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淑紅
摘要:現代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正在加快,微課的開發使用受到了許多教師的關注,漸漸發展成為時下一種新的授課方式。將微課應用到中職德育課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通過列舉微課在中職道德課程中的應用,并對其實際的運用進行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微課;職業道德與法律;應用策略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人們逐漸進入到了一個“微時代”,而隨著移動通訊終端手機的普及,以及網絡覆蓋率的提升,“碎片化”的學習方式逐漸興起,微課的教學方式也應運而生。這種以短時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的短小精悍的課程教學模式,若應用到中職的德育課堂上,將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一、微課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應用
微課程要想起到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的作用,就要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并且其自身的內容也要值得深入探討研究。所以,微課在應用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需要調整使用,否則將拘泥于形式而起不到實際作用。
1.調動學生預習積極性
中職生的基礎相對較弱,學習缺乏主動性,因此鮮有學生能夠做到對課程的提前預習,這就影響了我們德育課的上課效率,也影響了授課的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們可以用微課來提起學生對接下來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課程預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前熟悉將要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微課,引發學生們對于課程問題的思考,這樣,學生就能對課程有所了解并發現問題,迅速進入接下來的課程。
2.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課堂的關鍵,能否引起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就要看課堂導入的效果如何。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充分發揮微課的魅力,在一開始就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完成這一重要的環節。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資料、街坊或者對校園學生的采訪等,向學生展示與接下來課程相關的內容,利用直觀的視覺與聽覺的沖擊,給同學帶來最直接的感受,學生會不自覺地去思考視頻中所提到的問題,然后教師就可以順勢把學生帶入新課程的學習,完美進入到下一環節。
3.創設情境學習
許多教師在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如果進行單純的視頻播放,學生更容易處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問題,會覺得這樣的事情和自己沒有關系,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這樣,學生就無法投入到學習中去。而《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程較之其他德育課程,擁有更強的理論性,如何教給學生怎樣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自己,是每個教師面臨的難題。這時就可以嘗試利用微課程,來創設一些學生熟悉的、貼近生活的情境,因為這些情境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環境,所以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引導學生將自己代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以當事者的角度進行思考,真正的知法、懂法、用法,學會用法律的武器對自己進行保護。教師可以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引導,并在最后對學生的想法進行概括、總結,提煉出精華。
4.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知識,是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為了突破這些重難點,教師往往要多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而微課短小且目標明確、內容具有針對性的特點,特別適合做重難點的解決與突破。微課生動形象的畫面,往往更容易被不同水平的學生理解,也比傳統的教學更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微課視頻的連續性,也可以讓學生在忘記某個知識點的情況下,依據前后的視頻內容推理出來,使知識運用起來更靈活多變。
5.拓寬學生視野
法律知識是在學習、生活中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的,只有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才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許多其他新的東西,從而學到新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借助微課就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微課的視頻可以包含更多、更廣的內容,利用視覺、聽覺對學生的沖擊,拓寬學生對世界的認識,提高學生面對問題結合多方面綜合考慮分析的能力,以找到更全面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案件,也能引導同學課下主動對知識進行搜索涉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6.課后拓展
微課不僅能在課堂中發揮作用,在課后,也能在學生對知識的探索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課上所涉及的法律知識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面對學生對深入學習的渴望,教師可以制作一些課后的微課程,對學生的知識進行補充和拓展。教師能教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引導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學習,提高其學習的能力,把學生帶到社會中去,了解、適應社會,才能真正發揮德育課的作用,發揮教師的作用。
二、微課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微課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應用教學中,起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但是,在運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針對這些問題,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1.微課的拍攝質量有待提高
由于微課還處于探索階段,樣本不是很多,教師對微課的拍攝質量也不是很理想,還有待提高。對于此問題,可以采取組內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研討、開發視頻的方式,集結大家的力量,制作一批高質量的德育微課課程,從整體上提高微課的拍攝、制作質量。這種方法也可以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互相交流經驗,給學生帶來更棒的課堂體驗。
2.德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高
從事中職德育教學的教師,大多屬文科出身,自身對于微課相關理論、技術方法的理解與運用也不是很精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困難。比如說會有圖片制作不規范、視頻剪輯合成不夠流暢等技術問題。針對這類問題,學校可以開展德育教育信息技術的專項培訓,幫助教師盡快掌握微課程設計、制作等各方面的技能,并且可以針對不同教師的學習能力,劃分等級進行培訓。比如說,一些年紀大的教師,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弱,就可以只對其進行一些基礎的培訓,而年輕教師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就可以培養一批年輕的微課的專業制作人,幫助其他教師對其制作的微課進行加工、潤色。
3.微課教學零碎化
微課生動的展現形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興趣,但是也容易導致學生對沒有設置微課的課程失去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程度不夠,影響知識體系的連貫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制作成微課,盡管微課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并不能從根本上取代傳統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們討論研究,科學合理的對微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進行整體的把握,將微課與課堂授課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其自然的銜接。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適應各學段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突出個人修養、社會素質,注重自主發展、實踐創新。《職業道德與法律》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因此,微課在應用的過程在不能與課程的目標脫軌,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三、總結
微時代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微課程的使用為中職德育課程的改革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微課在中職德育課堂上的使用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更好地實現了德育課的教學目標。盡管微課的應用才剛剛起步,但相信微課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