范的護理措施,以提高護理效率的一種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能夠使護士有預見性的工作,能夠避免以往功能性護理模式的盲目性,責任護士依據臨床路徑的項目仔細對患兒進行全面逐項評估,能夠保證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4]。有研究報道[5],在腹腔鏡小兒腹股溝疝圍手術期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節約住院費用,具有較高的臨床實踐價值。本研究將臨床護理路徑與常規護理在腹腔鏡小兒疝中的營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臨床護理路徑能夠增加患兒家屬的健康知識,減少患兒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這提示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率,促進患兒的術后康復。結果還顯示,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能夠較快促進腹腔鏡小兒疝患者的術后康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春玲,曹仲華,孫亞萍,等.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疝手術48例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3,5(4):372-374.
[2]楊立萍.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5):760-762.
[3]蘆德智,邸彥橙,張金榮,等.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圍手術期中的效果探討[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1):240.
[4]曹萍,劉婷,苗春林,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行單孔腹腔鏡病囊高位結扎術患兒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4(4):61-62.
[5]蘇燕芬.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小兒斜疝修補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2,09(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