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摘要】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一部分組成,是我國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啟蒙以及個性發展均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教育部提出了公益性學前教育以及教育性學前教育發展理念,給我國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明確的創新方向,使得我國各地區的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然而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公益性以及教育性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著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鑒于此,本文根據筆者自身多年從事學前教育相關執教經驗,簡單的對學前教育教育性以及公益性的有效策略作出以下幾點探討,以供參考研究。
【關鍵詞】學前教育 公益性 教育性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038-01
在教育制度改革的過程中,素質教育的推出,使得我國作為基礎教育平臺的學前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家對學前教育提出了教育性以及公益性的教學要求,并同時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逐步的明確學前教育公益性以及教育性的重要地位,以此推動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使得我國學前教育的教學理念以及根本教學目的得到充分的展現。然而就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現狀來看,教育性以及公益性這兩點教學特性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對我國學前教育的成長有著一定的影響。
一、簡析我國學前教學當前的發展情況
(一)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以及教育性逐漸消失
在社會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學前教育逐漸喪失了教育性以及公益性兩方面的發展特征。我國最初的學前教育是由國家財政部門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使得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以及教育性得到主發揮,但是在后期不斷變更改革的過程總,多數的普通幼兒無法享受到國家財政部門的福利補款,再加上一些辦學者或者是管理工作人員無法深入的認識到學前教育公益性以及教育性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得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以及教育性逐漸喪失[1]。
(二)民辦幼兒園的影響
在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改革,使得市場經濟發展極為迅速,再加上教育制度的不斷革新,使得我國一些經濟收入得到顯著變化的家庭,對幼兒的學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大量的民辦幼兒園涌入我國教育系統中。民辦幼兒園的師資力量以及辦學設備均要高于公辦幼兒園,但是民辦幼兒園無法得到財政部門的補貼撥款,使得民辦幼兒園成為了一個盈利性的教學平臺,與我國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以及教育性相違背[2]。再加上我國教育的公平性正處在基礎發展階段,使得一些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總有一部分的家庭無法進入公辦幼兒園,就學選擇面較窄。
二、學前教育公益性以及教育性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在幼兒園內部開展公益性以及教育性教育理念的培養,要使得教育工作人員可以從思想上重視教育性以及公益性的作用,從而更好的維護我國學前教育向非營利性方向發展。其次要在社會中加大學前教育公益性以及教育的的宣傳,使社會群眾能夠更加充分、深入的認識到學前教育的社會公共效益,從而使得各家庭可以更加理智的選擇幼兒的教學平臺,使得教學公正性得到發展。
(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幼兒教師作為學前教育的主力軍,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是否存在問題,成為影響我國學前教育辦學質量的直接因素。因此,要轉變學前教育的辦學理念,要將學前教育融入公共服務建設事業中,使學期教育的公益性以及教育性得到集中體現。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并且也要強化教學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使得學期教育的公益性以及教育性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三)加大政府的扶植力度
政府作為學前教育公益性以及教育性開展的主要支持力量,要在學前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的體現出自身的建設作用。相關政府單位要深入的認識到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以及教育的作用,要積極對某公辦幼兒園的實際辦學理念、辦學規模進行研究分析,從而給出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以此提升公辦幼兒園的辦學門檻,提高公辦幼兒園的辦學標準。另外要制定統一的辦學質量評估政策以及辦學標準,規范我國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的辦學模式。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的福利補貼,盡可能的提升幼兒園對公共設備的使用率,提高幼兒園的公益性與教育性。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不斷的對現有教育制度進行深化改革,使得我國教育體系更加的重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分析學前教育當前的發展情況,從而提出學前教育公益性以及教育性發展的有效策略,以此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的辦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偉勤.學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J].亞太教育,2016,(33):1.
[2]王正興.學前教育的教育性與公益性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3,(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