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悅
摘要:技術創新已成為當前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因,而科技型小微企業是科技創新最為活躍和最具有經濟發展潛力的群體,不但能激發市場活力、為社會增加就業崗位,還可以推動整個社會改革創新的進程。現階段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已進入蓬勃發展期,但由于這類企業具有高風險、高失敗率以及未來收益不確定性等特點,同時存在與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以及銀行嚴重惜貸等問題,其在發展初期始終面臨著資金緊缺、融資難的問題。本文以在A企業實踐為背景,分析其當前融資存在的問題,從中選取信息不對稱這一角度,試探討信號傳遞理論在該類型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作用,旨在對該類創新型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科技型小微企業;信息不對稱;信號傳遞理論;融資;作用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02
引言
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發展對國家的科技進步、經濟結構調整、社會建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在企業數量、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繳納稅收、促進就業、技術研發、活躍市場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春深,2013)。然而,科技型小微企業卻可能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而造成發展受限甚至破產(楊楠,2013)。尤其在其發展初期,研發尚未獲得成果,企業資金力量薄弱,同時又需要大量資金注入支持創新研究,而這類新興企業由于尚未發展成熟,缺少相應的知名度,可查詢到的企業信息有限,這使得科技型小微企業更加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本文以A企業為研究對象,以其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作為研究方向,旨在探討信號傳遞理論在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作用,為解決該類企業的融資困境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A企業背景
醫療器械產業是直接關系到大眾生命健康的新興產業,當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已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銷售總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556億元,而以江蘇、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和以北京為代表的渤海灣地區更是形成了優勢產業集群。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醫療器械的流通問題逐漸成為關注焦點,由于醫療器械的特殊性質,不僅需要配備專業的物流人員,還需要具備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對醫療器械儲運技術和環境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而當前大部分醫療器械企業并不具備相關資質,另一方面,流通成本高昂對小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而言是巨大的負擔。在此背景下,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行業興起,該類型企業集倉庫、冷鏈、運輸車隊、現代化信息系統和專業的物流服務團隊為一體,打造現代化的醫療器械儲運中心,使得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劃分更加有效規范,有助于節約社會能耗。本文選擇這個行業作為研究方向,以在A企業實踐為基礎,分析該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金困境。
在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固定資產的建設、信息平臺的構建以及相關專業人員的配置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目前A企業資金來源比較有限,一方面來自內部利潤的滾存,另一方面來自銀行的短期借款,下表為該企業2013—2015年籌集資金的情況:
由表可知,該企業2013—2015年間主要的資金來源為銀行貸款,融資渠道過窄,由于短期借款需要按時償還,對于發展初期的該企業而言,無疑也存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
二、A企業融資困境分析
當前造成A企業融資困境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息能影響大眾在家庭、商業、政府活動中的決策過程,一般的,大眾通過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來進行決策。不同的人知道不同的信息,有的信息是私人的,一方掌握私人信息不對外公開,另一方如果可以獲得這樣的信息就可能做出更好的決策,此時就出現了信息不對稱問題。Stigliz(2000)強調了兩種情況下產生的信息不對稱尤其值得重視,一種是關于質量的信息,一方不能夠完全了解另一方的情況;另一種是關于意圖的信息,一方很關注另一方的行為以及其行為的意圖。
本文研究對象A企業,其所在行業作為新興尚在成長的行業,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行該行業的試點工作,將來該類型企業必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普及,因而該企業很具有發展前景,同時對比同行業公司毛利率(如下表),可見該類型企業一旦投入運營,其年收益是非常可觀的。
