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 教學面臨新一輪的改革,如今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生接受新鮮知識的能力強,思維異常活躍,此時的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要把握這一特性,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為將學生培養成綜合型人才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思維方式
小學生天性好動,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在數學課堂上很難專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這樣嚴重影響了學生后天的學習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還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針對這種現實情況,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策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含義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黃金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宛如一張白紙,靜靜地等待小學數學教師的創作。在小學教育中,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是教師重要的任務之一。數學教學和其他學科不一樣,這門學科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將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置于關鍵位置,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其在數學的海洋中遨游。
數學思維是學習數學中學生的一種思考方式,數學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小學生將邏輯思維運用到數學知識學習中的一種能力。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有的學生能夠多角度、多思維地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卻不懂得如何進行數學知識之間的有效轉化,舉一反三的能力較差,這就關系到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運算快、解題方法多、邏輯思維強,他們非常善于將復雜的數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然后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框架。不僅如此,具備較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場所,也是最為有效、直接的一種培養形式。應充分利用課堂上45分鐘時間來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靈活的思維能力,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實施。
1.數形結合,強化思維深度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數學實踐中進行,作為一名優秀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耐心地引導小學生學習數學,數形結合就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教學方法,由于很多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很難深刻理解其概念,而數形結合的方式能夠實現抽象與具體的有效結合,小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其思維水平也會隨之得到提升。數形結合的方式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當學生看到某種數量關系時,他們能夠將其轉化為空間上的形態,從而掌握其本質。例如,當教師在講解長方形周長的公式時會讓學生花時間去記憶長方形周長公式,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只會變得越來越死板和缺乏創造力。但是有的數學教師則會將數形結合的方式應用其中,讓學生自己畫一個長方形,然后計算出其周長,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得到了培養。
2.創設情境,耐心引導學生實踐
知識源于實踐,單純的數學理論講解只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和無聊,然后慢慢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數學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培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耐心地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為他們創造出有趣的情境,激發其學習興趣。小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往往會停留在表面,比較直觀,他們的抽象學習能力比較欠缺,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幾何圖形的知識時,教師不能僅限于課本上所列出的內容,可以提前準備好積木,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問:“同學們,你們玩過積木嗎?會不會搭建呢?這節課我們先一起來搭建出你們認識的幾何體。”此時,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其數學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3.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思維的培養不應局限于教材知識,教師應該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通過生活化教學來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思維和探究思維。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只要教師善于觀察和發現,就會看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數學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中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計算圓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枯燥的圓形放到生活中,如花壇的面積計算、圓形鋪磚面積計算等。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思維方式,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來解決現實問題。
4.布置開放式的作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就需要數學教師把好作業關,通過適當地布置開放式作業啟發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做作業是一個鞏固所學知識,應用所學知識的過程,學生在做作業時學會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因而作業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開放式的作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矩形面積的計算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作業,即針對現在教師的兩扇窗戶的尺寸來購買窗簾,窗的高和寬分別為2米,應該購買多大尺寸的窗簾才能滿足需求?這一問題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而是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從實際出發,考慮陽光、窗簾褶皺、美觀度等多個因素。學生會發現這并不只是計算出每個窗戶的面積就可以了,為了確保窗簾的面積大小能夠徹底遮住陽光,同時還要保證窗簾之間的重疊部分和褶皺部分,經過學生的交流和思考,學生對面積知識點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入,遇到問題時懂得思考多個可能的影響因素。
5.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教師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來制定思維培養的目標。小學數學教材知識呈現逐次遞進的趨勢,小學數學學習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一年級至三年級、四年級至六年級。第一個學習階段主要是為學生打基礎,此時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較強,教師要把握這一特點,利用各種教學輔導工具,讓學生在一個更加立體多維的教學空間中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形象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看圖能力等。教師在教基本的退位減法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形象的圖片、視頻,還可借助專門的算術棒,通過動手實踐增強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知識難度不大,但是數學教師將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素質教育教學環境下,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創新思維、探究思維具有深遠的意義。當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學生的終身發展視為己任,以長遠的戰略眼光開展教學活動。數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推進我國的素質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紅燕.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3).
[2]李根.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06).
責任編輯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