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晶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時代在不斷的前進,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下的科教興國的戰略,教育模式需要創新。技工學校企業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就是我國教育部門重點的選擇對象。以培養人才為首要目標,實施新的培養機制以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最終為建設我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做貢獻。本文將分析技工學校企業服裝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為提高該專業人才培養水平給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技工學校;企業服裝;人才培養;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TS941-4;G7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緒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社會地位的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于以位于世界前列,教育事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就我國教育事業的分支來看,技工學校企業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在我國的新型教育模式研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于技工學校企業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我國的大多數學校還運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已經不適合新的時代發展的節奏,面臨的轉變和創新。我們需要結合信息時代的背景和國家目前的發展狀況,重新意識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和改善材料企業服裝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最終實現高水平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現狀分析
我國的各大技工學校在2005年開設企業服裝專業,因此企業服裝專業的出現和發展在我國正處于起步階段。在開設這門課程之初,我們就把培養高水平實踐人才作為企業服裝教育的根本。但是由于經驗不足,課程設置方案和教育機制的種種原因,企業服裝人才培養現狀不太樂觀,具體的問題如下:
(一)學生專業知識儲備不足
學生是企業服裝專業的被教育對象,因此,他們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決定著我國企業服裝專業的教育水平,決定者我國企業服裝專業的發展高度。對于企業服裝專業所涉及的知識儲備就是材料學、服裝學、以及設計學等方面的知識。由于專業課的深奧和涉及到了理論知識比較廣泛,學生普遍有對本專業的學生掌握不足的現象。因為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直接導致培養標準的欠缺以及該學科的發展不足。
(二)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能力不足
在技工學校企業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和研究過程中,能夠使課程提供實踐和理論的結合是對于企業服裝專業的學習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針對基礎概念的講解之后,學校針對理論并沒有搭配實際的情景再現,缺少實踐環節,有的實踐和設計也只是比較表面的操作,并沒有深入地結合理論知識,只有深入地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才能更加快速的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和技巧。對于企業服裝專業人,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的材料物理學提高自身的實際應用水平,加大實際操作和實踐應用水平,這樣學生可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更快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三)課程設置落后,無法跟上時代步伐
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之外,企業服裝專業的課程設置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傳統的課程設置缺少實踐工作指導和操作,及時有簡單的實驗,但是實驗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理論的全面理解,更無法讓學生到企業公司中勝任相關專業的工作。這點讓學生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步,阻礙了企業服裝專業實踐型人才培養進程。因此,課程設置改革和創新,除了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后,還要在學習基礎理論課之后,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動手操作和進行創新性實驗,有條件的可到公司企業單位參觀和實習,這樣便會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達到對知識的靈活應用。
二、提升技工學校企業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水平策略
(一)初步構建校企聯合培養的新機制
校企聯合培養的新機制實際是指各大技工學校校與企業兩方實現聯合培養的新機制,只有這樣才符合企業服裝學實際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和要求。學校針對企業的需求培養真正可勝任實際工作的人才,對于設計好的課程征求企業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做到理論與實際的高水平結合。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和理論支持,為企業培養專業人才,對于企業的技術難題學校可提供技術支持[1]。企業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實踐性極強的實驗設備和實際操作平臺,這樣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基礎理論展開結合實際經驗的教學。
(二)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整體素質
引進高水平的專業教師人才和提高學生生源整體素質是提高企業服裝專業人才整體素質的重要因素。現如今企業服裝專業的分支種類多種多樣,理論課難度系數越來越高,因此,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是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又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只有提高主客體才能真正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水平,高水平的的專業人才的工作成本就會節省很多。另外企業服裝專業人才不僅要熟練的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對本專業的實際應用技能熟悉和掌握,依據實際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有較高的總結能力。
(三)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由于企業服裝學的難度大,對于新的課程,很難把握學習者的接受程度。課程設置的好壞對于學生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傳統的課程設置缺少實踐工導和操作,及時有簡單的實驗,但是實驗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理論的全面理解,更無法讓學生到企業公司中勝任相關專業的工作。在新的課程設置完成后很有可能會出現很多漏洞,這就需要學校課程管理者對新的課程以及老師的教學以及學生自身的學習程度進行監督和指導,這樣不僅可以檢驗下學校的課程設計、完善了老師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達到了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接受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結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出現,技工學校企業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迫在眉睫,提高學生對專業理論課的實際應用水平至關重要。因此,一切要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全面促進其培養模式的完善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岳曙.中職(技工)學校電氣專業技能人才創新培養模式探索[J].價值工程,2017(3):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