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燕
摘要:高校行政教輔部門的教工黨員作為高校管理干部中的一員,要在服務中進行有效管理,同時也要在管理中時時處處體現服務意識,兩者結合得好不好就是師德師風建設在高校黨員管理干部中的具體體現。高校行政教輔部門的教工黨員應該在管理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提高業務能力,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教育工作者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踐行合格黨員的本色。
關鍵詞:學習;李保國;黨員
已故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雖是高校科研教學一線教師中的楷模,但他的品質和行為,同樣值得每一位高校工作者學習和踐行。
一位大學教授的去世,為何感動了這么多人?是什么引發了全社會的“共振”?又是什么讓群眾對他的離世感到扼腕痛惜?
甘于奉獻的“農民”教授
1981年,大學畢業,24歲。
1983年,他和妻子帶著不滿一周歲的兒子,離開大學校園走進太行山,26歲。
扎根太行山30余年,全身心的撲在太行山扶貧事業上。他每年在山里“務農”的時間超過200天。
在太行山區推廣了36項林業技術,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億元,純增收28.5億元,被譽為“科技扶貧的領路人”。
開展培訓800余次,培訓人員9萬余人(次)。
學習感悟:從城市到農村,從科學研究到實踐一線,甚至是從繁華到貧窮落后,從一個人扶貧到一家人扶貧,我想無私奉獻精神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這也正是共產黨員的崇高之處,也是奉獻精神的偉大之處。這恰恰體現出師德精神的崇高和平凡。
“土”出了名的教授
“稀疏的頭發打著卷兒,皺巴巴的褲腿沾滿泥土。”曾是媒體描繪李保國教授的一個標準畫像。
“他是農民的兒子,看不了山區農民過苦日子,他想用自己學到的這點知識,為山區農民做點事,為社會做點事。”郭素萍說,要干事、干成事是李保國教授一生最大的動力。
對于自己的“土”,李保國教授曾有另一番解讀:“跟農民說話就得通俗易懂,滿嘴是術語,誰還聽你的?”
他曾自豪地說,“這輩子最過癮的就是干了兩件事,一是把我變成了農民,二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了‘我。”
他那種“看不了山區群眾過苦日子,想用自己的所學干點事”的樸素情懷,也許就是他備受喜愛的最初動因。“想干、會干、能干,把科學技術傳授給百姓,帶著大家一起干”則是他贏得萬千群眾喜愛的根本原因。
學習感悟:這是一個接地氣的教授。接地氣,并不是因為他的“土”,也并不是因為“土”就認為是接地氣。我這里理解的“接地氣”應該是“足夠融合”,把自己真正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環境,融入到工作對象中去。作為高校黨員管理干部,我們同樣需要做到接地氣,為老師排憂,為學生解惑。時時刻刻設身處地站在師生的角度考慮,特別是以學生為辦學主體的高校環境中,由于學生正處于半只腳邁入社會,成年但又不成熟,青春但又無經驗,背井離鄉的狀態下,缺乏家長的庇佑和引導,那么我們在其中更是應該起著親人、家人、引路人的作用,把學生看做自己的弟妹,看做自己的孩子,對于學生的問題和困惑,我們要放在心上,記在腦中,這樣才能服務到位,才能服務滿意。
堅守平凡而又責任無邊的教授
在致力于幫助山區脫貧,農民致富的同時,李保國始終沒有忘記作為一個教師的責任,不論離學校多遠,他都會按時趕回來上課,從不耽誤學生的學業。河北農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顧玉紅是李保國教授的開門弟子。她說,這些年李保國教授親自帶出的碩士、博士就有67人,這無疑為今后的扶貧攻堅又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學習感悟:責任,責任重于泰山。我們在履職盡責的同時,也是服務意識到位的體現。有沒有盡到責任,就關系到有沒有服務到位。特別是黨員管理干部,責任心一定要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許多事實證明:責任勝于能力,能力要靠責任來承載,每個組織、每個團隊,真正需要的則是既有能力又有責任心的人。
35年來,李保國一頭扎進太行山,帶領群眾把荒山變成金山,讓許多在貧瘠山溝里“刨食”的農民因他而一甩“窮帽”。這樣的教授怎能不讓廣大群眾深深眷戀?這樣的成就怎能不被百姓深深銘記?正如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書記所說的那樣,在齊心協力打贏扶貧攻堅戰的當下,需要更多像李保國這樣的先進模范,到農村去,到山區去,到農民中去,用科技和知識的力量,幫助他們拔除“窮根子”、甩掉“窮帽子”,通過科技扶貧來幫助山區百姓脫貧致富。
我們如何摸索出一條“脫貧攻堅”的創新路子,其實在高校大有可為。特別是在貴州目前正在備戰“扶貧攻堅”戰決勝階段,在貴州高校貧困學生較為集中的高校,60%以上的學生都是家庭困難學生,有近10%的學生是政府精準扶貧家庭的孩子,我們如何幫助他們從思想上脫貧?從心理上變得豐盈?如何引導他們運用知識的力量來擺脫貧困?這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們有能力幫助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黨員管理干部,發揮積極作用,通過黨課講座、心理輔導等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打造自信的人生。
2016年貴州省用于獎勵資助普通高校本專科生、研究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國家財政資金共達到6.15億元,比2015年增加2.6%。在貴州脫貧攻堅決勝階段,這樣的助學金發放金額會越來越多,惠及學生比例也將逐年提高。對于目前學校越來越多各類名目的獎助學金發放,輔導員及其他黨員管理干部如何思考建立一個長效監督機制,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控和規范,指導學生對自身經濟進行管控,確保助學金真正用到實處,用出效果。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為高校管理崗位工作者,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和管理者,我們更是應該時刻以身示范,把愛崗奉獻、履職盡責,以及接地氣的服務理念貫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體現出黨員管理干部的師德師風建設新水平和新風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通過學習這樣鮮活的時代典型,從提高思想認識、道德認識的層面上,指導黨員管理干部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和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過強化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使黨員管理干部的黨性修養與師德師風建設有機融合,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有力舉措,也是師德師風建設得以有序推進,取得有效成果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堅定信念 堅守理想 做合格黨員[N]. 羅志倫. 重慶日報. 2016-07-06 (011)
[2]做合格黨員必須讀好書補足“鈣”[N]. 李含琳. 甘肅日報. 2016-06-29 (004)
[3]堅守“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 堅決扛起為黨旗添彩的責任使命[N]. 吳向正. 寧波日報. 2016-06-29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