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楊香合+王建忠+張椏楠+劉子千
摘要: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扶持力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指出發揮貧困地區資源優勢,結合當地資源優勢扶貧。曲陽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其利用自身豐富的山地和太陽能資源吸引光伏企業進行光伏電站建設。國家能源局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曲陽縣的經驗做法。河北省在曲陽縣召開光伏扶貧會,推廣曲陽縣的經驗。曲陽縣發展光伏產業扶貧,將扶貧由“輸血”式變為“造血”式。本文研究河北省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關鍵詞: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2
國家制定了到2020年保證所有貧困的地區以及貧困的人口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闡述了2016年至2020年太陽能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國內外對于光伏產業、產業扶貧和光伏產業發展等研究比較全面,但是將光伏產業和扶貧脫貧相結合起研究的文獻少之又少,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光伏產業和當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結合分析光伏產業在扶貧過程中的模式,指出模式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研究還是空白,為此本文首次研究光伏產業扶貧模式,指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光伏產業扶貧提供借鑒。
一、曲陽縣發展光伏產業扶貧的優勢
1.自然地理條件
曲陽縣曲陽位于華北平原西部,屬于半山區縣,地貌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曲陽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曲陽縣山地面積達到100多萬畝,草木覆蓋率不到20%。全縣不宜耕種造林的緩坡型陽坡、半陽坡達20萬畝,陽山地、丘陵面積136.64萬畝,未開發利用山地46.37萬畝,這些地方寸草難生,為山體的綜合經營開發、立體利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2.光照條件
河北省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河北省太陽能資源理論總儲量2.886GWh/年。曲陽縣地區位于我國年總輻射量豐富帶,年輻射量在5000MJ/m2左右,具有一定開發價值。根據推算得到的場址區域輻射數據顯示項目所在地區多年平均年總輻射為4928.2MJ/m2。根據《太陽能資源評估方法》(QXT 89-2008)確定的標準,光伏電站所在地區屬于“資源豐富區”。曲陽縣全縣低山丘陵坡度較緩,非常適宜太陽能電池板的大面積鋪設。同時,曲陽縣年平均光照2600小時,太陽能資源豐富。在加上曲陽縣臨近華北用電負荷中心,電力需求大,輸電成本較低。為建設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分類
1.集中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1)含義
集中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主要是政府或企業利用荒漠或石灰巖裸露地區和相對穩定的太陽能資源建設大型光伏電站,通過光伏發電產生的經濟效益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一種模式。
(2)適用范圍
中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適用于坡度大于25度小于45度、植被較少的石灰巖地區。
(3)優勢與劣勢
優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選址的靈活性,曲陽縣很多貧困地區都能采用這種方式建設扶貧項目,且具有出電的穩定性,增加了經濟效益。②集中式光伏電站可以進行無功和電壓控制,運行方式靈活。③建設周期短,環境適應能力強。
劣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集中式光伏電站需要依賴長距離輸電線路,輸電線路損耗、電壓跌落、無功補償問題較多。②曲陽縣地處太行山深處,管理型人才較少。但集中式光伏電站運行維護較多,由于協同管理差異和LVRT技術的不成熟,造成曲陽縣集中式光伏電站在管理和技術上欠缺[4]。
2.分布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1)含義
分布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是指政府委托企業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其聚居地附近地面或者屋頂建立小型光伏電站,通過光伏發電幫助貧困戶脫貧的一種模式。曲陽縣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建在屋頂。
(2)適用范圍
分布式光伏產業扶貧模式適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屋頂,屋頂要求條件較為平整、牢固,適用建設條件較為靈活。
(3)優勢與劣勢
優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所發電量可以直接供給當地負荷,有效的減少對電網的依賴。②充分利用貧困戶的建筑物面積,減少光伏電站的占地面積。③與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的有效鏈接,適當條件下可以脫離電網獨立運行。
劣勢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配電網中的潮流方向會適時變化,變壓器分接頭需要不斷變換。②電壓和無功調節的困難,功率因數的控制存在技術性難題。③需要在光伏大規模接入時進行統一管理,對二次設備和通訊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
3.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對比分析
(1)相同點
①兩種模式的選址、運送物資設備、架設電桿和鋪設電纜等活動均由施工企業負責,各種光伏部件的運行檢修也由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予以維護。
②兩種模式定位為貧困戶謀取效益,均輻射帶動一定比例的貧困戶,項目落地實施之后的收益或企業所得利潤,要按一定的比例給予貧困戶資金。
