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慧

【摘要】中國是一個典型的關系型社會,人情支出的概念也已經深入到每個居民的觀念中。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人情消費模式也開始逐漸改變。此外,由于人情支出增長的比重日益增加,并逐漸成為居民的負擔。所以本文通過對四川省樂山市青平鎮的調研來論證人情支出與家庭收入之間的關系,并使用2SLS模型對調研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家庭人情支出顯著增加了家庭收入,并從側面反映了居民送禮金的動機。
【關鍵詞】人情支出;家庭收入;實證分析
一、前言
中國素來以禮儀之邦見諸與世界,“禮尚往來”的理念和行為早就深深根植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婚喪嫁娶、添丁增歲等現象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成為社會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是近年來,居民的人情支出總量不斷攀升,甚至出現鋪張浪費嚴重等現象,逐漸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困擾。所以本文利用四川省樂山市青平鎮的調研數據來反映日益增長的人情支出會對居民的生活產生有益的影響還是有害的影響呢?
在現有研究中,直接研究人情支出對家庭收入的影響的文獻并不多見。Li和Zhang(2003)研究發現,社會網絡能夠有效提高農村居民外出打工的概率。此外,Bian(2001)研究指出社會網絡還能有效地促進城市勞動力的就業。
二、文獻綜述
劉軍和邳建雄(2004)在對人情支出的分析中指出:當前人情禮俗消費造成了居民生活的經濟負擔,為何還能得到了蓬勃發展?通過納什均衡對這種矛盾進行分析得出,居民還是會接受這種循環的人情消費。
章元和陸銘(2009)通過將禮金支出作為社會網絡的代理變量研究了社會網絡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上對于農民工工資的影響,發現,只有微弱的證據表明擁有更多的社會網絡能夠直接提高農民工在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工資水平,只能通過影響農民工的工作類型間接影響其工資水平。
從已有的文獻來看,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情支出本身以及影響人情支出的因素上面,基本上很少有直接研究人情支出對家庭收入的影響。并且本文通過對四川省樂山市青平鎮的調研數據來分析城鎮人情支出的基本情況。
三、數據來源與模型設定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自對四川省樂山市青平鎮的調研成果,該調研主要以問卷形式進行。運用OLS回歸分析模型來分析家庭人均人情支出對家庭平均收入影響,所以建立以下回歸分析模型。
其中,Y表示家庭人均收入的對數,其中X1是家庭人均人情支出的對數,其它X為家庭特征變量。
四、實證結果分析
由于家庭人均收入與家庭人均人情支出之間本身可能存在雙向因果關系,如果直接用OLS對上述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就會導致估計的內生性偏誤。為解決這個問題,模型中加入同一城鎮其他家庭的人均人情支出這個工具變量。回歸結果見表1。
實證結果表明,家庭人均人情支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城鎮居民試圖通過攀比人情支出來尋求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獲得收入較高的工作,從而對家庭收入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居民在進行人情支出決策時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益聯系的決定,進入高收入行業或者穩定收入行業的可能性也會隨之提高,從而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大部分城鎮居民都想通過適當增加人情支出來擴寬自己的社會網絡,這樣他們就有更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工作,對應地增加了家庭的收入。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考察了城鎮家庭的人情支出對家庭收入的影響,并利用同一城鎮其他家庭的人均人情支出這個工具變量,通過實證分析中可以得出,家庭的人情支出確實提高了家庭的收入,并且在統計上顯著。說明家庭在人情消費中考慮到自身需求,使得居民擁有更廣闊的人際圈,對家庭的收入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盡管人際圈存在著其自身的特殊性質,政府也應該有所作為來促進公平。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進行制度創新,改進城鎮的公共管理,增加居民的生活權益,為居民創造不過分依賴人際圈的客觀條件。
2.政府部門加大文化建設的力度,努力倡導先進的優秀民族文化,減少不必要的人情禮俗支出,以過度的人情禮俗支出為恥,促進文明的人情禮俗消費。
3.政府應該開設廣泛的渠道,使得居民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到各種就業信息,從而給予居民更均等的擇業和就業機會,適當減少由于人際圈的差異而造成的不平等現象。
參考文獻:
[1]章元,陸銘.社會網絡是否有助于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水平?管理世界,2009
[2]杭斌.人情支出與城鎮居民家庭消費——基于地位尋求的實證分析.2015
[3]劉軍,邳建雄.農村人情消費的經濟學分析.農村經濟問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