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業精
摘要:高中階段,德育教育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前的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還很多,需要班主任在指導過程中找出問題所在,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德育教育;教學問題;解決措施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高中班主任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應該思考的問題。高中階段,大多學校采取的是班主任制度,所以班主任是德育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如此一來,班主任所擔任的角色就愈加豐富了。但迫于高考制度的影響,班主任在教學中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學生的學習上而忽略了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很多時候當學生出現了德育方面的問題以后,教師無法及時發現,也就無法及時解決。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高中班主任的壓力越來越大,既要讓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好,又要讓學生的心理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還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如果沒有恰當的教學方法,單憑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將本班的所有工作都完成好的。對于高中班主任來說,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有時候即使教師發現了學生身上的問題也處理不好,并且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雖然他們的思維發展較為成熟,但是學生的心智還是不成熟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這時候教師沒有處理好學生身上出現的問題,就容易影響他們的學習。
一、當前高中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出現的問題
高中階段,學生的心智發展雖較為成熟,但思想還是比較幼稚的,這時候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想法比較簡單,思考問題方面也不全面。雖然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但是他們比較注重自己內心的想法,對于別人的建議和意見一般來說不愛采納,喜歡以自我為中心,這樣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當下科技發達,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眾多,面對魚龍混雜的社會,學生經常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容易受到負面思想的影響,繼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針對學生出現的這些問題,班主任在指導過程中并沒有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且在當前的高中德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最基本的問題。
第一,德育教育目標的不明確。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生德育目標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學習觀。通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使出現問題的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形成正確的思想;使思想發展正確的學生更加完善自己的想法,養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可通過實踐觀察研究可以看出,當前高中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態度卻是十分隨意的,認為德育教育不重要,甚至有一部分班主任直接忽略掉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而把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學生的學習上。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讓德育教育成為了高中時代學生只聽過的一句空話。
很多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內容空洞不實際,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比如德育標準是形成正確品德素養和道德規范,對于中小學生則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這些內容和他們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在他們心里其實對道德、愛國、品德等方面的認識少之又少,如果教師只是把德育的標準搬來講給學生聽,那學生的學習效果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的生活中常見的事例來講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通過這些感受德育的要求。
第二,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缺少交流。眾所周知,高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每天都有很多學科要學習,每天也有大量的作業要完成,同時教師也有很多工作要完成。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有時間和學生交流學習和生活,有些班主任也會認為自己和學生有代溝,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把他們當作學習的工具,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班主任就喜歡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對學生不太關注。但是其實只有在學生時代我們才是最單純最純真的,也只有在那一個時代,我們才會充滿熱情充滿激情去完成某一件事情。班主任應該明白自己面對的不是一群學習的機器,而是一群充滿朝氣,需要人關注的孩子,經常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知道他們的困難,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二、德育教育解決的措施
首先要明確高中階段對學生德育教育的目標。高中階段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應該處于中等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開始慢慢形成自己獨特的品質和性格特征,這個時期是決定學生今后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此,高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制定好德育教育的內容,把握德育教育的整體框架,把德育教育完美的呈現給學生。另外,班主任也要注意樹立德育教育的理念,在德育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本,一切教育為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真正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關心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同時,教師也要因材施教,把國家推崇的良好的道德要求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來,讓學生易于接受。
其次是要和學生保持交流。既然班主任是學生在高中學習中相處時間最長的人,那么班主任就應該利用這一優勢,每天都保持著和學生的交流,以便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態,及時糾正他們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和學生交流,班主任就可以和學生拉近距離,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這樣學生對教師的那種天生的抵觸心理就會降低,如果自己有什么疑惑,有什么傷心難過時就愿意和班主任交流,而不是自己憋在心里獨自難受。
在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中,只有班主任真正的從內心去了解學生,才能發現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這樣也才能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高中階段的很多學生思想都不成熟,想法比較極端,處于青春期的他們經常情緒化,不喜歡別人管著他們但同時又希望有人能夠理解傾聽他們的想法。班主任是高中生可以依賴的人,也是他們可以信賴的人,如果班主任在指導過程中忽略學生的情感,采取簡單的解決辦法,甚至對學生不聞不問,這樣必定會讓學生產生不信任教師的情感,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繼而學生就容易把這種厭煩情緒帶到學習中來,產生厭煩情緒。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發現德育教育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恰當合適的德育教育方式,讓學生得到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