然而,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急需大量的發展資金支持,但一些外部投資者無法接收到企業的訴求或者因無法了解到企業及其行業真實全面的資料而對企業價值及未來發展的評估缺乏準確性,并最終放棄投資,此時即是存在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因而對于該企業而言,需要尋求通過其他方式改善目前的融資困境,主動向投資者釋放其真實信息,降低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改善與投資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基于此,本文通過引入信號傳遞理論,試圖解決該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三、信號傳遞理論對企業融資作用
信號傳遞理論主要關注的就是如何減少雙方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其可以用來解釋雙方(個人/企業間)交換不同信息的行為。Spence(1973)曾對勞動力市場進行研究,在勞動力招聘過程中,雇主與求職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問題,雇主無法真實判斷求職者的能力,從而導致求職者能力可能被低估,造成求職者被拒絕或者入職后遭遇不公平對待,而求職者為了避免這樣的局面產生,會采取一些措施來減少與雇主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比如高學歷求職者會通過展示其學歷背景來說明其自身價值,將高學歷作為一個信號,與低學歷背景的求職者區別開,最終來影響雇主的選擇,也即通過信號的傳遞來交換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在Spence的研究基礎上,Kirmani和Rao(2000)通過實證分析進一步地解釋了信號傳遞理論。其對樣本企業進行了區分:優質企業和劣質企業,并對收益進行了分級,由高到低分別是A、B、C、D。樣本企業均知曉其自身真實的質量,但外部人員,比如投資者、客戶等并不了解,由此產生了信息不對稱問題。每個企業都有機會選擇向外部人員(投資者、客戶等)傳遞或不傳遞它們真實的質量信息,也即企業的質量就是一個信號。結果表明,優質企業傳遞了其質量信息后,它們可以獲得A級收益,如果它們選擇不傳遞其質量信息則會獲得B級收益。相對的,劣質企業不對外傳遞其企業質量信息的可以獲得C級收益,選擇傳遞其質量信息則會獲得D級收益。對于優質企業而言,信息傳遞是一種對企業有益的切實可行的辦法,鑒于此,優質企業會受激勵而去主動傳遞其企業質量信息,劣質企業則會避免傳遞企業真實情況,從而形成分離均衡,在此基礎上,外部人員(投資者、客戶等)能夠很準確地區分出優質企業和劣質企業。
近年來,信號傳遞理論研究有了更全面的擴充,比如企業的債務和股息被認為是傳達企業質量的信號角色,只有優質企業才有足夠的能力去支付長期債務利息和股息,而劣質企業無法負擔這樣的支出,而投資者可以據此評估企業能力。
綜上所述,信號傳遞理論可以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緩解企業融資困境。作為信號的傳遞者,企業掌握自身所有信息,這些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投資者可以從中找到有用信息,比如關于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詳細情況,這些信息可能涉及到企業早期研發的成果,也可能是后期銷售報告的初步銷售結果。如果企業自身有良好的發展潛力,有過優的企業質量,應當積極地對外傳遞信號,因為只有企業信號被投資者關注到,投資者才有可能去了解企業并在可行的情況下投入資金。因此在發生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類似A企業這樣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應當主動對外釋放信號,比如同行業毛利率、投資者購買企業股份帶來的預期收益等信號,這些都將有利于投資者了解企業的真實能力和發展潛力,對企業產生信任感,降低投資者對企業發展不確定性的擔憂,從而解決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好地幫助企業獲得資金投入。
四、結語
本文以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這一新興行業為研究背景,以在A企業實踐為研究基礎,分析了當前該企業存在融資困境的主要原因,即信息不對稱問題,探討信號傳遞理論對解決該企業融資困境的作用。本文認為,類似A企業這種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在市場需求大、自身發展潛力無限、企業運作良好的前提下,當自身面臨資金需求時,應當積極地對外部傳遞信號吸收投資。當然,本文只是研究分析了一家科技型小微企業,研究結果相對缺乏代表性,還需要后續研究補充完善。
參考文獻:
[1]金春深.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3.
[2]姜重安.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研究和探析[J].金融經濟,2012,18:139-141.
[3]施敏.信息不對稱、投資決策與融資方式選擇的實證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4.
[4]張玉明,李江娜,陳棟.信息不對稱、云融資模式與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5:100-103.
[5]茹莉.破解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J].經濟縱橫,2013,9:91-93.
[6]張新吉.我國小微企業資金短缺問題的成因及緩解對策[J].會計之友,2012,31:4-7.
[7]Sliwka,D. Trust as a signal of a social norm and the hidden costs of incentive schem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97:999-1012.
[8]Spence,M. Job market signal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73,87:355-374.
[9]Stiglitz,J.E. The role of inferences in sequential bargaining with one-side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Some experimental evidenc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1441-1478.
作者簡介:潘 悅(1990-),女,漢族,江蘇金湖人,講師,碩士,金肯職業技術學院,主要從事財務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企業實踐培訓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