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芳
摘要:隨著新課標教程的不斷推進,對于教學也有進一步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積極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學習態度。所以對于小學英語的教學就需要更加付諸于情感,更加促進互動,讓學生樂在其中,主動地學習。為使小學英語教學能夠高效的完成,能夠讓小學生喜歡英語,教師必須運用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建立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地愛學英語、愛說英語,能用英語簡單的交流,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學習;高效教學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發揮出教學的最大效率,讓學生能夠在一節課中最大限度的學習到知識,學會知識。要實現高效課堂的打造,簡單的來說就是要提高和減輕。也就是說要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減輕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可見要打造高效課堂,靠教師或學生的單方面是不夠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一、合理利用課前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
小學生都是好動的,喜歡玩耍的,這就使得很多時候即使課堂教學已經開始了很久,但是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依然還停留在課間的休息狀態上,思維的興奮還無法轉換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樣就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能夠在這個時間將注意力迅速轉移到即將開始的課堂上,提高課堂效率。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活動甚至是游戲,比如我們把教學內容編成了一些節奏歡快、通俗易懂的英語韻律歌謠,供學生朗讀、吟誦并表演。又如在教26個英語字母時,可讓學生模仿字母的形狀,用身體擺出和字母大體相似的形狀,這樣就把呆板、枯燥的字母活靈活現地演繹了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每天輪流一名學生在上課開始時用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做自我介紹,也可以介紹朋友或者自己的寵物等等,隨意地發揮,最重要的不是學生說的什么,而是學生是否可以說。因此,教師可以在完成教學之余教導學生學習一些英文歌曲,或者講一講英文小故事,使學生在課前的這段時間輪到自己的時候就不至于手足無措。這樣的效果不僅迅速轉移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讓學生將思維轉換到英語的學習中來,也為學生能夠“說”出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二、在教學之余為學生提供思考和學習的空間和時間
新課程對于教學的要求是要以學定教,強調對學生的當堂訓練。一個有效的、高效的英語課堂應該是難易結合,內容多少適量。教學的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超過了一定的量,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也使學生感到過于疲勞。而學習內容過于簡單,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過于難又容易讓學生失去參與的信心和動機。所以,課堂教學的量和度要適中,做到“蹺蹺腳夠得著”,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一定的挑戰性、競爭性,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戰勝困難、解決困難的意識。
尤其注重先學習后教學,抓住重點和精要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學中要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自主學習是一種課前預備,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順暢、有目的性地去學習,能夠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去指導,使小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在預習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預習的要求,并對預習的方法給予一定的指導。通常情況下,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或知識點無非就是單詞、句型、閱讀等等。在預習過程中要求學生發現自己已經會的,以及自己還不會的,都要做出一定的標記。這樣,學生在教師教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已知的和教師講解的是否切合,自己不會的教師是怎么講解的,學習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同時學生在面對一個新的未知的知識的時候能夠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就會有重點的去講,學生也會有重點的去聽;學生自己會講的由學生去試著講,學生不會講的由教師去講解和指導,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課堂時間,讓課堂成為每一個學生開心學習和生活的樂園,學生在這個樂園里可以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相互合作、互相學習幫助,甚至是可以玩樂的小天地,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促進良好的師生之間的關系
要想達到小學英語課堂的高效,必須做到師生共同參與,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但前提是必須建立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因素,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自內心的去接近學生,去感受學生,去了解學生,去尊重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為什么學生會這樣做。當課堂變得民主,變得輕松,變得活躍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自然的調動起來了,學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教師才能夠根據學生的思考對課堂教學適時改進,營造一個良性的教學循環模式。
四、教學氛圍和諧化
和諧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會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松愉快,個個精神抖擻。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解釋學生的疑惑,適時點撥,講解要生動有趣,幽默詼諧,使學生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圍繞中心各抒己見。在關鍵問題上,教師要留出“空白”,讓學生探索;要留有余地,讓學生聯想;要讓學生透過有限去發現無限,使雙方都沉浸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共同探索學習英語知識。因此教師要利用自身良好的師德、風趣的語言、十足的親和力、飽滿的熱情、真實的感情、有效的管理,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上呼下應、下傳上達,情真意切,配合默契,從而真正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高質量地完成英語教學任務。
五、教學評價激勵化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尊重激勵、信任激勵、賞識激勵等多元的激勵性評價方法,科學、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多給學生一些認可和信任,給予學生精神力量,讓他們的身心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輕松愉快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同時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一定的挑戰性、競爭性,培養他們主動探究、戰勝困難、解決困難的意識,讓他們愛上英語。
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主動地學習,打造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使學生愛學英語,會學英語,不斷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