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鐵
摘要: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改變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出現了本質上的變化。原有的成本計算方法已經無法適應各行業發展的要求,開始使用新的成本計算方法——作業成本法。但因為不同行業的特點,特別是制造業,作業成本法很難大范圍的運用。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機械制造業;運用
作業成本法,是以成本動因為前提,把作業做為工作的核心,根據資源的使用情況,確認成本的使用,進行核算,并用記錄與報告的形式保存,是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它與傳統的成本核算法相比,計算結果更加準確,但它在機械制造業運用,會受很多因素影響,需進一步完善。
一、作業成本法在機械制造業運用的局限性
(一)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外部環境對這一方法的應用有直接影響,限制其在機械制造業的應用,其原因是作業成本法還未得到我國的認可,又因為它與行業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很大的差異,導致很多機械制造企業無法使用。
(二)機械指導企業缺少技術保障
作業成本法有新的費用分配標準,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使用不同的技術,企業想要使用這項技術,必須有技術保障,但行業中的很多企業,技術設施不足,水平落后,很難滿足其使用條件[3]。
(三)員工素質較低
作業成本法有固定的流程,且流程數量較多,只有企業各人員積極參與,才可以發揮方法的優勢。但機械制造企業中雖然有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但整體的工作素養并不高,對作業成本法的了解較少,工作缺少默契。
(四)企業發展目光局限于眼前
機械制造業可以得到很多的經濟利潤,導致各企業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企業的利益上,忽略了成本的控制,給作業成本法的使用設置了障礙。有的管理者了解后認為,其核算過程較為復雜,會浪費過多的精力,不會采納并使用。
二、作業成本法在機械制造業的運用
(一)分析、確定資源的使用情況
機械制造業國使用的資源包括人工費、燃料動力費、水電費等,這些資源需要根據不同的項目,均勻分配,制定資源的劃分標準。又因為機械制造業的生產復雜,所以不同資源的使用會呈現出相應的狀態,而同一個資源也可以在不同項目中使用,為產品提供服務。所以,機械制造企業用作業成本法確定使用的成本時,需要先確定使用了哪些資源,進行分析[4]。
(二)找到作業的中心,區分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
作業是隨生產出現的經濟活動,作業中心是從所有作業中內明確哪一個是作業中興。確定作業中心的方式是:了解機械制造的流程,搜集可以用作業成本法分析的信息,把整個生產活動分成不同的作業內容,與作業人員一一對應,整理成本信息、資源使用信息以及生產活動的進行情況,然后把這些信息匯總,給出這些作業的增值評價,并按照五分法排序,找到并消除不會產生增值的作業。
(三)明確資源的動因,建立作業成本庫
把整個作業劃分成不同的部分,確定作業中心后,可以建立與之對應的成本庫,把資源使用與分配等信息收錄到作業成本庫中。確定資源的動因需要遵循以下原則:如果一項資源的使用歸屬于某個作業,即可直接把信息收錄到對應的成本庫中,其產生的資源損耗是最終損耗,資源動因也是成本動因,就像是材料的使用;如果一項資源的耗用屬于某項作業,即可直接放到成本庫中,是專項作業耗費,比如作業產生的辦公費用;如果資源可以在多個產品與項目中使用,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分配,其標準就是資源動因[5]。
(四)明確作業成本動因,分配成本
作業成本動因,是根據分配比率,把成本庫中的成本劃分給各個產品。其要遵循的原則是:作業成本消耗與成本動因建立聯系,即具有相關性,根據相關性的不同,分為交易性、延遲性與精確性三種;減少成本動因使用的成本是,選擇容易收集信息的成本動因,消除無法直接確定消耗的成本動因;動因的確定可以提高機械的生產水平與生產效率,與管理者的利益直接相關;考慮不同因素互相的影響,即讓生產效益最大化,控制成本的使用,降低關聯性。
(五)計算成本
核算作業成本的最終目的是,計算產品使用的成本數量,匯總使用的直接成本,以及各個項目使用的間接成本,得出最后的總成本,即產品成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材料的使用、人工的投入、制造費用。制造費用是成本消耗的總和,每項作業成本的計算方式是,用分配率乘以作業動因。
(六)制定目標作業成本
機械制造企業會根據上述分析,制定生產的目標作業成本,根據不同作業使用資源的情況,合理分配資源,以此提高資源利用率,幫助企業完成成本控制。
(七)分析作業成本的差異
作業成本的差異是,把使用的成本量與預定的成本量進行對比,發現兩者的不同,并得出存在差異的原因。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控制企業使用的成本,為業績考察提供參考依據,并檢驗資源動因、作業成本動因的選擇是否正確,優化配置。其比較步驟包括三步,計算企業實際成本,得出差異數額,展開分析,以此找到各作業對應的人員,加大管理力度,控制成本。
(八)作業業績評價與考核
考核作業的業績,是控制成本的主要方式之一,其考核內容包括花費的時間、作業效率、工作質量等,由此了解到作業成本法的優勢,調動員工的的積極性,讓其按照工作規范完成工作。
三、結語
作業成本法在機械制造業中的運用,能夠控制作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但它的應用會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很難在行業中全面運用。其運用方式包括分析、確定資源的使用情況,找到作業的中心,區分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明確資源的動因,建立作業成本庫,明確作業成本動因,分配成本,計算成本,制定目標作業成本,分析作業成本的差異,進行作業業績評價與考核。
參考文獻:
[1]韓丹丹.淺議作業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4,03:301.
[2]劉樂娟.淺議作業成本法在鋼鐵企業成本核算中的運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4,08:31+33.
[3]王蕓.淺議作業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4,27:33-34.
(作者單位:青島美克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