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
摘 要 隨著網絡、尤其是移動網絡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已經基本得到普及。然而,這些平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認可度不高、吸引力不足等問題。功能性不強或者功能不完備,是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應盡量發(fā)揮其咨詢、服務、監(jiān)督的作用,從而增強其存在感和吸引力。整合校內資源,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提高網站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網站 吸引力 功能性 網絡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應用現狀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主要成就
自2000年9月我國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來,各高校根據自身條件,通過努力探索和嘗試,充分利用主題網站、BBS、博客、微博、微信、APP等網絡資源,建立了一大批依托于網絡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基本上實現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普及任務,在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根據對抽樣調查的100所高校官方網站的查詢,截止2016年11月,有94所高校已經擁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普及率達到了94%??梢?,“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全面加強校園網建設”這一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1.2存在的主要問題
然而,隨著網絡、尤其是移動網絡的快速發(fā)展,一方面,一些使用頻率較小、相對落后的平臺模式,如BBS、博客,正在逐漸地退出歷史舞臺;另一方面,作為最穩(wěn)定、使用人群最多的平臺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卻面臨著認可度不高、吸引力不足等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訪問量少,利用率低,缺乏學校特色等方面。
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性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從網絡的時代性特點來看,一個具有吸引力的網站,必然具備趣味性、功能性的特性,或者至少具備其一。而從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自身特點來看,“趣味性相對較弱”這一特點是由其政治屬性決定的,較難通過內部建設的途徑解決。因此,這就更加凸顯了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性建設的重要性。
2.1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性建設是體現教育“人本性”的需要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注重教育對象的主體需求,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上來,就是要使廣大高校學生通過網站滿足其在校期間對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的各種需求。這種需求是全方位的,并不是說只有與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關的內容才可以在網站上有體現,凡是學生亟待解決的問題,都應該能夠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來尋找解決渠道。學生唯有在自身需求得到解決的前提下,才會真正認可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這些網站的最終目的才能得以實現。
2.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性建設是體現教育服務性的需要
周恩來同志曾在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指出:“我們的教育是大眾的,是為人民服務的,這是我們教育的方向?!狈招允撬枷胝谓逃闹匾匦?,從某種意義上說,高校所有的教學和管理人員都是為學生服務的人員。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應該在實際的日常工作中體現其服務性,更應該把完善的服務功能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實現服務的全面性和實效性。
2.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性建設是體現中國教育特色的需要
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得以存在和發(fā)展,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夠符合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國情,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
每所高校及其所在地區(qū)都有自己的歷史積淀和特色資源,隨著網絡環(huán)境的日益優(yōu)化,高校應該將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功能也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使其更加接地氣,從而增強網站的吸引力。
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性建設的有效途徑
思想引領、信息通報和知識傳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最基本的功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設立之初,基本上都是圍繞這幾個功能在做建設,目前有些功能已經初見成效。然而,要想實現全面、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功能,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進一步的調整和優(yōu)化:
3.1整合校內網絡資源,減少網絡平臺的重復性建設
名目繁多的網絡平臺,不僅因為重復性建設造成了資源浪費,還造成了管理上的分散與不連貫。其實,從以上網絡平臺的服務性質來看,只要該網絡平臺能夠解決學生在生活、學習或思想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所用,都可以將其功能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當中去,既有利于節(jié)省資源,又方便廣大學生在眾多的網站中確定一個能夠解決其各方面問題的統(tǒng)一入口。
3.2協調處理好高校各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
在高校系統(tǒng)內,由于各網絡平臺的權限由不同的職能部門分管,所以如果要求對這些平臺進行統(tǒng)一的集中管理,必然會造成某些行政部門權力的削弱,從而在執(zhí)行過程中受到阻礙。針對這種多頭管理、雜亂無序的情況,決策者必須從學校全局的高度出發(fā),統(tǒng)籌協調各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在確保管理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加強合作,避免各自為政、推諉扯皮。
3.3營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網管專業(yè)人員協調合作的管理機制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部門的人員編制所限,很少能配備專業(yè)的網絡管理人員,一般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兼職來做管理。因此,各高校應根據自身情況,采取適當途徑和措施彌補這個缺陷。如,為兼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提供必要和充分的專業(yè)技術培訓,或者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與網絡技術管理人員聯手合作進行管理。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網絡建設結合起來,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