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兵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至關重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基礎性教育,是啟蒙教育,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就如同一張白紙,閱歷和習慣都沒有形成,正是基于這個因素,所以才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當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識字、閱讀、寫作上,但并沒有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提上日程。正是這個因素,使得小學生養成了極為不好的行為習慣,這一點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闡述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對策。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顯得格外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卻存在不少問題:
(一)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上。閱讀、寫作等能力的培養,才是促進學生考試成績提升的關鍵性因素。基于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都是重點灌輸知識,力求通過大量的知識傳授,實現學生學習成績提升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沒有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從而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新課程改革尤其強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卻得不到應有的足夠的重視。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年紀太小,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都喜歡手把手地教,點點滴滴地指導,殊不知這種過度的關照和培養,嚴重影響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同時也難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筆者認為:針對這樣的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學會放手,通過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對策
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結合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實現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那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書寫可是最重要的。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書寫的內容上,而不在乎學生書寫的形式,從而使得一些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存在彎腰駝背的現象,一些學生小小年紀就成為近視眼,這些都是因為教師忽視學生的書寫習慣培養而形成的。針對這樣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如眼睛離書一尺、胸部離桌沿一拳、手離筆尖一寸。在書寫的過程中,應當保持身體正、筆正,最終實現“字正”的書寫目標。只有教師不斷重視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才有助于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最終為學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奠定基礎。
(二)培養學生預習、復習的習慣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又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其實,這兩句話所體現的,就是一個預習和復習的關系。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和復習習慣。從根本上講,良好的預習習慣,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結合教師下節課要講解的內容,自主開展預習,通過預習,了解教師要講解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效率;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良好的復習習慣,有助于讓學生在課堂結束以后,能夠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夯實學生學習的基礎,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而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之下,教師還可以通過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豐富閱讀的形式和內容,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
(四)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動筆的習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實現學生寫作效率的提升,需要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從根本上講,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能夠對身邊的事物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此外,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將所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或者是把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記錄下來。觀察的習慣和勤于動筆的習慣,將會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至關重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