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強
【摘要】當今社會,計算機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遍及各個行業,用人單位在選拔人才時對計算機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學生計算機學習的起始課程,也是其他計算機能力發展的基礎,當前大學普遍對計算機基礎課程較為重視,將其列入必修課范圍,但是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分析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對計算機教學和學習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 存在問題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137-02
計算機能力是當代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高校將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向大學生傳授計算機基礎知識并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以此培養優秀的計算機人才,增加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當前由于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再加上高校擴招速度加快,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方法等不能適應教學需求,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如何解決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計忽視了學生的水平差異
在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較大差異。例如,有的學生從小接觸計算機,已經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娛樂、購物、收發郵件、文件處理等,而有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沒有任何認知和操作技能,這樣一來,全國各地的學生進入同一班級之后,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設計忽視了這一狀況,所有的同學都使用相同的教材和教學方法,導致有的學生學習吃力而有的學生又覺得過于輕松,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教學效果不理想。
2.教材內容更新過慢且實用性不強
當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技術、軟件、系統的更新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但是當前的計算機教材更新速度過慢,學習內容通常是已經過時的技術,內容過于陳舊,不能滿足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需求。除此之外,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和水平要求與他們的專業息息相關,不同的專業對計算機知識的要求也不一樣,但是高校在安排課程時缺乏考慮,教學內容與專業聯系不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實用性不足,因此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最后很多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課程開設失去了意義。
3.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方式有待改變
當前高校在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時,大多采用理論教學和上機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理論授課大多還是沿用傳統的授課方式,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由于計算機知識大多比較抽象,單純通過講解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掌握不夠牢固。理論課結束后進行上機操作,很多學生理論和實踐結合不起來,不知道如何操作,再加上上機操作課時較少,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總之這種授課方式使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個人思考和實踐機會較少,學生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不到鍛煉,不利于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提高。
二、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進策略
1.針對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差異化教學
進入大學時,由于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如果采用統一授課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高??梢圆扇〔町惢虒W。首先,開課之前測試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按照不同水平進行分級,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著重教授計算機基礎知識、基礎操作等,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重點教授計算機應用技能,軟件使用等,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針對性教學。其次,根據不同的專業需求采取差異化教學。例如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求相同,教學方式和內容也要有所不同,學校要綜合考慮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2.依據不同專業需求不斷優化教學內容
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處于不斷的更新換代中,計算機知識也是日新月異,因此,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要時刻關注技術進步,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優化教學內容,及時將新技術、新知識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能及時掌握最新技術和知識。除此之外,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需求優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就業市場。例如,有的專業側重辦公軟件、網絡的應用,有的專業側重程序設計、開發等,高校要結合專業及就業需求來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計算機人才,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根據課程特點不斷改進創新教學模式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很多知識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往往比較抽象,學生只有通過具體的上機實踐才能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改進教學模式,采取上機授課的方式,教師一邊講課一邊演示,學生跟著操作,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轉變為指導者和幫助者,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組織各種競賽活動,分組練習討論等,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改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計算機能力已經成為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作為人才的重要輸出渠道,要重視計算機能力的培養,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成長為符合社會需求的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姝廷,王連生,劉端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索[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4).
[2]王耀民,劉新光,馮天亮,丘文峰,曾華,何文廣.淺談高校計算機基礎類教育改革[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32).
[3] 王軼冰,陸峰,欽明皖. 推進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養[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