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哈巴·肉蘇力
摘要:在農村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中,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支撐和載體,只有構建良好的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要想提高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養,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結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科學合理的文化服務體系,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應該確保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和國家建設的一致性,根據農村地區特殊的文化、歷史和地理環境,不斷完善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為提高農村居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簡要分析了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概念,指出了農村文化服務建設現狀,并總結了加強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綜合素質;構建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總人口為10449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41%,分布十分廣泛,少數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占全國的60%以上。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其民族性、欠發達性、多艱邊環境的制約,不但經濟發展落后,農村文化服務體系也面臨諸多困難。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既是對少數民族群眾文化權益的基本保障,也是各民族文化融通、各族人民相互認知、認同的重要途徑,具有維護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如何構建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在文化強國和文化創新的今天顯得尤為迫切。
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概念
所謂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就是立足于農村,從農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角度出發,在農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服務的基礎上,為滿足農村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為其提供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相關制度的統稱。農村地區經濟條件較差,再加上地理環境具有一定特殊性,這就決定了農村文化服務多由政府來提供。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新疆地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多以特殊的文化和地域背景為依托,政府在構建少數民族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時,需要確保該體系的地域特色。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涉及的內容主要有農村文化的政策體系、基礎設施體系、人才隊伍體系、活動內容體系和相關配套體系,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也應該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地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構建少數民去地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文化背景進行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二、農村文化服務建設現狀
1.文化基礎設施嚴重缺乏。許多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嚴重缺乏,或者文化設施陳舊,沒有建立專門的文化站,農民很難通過閱讀報刊、書籍了解國情,也很難掌握一定的農業科學技術。再加上農村通訊網絡落后,農民受教育水平低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不會使用現代網絡,對外界的信息了解甚少。
2.農民嚴重缺乏文化生活。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嚴重缺乏文化生活,有些地方雖有文化生活,但活動形式單一,內容乏味,農民的生活缺乏文化主體活動和外來文化活動的沖擊,這就使得當地農村出現“文化貧困”的現象。農民由于農務繁忙,再加上自身沒有意識去參加文化活動,久而久之就是少數民族地區農民缺乏多元化文化活動。
3.優秀文化人才嚴重缺乏。農村只有具備 優秀人才隊伍,才能推動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但是目前少數民族地區的優秀文化人才稀缺,文化人才隊伍極不穩定,文化人才流失非常嚴重,這就導致農村文化站人員不足,還有一些文化站沒有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嚴重阻礙了農村公共文化的發展。
4.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眾所周知,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這些是極為值得開發的,這樣才能使得優秀民族文化資源能夠走向市場,使少數民族地區農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現存的農村文化經營單位大多缺乏現代市場意識,嚴重阻礙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資源的有效開發。
5.文化服務體系缺乏相應政策。在文化多樣化發展的過程中,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缺乏相應的政策,政府對這一塊的重視程度仍然較低,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政策都無促進當地文化特色的發展,不利于當地農村文化的發展。
三、加強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有效措施
1.重視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只有建立健全的文化基礎設施,才能確保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具備享受文化的權利,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豐富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的各種文化資源。
2.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資源豐富,但是農民的文化生活貧乏,政府應該以身作則,多對農民進行鼓勵和支持,豐富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并將適合農民精神需求的文化設施送到農民手中,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
3.大力培養優秀文化人才。要想為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提供基本保障,必須重視并加強優秀文化人才的培養,吸引各類優秀人才,鼓勵他們從事文化服務工作。還要加強在崗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在民族文化發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4.大力開發文化資源。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具有極大的經濟開發價值,大力開發文化資源,注重開發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且在開發的過程中還要對文化資源的科學性進行認定,并且要格外注意文化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有效結合。
5.制定適合文化服務體系的政策。適合的政策是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保障,政府只有制定適合文化服務體系的政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根據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政策推進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總結: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落后,發展速度緩慢,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對農村經濟和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應該從少數民族地區農民的基本利益出發,構建科學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政府部門應該重視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確保該文化服務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水平,豐富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陶冶農村居民的情操,讓他們在務農之余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整體推動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索曉霞,蔣萌.試論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特殊性[J].貴州民族研究,2012(04).
[2]徐學慶.論建立健全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J].中州學刊,2010(03).
[3]寧德業,尚久.當前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面臨的挑戰極其應對[J].江西社會科學,2010(04).
[4]付春.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及其基本思路[J].農村經濟,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