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鳳
摘 要:江蘇省特級教師管建剛很早就提出作文教學革命的話題:“作文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練筆,只要學生拿起筆來,真心參與,只要真心誠意地進行漢字的排列組合游戲,寫的數量上去了,總有一天會帶來質的飛躍。”教師應該巧妙靈活地安排小練筆,讓學生自由地展示文采,體驗成長的幸福。
關鍵詞:觀察;表達;興趣;情趣
小練筆,顧名思義就是簡單地練習寫作。訓練學生簡單的書面表達能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加強平時對練筆的指導。”目的是豐富學生習作的素材,它要求不高,易于操作,有的小練筆要求續寫課文內容;有的要求仿寫片段;有的則不限形式,隨心所欲,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我從三年級就開始對學生進行小練筆訓練,以課文為載體,將課文內容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經過幾年訓練,已初見成效。
一、筆墨相濟,讀寫結合
于永正老師曾經說過:“閱讀教學要讀寫結合,找準讀寫訓練的結合點,為學生提供素材,讓學生‘有米下鍋。”我嘗試以課文為范例,指導學生仿寫,如學了《長城》一課,課后練筆是“寫一寫家鄉有哪些風景名勝,運用文中的說明方法。”我采用分組合作完成的方法,讓學生有目的地擬題、分段,運用哪些寫作方法去謀篇布局,不規定字數。一組學生寫開頭,一組學生寫結尾,讓表達能力強的一組學生寫中間的精彩部分。然后,全班一起“拼湊成文”。大家一起讀、一起評議、一起修改。這樣,一處描寫家鄉的景物之作在集體的智慧中誕生了。學生不僅掌握寫作技巧,體驗到寫作的樂趣,更感受到小練筆帶來的奇思妙想。
二、拓展延伸,別有洞天
我們不要抱怨學生不會選材、不會表達。歸根到底沒有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其實身邊每時每刻都發生著許多故事,只是我們的孩子沒有養成觀察事物的習慣罷了。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或情感發展的方向發揮想象,對文本進行延伸,學生的靈性就會在這樣的想象小練筆里飛揚起來。
同樣以《長城》一課為例,課后練筆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我帶領學生到廣場上去尋找觀察點,選擇視角進行觀察分析后,大家一致決定寫人工湖。于是我要求學生按照以下方法觀察:(1)從由遠到近的方法觀察人工湖的特點。(2)環游人工湖時你有哪些想法。(3)聽聽同學們對人工湖的評價。小練筆要求:仿照《長城》的寫作方法,描寫自己眼中的人工湖。下面是一位學生描寫的片段:“家鄉的人工湖雖然沒有昆明湖那么清澈寧靜,更沒有賽里木湖那么遼闊無垠,但它有一種樸素之美,讓我在春天傾聽湖水解凍的聲音,夏天領略湖畔的涼爽,秋天看見湖中的片片樹葉像一枚枚郵票,郵來了秋的消息,冬天,湖面結冰了,我們可以盡情地堆雪人、打雪仗、滑冰,它雖然不大,大概有五六間教室那么大。但是,漫步在長廊間,我覺得人工湖在我心里是無邊無際的……”這樣的小練筆叩開了學生的想象之門,放飛了純真的童心,抒寫出他們單純卻精彩的內心世界,學生自然興致盎然,創意無限。這種練筆也是對課文內容的升華,也是對學生情感的熏陶與提煉,這不是“文道合一”嗎?這比老師費盡口舌指導寫作方法強百倍。
三、情趣無限,分享芳華
小學生對待稀奇的事物好專注,興趣濃,樂于表達,希望得到認可是他們的天性。我將本班學生的興趣進行摸底后投其所好,讓不同的學生寫出不同的趣味作文來。這就是情趣。讓學生寫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這就是興趣。小練筆就是要讓學生有興趣地表達。學了《貓》后的課后練筆是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學生樂此不疲地交談著自己與動物之間的趣事。其中一個學生寫了一只整天在校園里的流浪貓“七仔”:它是校園里的小保安,只要有陌生人進校門,它就狂吠不止,甚至沖上去撕咬,而我們從他身邊經過,它就不停地搖著尾巴,跟前跟后。有一次還把我送到教室門口呢!我們都喜歡它,給它帶飯,所以它在校園里可舒服了。我們上課了,它就躺在草地里睡大覺;我們下課了,它就跑來和我們一起玩,它太可愛了,也很可憐,冬天下了一窩狗崽卻都被凍死了,七仔一下蒼老了許多……看到這些片段,我覺得小練筆給學生帶來的是無盡的遐想,給老師帶來的是課堂教學之后的回味。生活中,很多細節往往是在無意中產生的,在這些精彩的瞬間,兒童的感受是比較深刻的,教師要善于捕捉契機,指導學生傾訴自己的感想,在學生熱情高漲的時候指導學生用文字表達內心感想。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高子陽終身自主研究課題“讓100%的學生熱愛漢字、喜歡寫作、熱愛閱讀”對我啟發頗深,開發學生習作課程,把教材轉化成“我”,小練筆作用不容忽視。我們的練筆之路還將走得更長、更遠、更快樂!讓學生自由地展示才能,體驗成長的幸福。
參考文獻:
[1]高子陽.寫給討厭寫作的學生:好玩的表達[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