③兩種模式投資方均由國家,地方和企業三方組成,企業貸款利息由扶貧資金予以貼息,使企業安心專注于項目的運營和收益,解除企業在資金反面的顧慮。
(2)不同點
三、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1.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存在的問題
(1)政策法規不夠健全
從2013年開始光伏電站的建設已經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光伏發電投資企業在某地立項,并獲得了一定的裝機量指標,就只能在這一地區完成這些指標。但是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一旦認定某項投資不能帶來預期的利潤,就可能消極拖延工程進度,甚至擱淺,最終會浪費已分配到地方和政府的裝機量指標。從開始申請到最后的批復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相應的政策和法規予以支持和規范,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申請批復就過于復雜,對企業的靈活性限制程度高,需要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
(2)專業型人才短缺
光伏發電作為新興起的系統需要大量的人才予以配套,但最近幾年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但很多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速度遲緩,導致光伏產業人才緊缺現象嚴重。集中式光伏電站需要工作人員在基地長期檢修和維護,隨著集中式光伏產業項目的不斷擴大,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就顯得緊缺。屋頂分布式光伏更是如此,由于分布式光伏范圍分散,著就需要培養一批專業型技術人才,在故障發生時以最快的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并予以解決問題,降低運行維護的成本。
(3)貧困戶接受程度不高
光伏產業為新型產業,導致農戶對光伏產業一是接受程度慢,二是理解有偏差,同時農民階級具有局限性,在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拉線過程中,阻撓施工隊施工,有一部分農民不讓所布線路經過自家宅基地以獲得占地補償。還有甚者散步謠言說干旱少雨是因為光伏太陽能板把陽光都反射了回去,導致沒有了云朵,無法下雨。在調研過程中還發現有的屋頂分布式光伏貧困戶擔心自家屋頂會引雷遭雷擊,還有的擔心屋頂光伏太陽能有輻射,傷害自己身體,由于山區農村經濟欠發達,個別村民素質不高,惡意損壞線路現象可能發生。
2.提升曲陽縣光伏產業扶貧模式效果的對策建議
(1)完善政策和法規
最近幾年國家級文件已經不少于20個,地方政府文件更是比比皆是,電價補貼和光伏發電政策也不盡相同,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多種背景下,就要求各部門充分學習上級文件和政策結合本地特點制定符合本地區的政策法規,為企業提供最優的政策扶持,使得企業在盈利的同時也幫助地方政府實現扶貧脫貧的目標,合作共贏。通過政府補助,企業優待,電網服務等多方位視角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尋,同時可以利用整合的政策更好的為企業盈利,為政府拓寬扶貧渠道。
(2)培育專業型人才
在光伏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技術人才,科技人才要緊跟發展的步伐,在國家大背景的影響下,曲陽縣光伏產業電站發展迅速,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等多種發電模式并存,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來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光伏發電具有實時性的特點即所發電量隨時發隨時上網通過電網加以調度和消納,這就要求在光伏電站運行過程中盡量少出故障,或者在系統發生故障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予以排除,減少對電網的沖擊。確保光伏電站系統各個環節故障率最低,或者維修效率高就需要專業性極強的人才。
(3)加大宣傳力度
在加大推廣普及光伏產業的同時也要讓農民對光伏產業了解透徹,這樣更有利于光伏的推廣。經濟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環境,曲陽縣在光伏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給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的同時也要注意人文環境的營造,以人為本。各部門應該各盡其職在充分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基礎上,加大光伏產業的宣傳普及力度,光伏能源作為無污染,綠色環保、清潔、低碳能源,適合我國在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潮流,通過宣傳讓大家人人接受光伏,人人宣傳光伏,讓光伏發電企業更好的為經濟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周慧秋,李東.我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制約因素及對策[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22-27.
[2]殷浩棟.產業扶貧:從“輸血”到“造血”[J].農經,2016(10):25-31.
[3]楊子龍,王一波.光伏發電系統測控技術研究[J].太陽能學報,2015(4):1023-1028.
[4]石震.泰安市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5.
[5]王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策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4.
[6]謝志林.智能電網互動終端系統設計與實現[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7]李顯震.淺議廣西山區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5):272.
作者簡介:張 亮(1990-),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河北農業大學,主要從事農村與區域發展研究。
楊香合(1978-),男,河北靈壽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016Q092)青年課題;
2016河北省科技計劃項目;編號1645750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