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摘 要] 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策略,中職烹飪專業實踐性和技能性突出,并已構建起“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畢業即就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這決定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已勢在必行。現代學徒制對于中職烹飪專業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使教學與生產實踐高度融合,促進校企合作,有利于校企雙方共同打造烹飪領域的“大國工匠”。
[關鍵詞] 中職;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
加強職業教育改革,積極倡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是各職業學校面臨的新課題。中職學校通過與酒店開展深層次合作,創設烹飪專業“課堂教學與酒店實習”整體融合的新模式——現代學徒制,是順應職業教育改革趨勢的有效途徑,它能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大大提升,使烹飪專業走出一條教學改革的新路。
一、當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中職學校與酒店主要的合作模式是頂崗實習模式,而且學生在酒店中大多時候只作為普通員工,缺乏為他們量身定制的實習目標。學校與企業對學生的實習缺乏重視,校企溝通不足。就企業方面來說,酒店的“師傅”也沒有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意識,實習的學生往往成為人手緊缺部門的“臨時工”,基本不能學到崗位核心技能實踐。這也造成很多學生心理落差大,畢業后紛紛轉行。
二、現代學徒制的內涵與特征
傳統的“學徒制”在餐飲行業盛行多年,它的形式主要是師傅言傳身教。在真實情境下,師傅一面演示,一面向學徒講解操作內容和要領。學徒通過觀察,結合師傅的指導、點評與建議完成指定任務,最后由師傅指出不足以待改進。
現代學徒制是中職學校烹飪專業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其“現代性”主要是指學員既具備學生與員工的雙重身份,又具備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兩種不同方式,從而實現工學交替。它可以充分利用企業優勢幫助學生快速發展專業能力,企業也可以依據行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中職學校烹飪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對于選擇合作的企業,應考慮是否具備培養學生能力的軟硬件條件,是否具備為學生進一步發展提供空間的能力,是否能夠實現與學校專業的優勢互補等幾個方面。
此外,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不僅僅要考慮為企業培養員工,而且要做到學校、學生、企業、社會等幾方面的共贏。學校首先要到企業考察經營狀況,然后與管理者談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幫助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等問題,企業提供給學校實訓場所,學生也能由理論到實踐,提高技能水平,同時這也促進了行業的發展,這樣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三、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構成要素
中職烹飪專業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應著力解決好課程體系構建、課程組織實施、教學的考核評價、雙師素質培養等問題。
1.建立系統的雙元制課程體系
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其中企業實踐課程應該占總課程的1/2以上,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在“做”中學。要建立系統的雙元制課程體系,應發揮企業技術人員、學校教師、課程開發專家等幾方面人員的作用,細化課程體系,開設如初加工課程、切配課程、冷菜制作課程、熱菜制作課程、面點制作課程、蒸煲菜制作課程、廚房管理課程等。同時,企業實踐課程的內容應與學校課程有效銜接,真正做到工學一體。
2.教學方法滿足理論和實踐需求
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應是在學習過程上體現工與學的交替,在學習內容上體現工與學的結合,且課程效果的評價、人才的培養與績效的評估等方面必須兼顧。企業課程方面,可采用現場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師傅指導等多種方式。由于酒店本身的特性,加上受廚房規模、廚師人數等限制,學生學習時間可以不固定,可以采用兩天在校學習、三天在企業工作的模式,也可采用校企按月輪換學習模式,做到既不影響企業經營,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企業考核評價體系多元化
由于現代學徒制的考核涉及學校與企業兩個層面,因此考核評價體系也應該多元化。尤其是對學生在企業作為“學徒”期間的考核,應該注重過程化考評,根據各崗位職業標準,評估學生完成情況,并給出相應的學分。學生總學分應達到烹飪專業畢業學分要求。另外,學校應要求學生畢業前參加職業資格證考試,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幫助學生成為適應企業要求的合格員工。
4.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中職學校專業教師比例很大,但有實際的企業工作經驗的不多。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實施要求烹飪專業的教師應跟進企業發展,對職業崗位能力的組成要素與要求要充分認識,加強與企業“師傅”的交流、溝通,制定適合企業的理論課程模塊,合理地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各實踐崗位。另外,企業“師傅”的選拔培養也十分關鍵,師傅隊伍中應包含水平突出、愛崗敬業的業務骨干、管理人才等。
四、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
1.促進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
推行現代學徒制能真正實現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校的專業教學與企業工作崗位的技能訓練緊密結合,既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又重視專業技能的訓練,“學校+企業”雙主體辦學融合度的增強,使得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成為學校與企業共同發展的最佳結合點,既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也能緩解企業的“用工荒”。
在中職烹飪專業中實施現代學徒制,除了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外,還有一個優勢便是教學與頂崗實習密切結合。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采用校企輪換學習模式,實現教室與廚房、學校與企業的對接。
2.培養學生對企業的忠誠度
中職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使企業對學生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校企雙方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路徑培養技能型人才,再加上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師傅”結合真實案例來啟發指點“徒弟”們,使學生對專業技能有更直觀深刻的認識,讓他們認識到職業的價值所在。這種方式也使學生提早接受企業文化熏陶,加深了學生對企業的感情,提高了學生對企業的忠誠度。
3.有效保障學生就業
現代學徒制幫助學生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直接過渡,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已經充分了解了行業要求,而在企業實踐中獲得的技能也有助于其更好地適應行業需求,融入社會。其次,相較于社會應聘者,企業更青睞于雇用自己培養的“學徒”,因為這些學徒不僅具備專業理論,而且技能熟練,對企業忠誠度高。此外,通過師傅在工作中的長期觀察,企業又可以避免社會招聘帶來的人才甄選誤差。
現代學徒制在中職烹飪專業教學中的優勢明顯,然而,其在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問題:實訓安排變化多,教師工作量大;學校、企業評價機制需要創新;如何保證企業對人才培養的投入。此外,中職的教材、課程滯后于企業發展也是突出的問題。
總之,職業教育要走出以前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要充分理解現代工匠精神的培養,以現代學徒制模式為切入點,將成為中職烹飪專業職業教育的一種有益嘗試,并將成為烹飪職業教育改革的新熱點。
參考文獻
[1]趙志群.現代學徒制的內涵、管理特征與創新實踐[Z].北京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關晶,石偉平.西方現代學徒制的特征及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1,(31).
[4]楊小燕.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2,(09).
責任編輯 萬永勇